开展体验式教学,打造高效小学美术课堂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ad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时期的学生对周围是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而美术这一门课程恰好能够使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提升其基础素养。在越来越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当今社会,小学生的美术课堂也就变得更加重要,学习美术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当然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体验式教学来让学生主动体验学习美术的过程,如此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提高,创造一个生动有趣且高效率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高效学习;美术素养
  小学时的美术学习是培养学生认知和提升艺术素养的重要时期,同时也对学生的未来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近年来学校和教师对美术课堂学习的效率也更加重视,而体验式教学是帮助学生学习美术的一个主要方法,能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主动去感受美术的魅力,全方面发展自身的素质,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将生活融入课堂体验美术魅力
  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尚不够成熟,容易被外界事物影响而降低课堂的效率,因此,教师要能组织好课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好奇心。而在美术课堂中融入日常生活的元素,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把生活和美术联系在一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又培养了小学生的创造性。
  例如在教学《标志》这一美术主题时,可以先向学生提出要求让其找出至少三个生活中被用来做标识的图案,学生们通过观察会发现禁停标志、易燃易爆标志、危险品标志等图案,之后请学生思考这些标志有何作用,他们会发现这些图案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比文字更简单易懂的标识,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帮助。然后根据所列举出的标志,让小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图案在纸上画出并说出选择这个标志的原因,以此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此举让学生感受到了美术图画的魅力,明白美术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程度,同时也帮助学生去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特殊标志,在体验中逐渐学会将美术运用于生活,为其今后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导入情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只依靠课本上的描述来给学生授课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所展示的篇幅是有限的,而这很可能会降低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甚至会认为美术是乏味的。这时,美术老师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来引导学生进入美术学习的情境中,满足学生的想象力才能让学生喜欢上美术并且对学习美术抱有积极的态度,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美术课堂。
  例如,在《敦煌壁画》或者《中国古代青铜》的鉴赏课上,对于小学生而言课本上的图画也许并不能提起他们的兴趣,因为这些美术作品都离日常生活较远,并且低年级学生基本上都没有接触过这类图画,而课本上的内容又略显单薄,学生在欣赏课上集中不了注意力也在情理之中。那么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工具來吸引学生的目光,在课堂上播放较为全面的敦煌壁画图和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品图片,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这些作品的恢宏壮观,而且运用多媒体还可以对图片进行局部的仔细观察,让学生观察作品的细节处理方式。除了展示美术作品之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于敦煌壁画由来和经历的纪录片或是古代人们如何铸造青铜器工具的视频,以此来引导学生集中精力欣赏美术作品并由此提高美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多媒体工具的展示,能让学生看到课本之外的美术作品并且能帮助老师导入相关的情境来提高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给学生展示大量的相关作品资料让学生美术方面的学习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其鉴赏能力和专业素养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在实践中体验美术乐趣并锻炼绘画能力
  课堂上的教学固然重要,但同时美术也是一个需要注重实践的科目,只有欣赏美术作品而没有实际的锻炼就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各种基础能力。因此,要想让学生收获更多并且更高效的完成小学美术的学习,就需要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绘画的练习,运用课堂上学习的美术基础来记录生活从而锻炼其绘画能力。
  例如,在一些节假日的时候美术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在出去游玩时带上画本随手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画面。记录的内容不需要过多要求,可以是沿途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身边的亲人朋友、欣赏到的一些艺术品、又或者是节日里的一些特殊景象。在假期结束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轮流在班级里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所记录画面表达的意义,接着让学生投票选出最优秀的三份作品并给予这三位学生奖励,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互相学习来达到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的,让学生在体验式的学习与锻炼中提升了对美术内在含义的理解力。
  美术的学习不仅包括欣赏作品来培养审美能力,了解作品背景来陶冶心境,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锻炼,体验绘画的过程以此提高专业素养和绘画能力。同时,学生也能在实践中发现学习美术的乐趣,将美术运用到生活中拓展了视野,用亲身经历发现并体验美术的魅力。
  四、总结
  美术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小学生来说首先要学会观察和欣赏生活中的美,而后通过学习和锻炼来创造美。而体验式的教学正好是帮助学生学习美术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并带给学生关于美术的美好体验,让学生拥有更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更高学习效率,在创造高效率课堂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韦鑫.体验式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65.
  [2]朱佳慧.体验式教学在小学低段美术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7(22):150.
  [3]棣海峰.基于体验教学模式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教师,2015(S2):34.
其他文献
摘 要: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不仅是物质文明充裕富足,更在于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保障得以满足。国家近年来大力扶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加大了对农村基层文化事业发展中老区、经济欠文化设施建设,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地区的文明建设。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最为重要的文化建设主战场,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需深入了解当前农村文化以
期刊
摘 要:教育现代化的提质增速,使更多教师开始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意识的培养。在初中数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元化教学引导方式,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使其对数学学习产生好感,具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此,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展開探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合作能力  引言  数学新课标强调“需关注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使其通过系统性学习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思考、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新课改已经在一步一步的往前推进,当下的新课改要求是希望能够通过校园的活动帮助学生在心理以及身体素质上得到成长,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使之能够满足于未来的生活发展,并且在此过程中找到教学之中存在的不足地方。初中体育教学因为长时间得不到师生的重视,便渐渐失去了其作用,体育教学质量也在渐渐下降。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已是当下体育教学中的重点,以此,本论文针对此展开研究。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是让学生学会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方法,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的方法,摆脱应试教学的禁锢,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创设古诗词学习的意境,让学生被吸引在古诗词之中,引导学生多做古诗词知识的积累,鼓励他们多参与课外的古诗词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  1 引言  我国有五千年文明史,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而我
期刊
摘 要:教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中职班主任管理与教育策略的重点就在于班主任真诚地热爱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班主任的作用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爱,增强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让学生获得自我认同,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之体会  引言  中职学校是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影响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作用。中职班主
期刊
摘 要:阅读是人们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自发的有目标的活动。阅读以一种吸收、学习、理解、思考的方式影响着人的成长,优秀的阅读作品能够给人以精神力量,熏陶其情操,提升其修养。课外阅读就是课堂时间外进行的阅读活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对小学生来说,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扩充自身的写作素材,扩散思维想象空间,丰富写作内容,从而提高写作水平。本文将从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用教学中的重要性出发,浅
期刊
摘 要:目前诸位学者对于“张三追累了李四了”的歧义分析主要集中在认知语义研究和语用研究两个方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张三追累了李四了”的构成成分出发,利用配价语法理论和语义指向分析法,对动词、补语、动结式以及宾语进行研究,分析歧义产生的原因,探索消除歧义的方法。  关键词:歧义分析;配价语法;语义指向分析法  引言  诸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张三追累了李四了”进行深入研究,如沈家煊的《动
期刊
摘 要:交往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査、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应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善于促进、启发、引导和激励学生,千方百计地开发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理解中有创新、在旧知识上有发展、在归纳知识中善于梳理和对比、在运用知识水平上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体罚”成为教育领域的焦点话题,在教育部的三令五申下,体罚学生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却滋生了各种教育“软暴力”行为,有些教师用侮辱的语言、歧视的态度面对学生,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面对频频发生的教育软暴力现象,本文展开了细致分析,旨在明确教育软暴力的危害性,从多个方面入手探讨了怎样才能彻底消除这种不良现象。  关键词:软暴力;教师素质;工作环境等  一、教育软暴力的内
期刊
体验式教育的概念源自库尔特·汉恩的外展训练学校,通过野外训练让参加者提升生存和人际能力,改善人格和心理素质。幼儿园体验式德育指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单设的德育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亲力亲为体验活动内容,获得真实感受,激发美好的道德情感,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幼儿园体验式活动的生活化、体验式、主体性的特点,为体验式德育提出了一种可行性。  幼儿园体验式德育活动具有生活化的特点。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