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西藏地区雷暴变化特征

来源 :气象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gtb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西藏地区38个观测站点1979—2008年雷暴资料,采用旋转EOF分析、合成分析、小波分析及趋势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西藏地区雷暴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地区以午后短时热力性雷暴为主,雷暴平均总次数存在准15年的周期变化,年雷暴平均总次数呈逐年减少趋势,2000年以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雷暴持续期变短,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林芝地区的大部、拉萨地区、山南地区东北部雷暴持续期明显变短,而昌都西北部及那曲中部地区,雷暴期则是变长的。
其他文献
三明市是福建省暴雨的频发区,数值模型通过多年的发展证实其对于提高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2004—2008年5—6月逐日实况物理量与日雨量进行分析,分
在详细介绍CINRAD/SB雷达数字伺服系统加电控制、天线状态信号流程的基础上,分析出数字伺服系统无法上电3方面原因:负载过载导致空气开关保护性断电;伺服系统加电信号不正常;
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中段为大面积森林覆盖区,植被繁茂,是国家重点森林保护区。由于所处特殊的地理环境,该区地质矿产勘查程度很低,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产勘查几乎没有涉及到
鄂尔多斯闫家渠煤矿1404采煤工作面上风巷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实现了工作面“Y”型通风,既解决了上隅角一氧化碳积聚问题,又解决了采掘接续紧张问题,同时提高了采区回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