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来彩凤双飞翼 积极体验悟真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lock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游戏、辩论、故事、视频中获得体验,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和情感体验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动起来”的同时又“学进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思想品德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8-0049-02
  体验式教学,是以培养自立、自主、创新等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积极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种师生互动体验的讲授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实现认知和情感体验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既有情感的刻骨铭心,又有知识的深刻烙印。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原来将预备的教案在课堂上“走过场”的教学状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有效运用体验式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动脑子去思考,还可以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双手去操作,用心灵去感悟,在一种或多种形式的体验之后去表达自己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完成从知到信、从信到行的转化。所以,体验式教学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常见而且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
  一、在游戏中体验,其乐无穷
  以八年级上册第八课《在责任中长大》的教学为例。
  游戏导入:谁飞得更远。
  教师拿出两只纸飞机,一只什么也没有放,在另一只上面则绑上一支粉笔,然后说:“下面我们进行一个飞纸飞机比赛,大家猜猜哪个纸飞机飞得更远?”大部分学生都说空纸飞机飞得更远,只有个别学生说绑了粉笔的飞得更远。教师接着说:“究竟是哪个飞机飞得更远呢?下面请两个同学来比一比。”
  请两个学生上来比,结果令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的声音,原来绑了粉笔的纸飞机明显飞得更远。
  师:所以同学们,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我们是什么责任也不担飞得更高,还是让自己担负起责任飞得更高?
  生齐声回答: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飞得更高。
  师:是的,因为我们都是在责任中长大的。
  心理学家提出, 游戏是人类的本能和念头之一。游戏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游戏体验中欢愉地获得知识。本案例通过飞纸飞机的游戏体验导入新课,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就像著名教师于涟曾经说过:课堂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灵魂深入,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要像一块磁铁一样把学生的思维深深地吸引住。让学生在飞纸飞机的体验中认识到适当的责任是成长的动力,转变“责任是一种负担”的错误认识。游戏体验可以设置在导入环节,也可以按照讲授内容设置在其他教学环节,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
  二、在辩论中体验,精彩纷呈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网上交友新时空》的教学为例。
  师:同学们,在新时代,交友方式多种多样,如微信、QQ、博客、Facebook等等。通过观察同学们的朋友圈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同学们既有现实中的朋友,也有很多网络上的朋友。那么网络交友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生1:我认为网络交友弊大于利,中学生自控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现在网络诈骗横行,在虚拟的世界中,我们中学生很难辨别真伪,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
  生2补充:所以我們在网络交友时要懂得控制和辨别,不要随意谈论一些有可能涉及隐私的内容,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生3立刻反驳:网络交友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也让世界变小了,要是你有一个朋友在美国,你要跟这位朋友说句话,难不成你还要乘飞机飞半个地球过去吗?
  生4拍案而起:支持网络交友的同学,你们自己看看你们有几个是不戴眼镜的,因为网络交友,有些同学半夜还在聊天,而且现在很多同学的网友都是通过打游戏认识的。请大家不要忘记,打游戏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健康,还会影响我们的学习。
  生5举手说:有的同学平时很内向,但是在网上跟网友聊天时却判若两人。网上交友,不是也可以让平时沉默寡言的同学锻炼语言能力吗?
  生6立刻反驳:真的能培养语言能力吗?虚拟世界有时候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求,但是你能一辈子活在网上吗?你终究是要活在现实中的,不是吗?
  初中生已具有基本的思辨能力,对各种问题会有自己的观点,但由于知识的累积不足,对问题难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如果教师每次都是把知识和观点灌输给学生,很容易使学生对知识认知表面化,有时还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难以达到以知导行的教学目标。本案例就让学生在辩说中去体验“网络交友的利弊”,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多角度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在辩说体验中,慢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为学生长久而健康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在故事中体验,启发思考
  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做情绪的主人》的教学为例。
  师:下面请大家看幻灯片上的两个小故事。
  1. 1967年的世界台球冠军赛上,路易斯·福克斯的得分一路领先。然而,这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事,一只苍蝇落在了台球桌上的主球上,路易斯几次挥手想赶走它,但是一赶走刚准备击球,苍蝇又突然飞回主球上,惹得现场观众哄堂大笑。几次下来路易斯愤怒了,就用球杆去驱赶苍蝇,没想到球杆不小心碰到了主球,被裁判判为已经触球,他因此失去了一轮比赛的机会,并开始心慌意乱。而他的对手约翰·迪瑞却有条不紊,越打越好,最后他赶上并超过路易斯,取得了第一名。第二天清晨,路人在河道里发现了路易斯的尸体——他竟然因此跳河自尽了。
  2.同样是一名体育运动员,同样也没有得到冠军,但是这个人却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赞赏,并给他授予了一枚以当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命名的奖牌,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马拉松运动员德利马。2004年雅典奥运会,正在进行的马拉松比赛中发生了突发事件。德利马本来一路领先,但是在只剩下5公里时爱尔兰前神父科霍兰突然闯入赛道,拉扯他,并将他推到路边的人群里。这一事件打乱了德利马跑步的节奏,于是另外两名运动员先后开始超越他并拿走了第一、第二名,但是德利马依然带着微笑跑过终点,并向观看的群众送出感谢的飞吻。虽然他只获得了一枚铜牌,但他说:“感谢上帝,赢得铜牌的快乐胜过一切可能有的怨恨之情。”   教师:看完这两个故事,请同学们说说情绪对人有什么影响。
  生1:冲动是魔鬼。
  生2:有时候控制情绪可以让一个人变得宽容而伟大。
  生3:情绪控制得不好会让人把好事变成坏事;相反,控制好了会让坏事变成好事,就像故事里的两个运动员一样。
  小故事里蕴含大道理,所以小故事往往可以给人以启发。让学生在一个个故事中去体验,既能使课堂生动活泼,少了往日的刻板说教,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就像本案例中,有针对性地挑选故事,通过两个故事的对比,把故事与教学内容相融合,让学生在故事感悟中达到“春风化雨润无声”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故事中去体验,加强思想品德课堂的知识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四、在视频中体验 ,生动形象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深深浅浅话友谊》的教学为例。
  播放视频《兄弟》。
  师:在刚才的视频中,最令你感动的片段是什么呢?
  生1:影片结束时,发现打篮球的一群人里面除了一个人,其他的人都从轮椅上站起来了,原来只有一个人是残疾人。
  师:他们的友谊中,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生2:他们陪朋友一起坐轮椅比赛,这样做很真诚、平等。
  生3补充: 我认为还体现了奉献、支持、尊重。
  师:你认同他们与残疾朋友打球时全力以赴拼抢球的行为吗?竭尽全力拼抢球的背后又体现了什么呢?
  生4: 认同,这样可以让这位残疾球友感受到一种平等,这样做展现了朋友间的真正尊重与彼此关怀!
  师:老师为大家深刻的见解点赞,友谊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平等的背后体现了一种对朋友的尊重。老师也为他们拥有这样的友谊点赞!
  师:在刚才的視频中,我们看到了朋友间真诚的帮助与关怀。那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受到损失呢?
  生5:不会受到损失,真正的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师:同学们的思路非常清晰!看来友谊的获取并不是一味地付出,它是平等的、双向的。 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喜悦共同分享,困难相互分担。
  视频是很受青少年欢迎的艺术展现形式之一 ,它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更容易影响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发挥好视频资料形象、生动和直观的特点,很多时候就能更好地诠释我们的教材,所以有针对性和有思想性的视频可以成为思想品德课堂中学生体验的素材。例如本案例中学生跟随视频影像,先体验了残疾人轮椅篮球比赛的激烈与紧张,再体验了原来只有一个人是残疾人的惊讶与震撼,对友谊的真谛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再启发性地引导学生讲述视频材料给自己带来的真实体验,于是对学生的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实施体验式教学的课堂是一种真正闪耀着“人本精神、人文关怀 ”的讲堂,它使学生在“参与体验——积极认识——再次体验——再次提高认识”的师生、生生互动过程中,满足了认知心理上的更多需求,从而真正实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学蓉.建兴中学实施体验式教学的个案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
  [2] 刘敏.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摘 要]设计问题情境、媒体情境、互动情境、演绎情境,这是语文课堂教学较为常见的设计方法,与学生学习思维形成高度契合。教师要深度解析教材文本内涵,了解不同群体学生实际学习诉求,针对性地给出教学设计,这对全面激活课堂学习气氛,促生学生主动学习力量,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境设计;艺术性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学习实际展开教学设计优化活动,以提升课堂教学
[摘 要]自从我国开始推行新课程改革以后,思想道德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关注,并且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思想道德教育建设成果颇丰。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就要做到:构建有效机制,制定课程标准;紧抓心理教育,倡导个性发展;家长密切配合,学校重视师德建设。  [关键词]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初中;道德与法治课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高中政治课教师要善于从教学实际出发,精心创设情境,设计出高质量、富于技巧性的提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通过阐述问题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对有效设问进行反思,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 情境创设 问题设计 思维 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074
[摘 要]课题组采集兰州市某高中2016级高一年级学生的相关数据信息作为样本,其中包括中考成绩、性别、班主任学科属性(文科或理科)、教学类别、生源类别以及高一阶段四次重要的地理考试成绩的平均值作为研究的原始数据,利用统计软件SPSS对样本数据进行多元回归的建模与分析,结果表明中考成绩、教学类别、班主任学科属性对高一阶段地理成绩有较大影响,学生性别等因素对高一阶段地理成绩影响较小,而生源类别影响不明
[摘要]高中英语读写课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课型。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渗透思维品质培养,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以话题导入为背景,激发学生的有效思维;以文本分析为依托,挖掘学生的有效思维;以任务写作为驱动,强化学生的有效思维。同时要注重提升教师的自身素养并优化考试评价方式。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写教学;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
[摘 要]按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是中学生的必读篇目,其他的古代小说也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典范。但由于时代差距和文字障碍的影响,学生对这些古典小说的阅读兴趣并不高。如何激发中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以《范进中举》为例,分别从介绍时代背景、运用对比手法、分析具体场景、观看影视等四个方面入手,探究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激发;古典小说;阅读兴趣  中国
[摘要]历史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吃透学生,广泛涉猎,才能上好课。历史课堂,不能材料堆积,不能为设计而设计,也不能过度奢华,更不能上成粗放式的练习课。只有不断提升历史教师自身的高度,才能彰显历史课堂的魅力和历史教师的自身价值。  [关键词]历史;误区;知识;宽度;能力;高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31007102  当今历史课堂教学
[摘要]以梭伦改革为例,探讨中学历史教学如何与地理知识相融合,在学科交叉教学中培养学生共同的核心素養,这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融合;地理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8902  近年来,我国一直以课程改革的方式来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体现了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摘要]柳宗元的著作《小石潭记》被安排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助于学生学习景物描写及感悟生活等。这篇文章展示了优美的景色,加之悲凉的情感,可促使中学生对小石潭的优美景色进行品味观察,积极关注自然和思考人生,体会当时背景下作者的那份寂寥凄楚,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文人内心世界的体悟。  [关键词]生活情感语文写作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
[摘要]随着“学讲计划”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小组乱象,历史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设置,对于小组的编排、讨论的内容及时间的设定等应该依据不同的课型和不同的内容而做出改变,不能拘泥于一种方法。  [关键词]历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讨论题;导学案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5008001  小组合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