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道德选择更须“自律”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fan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中关村》杂志《“象牙塔”腐败是谓“国耻”》,颇有同感。我们很不情愿地看到“象牙塔”的腐败已经走出“国门”,影响国人的形象。一位国际著名学者指出:“中国科研界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不改变这种局面,自主创新就没希望。如果科学家整天忙着钻营发表论文、升官、评上终身教授,那就不可能做出很大成就。”著名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先生提醒我们:“一些中国学者功利思想严重,不踏实做学术,过度追求名利”。中科院高层领导无奈的承认:“我国学术界人才成长的环境宽严失当……到了比较浮躁、比较肤浅、比较浮夸的程度。”话语中的三个“比较”,毫无疑问是“比较”稳重的“官方”用语,人们可以理解;但必须为之加上一个注脚——“最近一项调查显示,77%的院士对对我国学术界目前的科研道德状况给予了‘非常严峻’和‘比较严峻’的评价。”
  “象牙塔”腐败是谓“国耻”,此言并不为过,“知耻近乎勇”,关键在于如何预防和根治。“国是”无规,“国耻”难免。必须釜底抽薪从根源上治起。
  在市场经济汹涌澎湃的大潮中,“象牙塔”里的饱学之士和莘莘学子,面临着道德考验和抉择。不仅要强调“他律”,尽义务;更要注重“自律”,有良心。一位哲学家说,“如果说义务是自觉意识的道德责任,那么,良心就是对道德责任的自觉意识。换言之,从道德义务向良心的转化,实质上就是从‘他律’向‘自律’的升华。”中国有100多位著名教授联名发出公开信,呼吁抵制和惩治腐败,引起社会的强烈震撼。科技部又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文件,旨在为“象牙塔”挽回失却的公信力。诸如防止“跑部前进”,用好科研“指挥权”,防止学术“大跃进”,摒弃评审“人情关”,杜绝项目“摇钱树”,引入“问效制度”……这些都是让人心悦诚服的“他律”有效措施。不过,“他律”再好,倘若不能“自律”,仍然事倍功半,很难凑效。
  道德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丰则知荣辱”——这是一般规律;而对贪得无厌者,另当别论。道德是以正义或非正义、公正或偏私、诚实或虚伪等观念作出的抉择,笼统地可概括为“善与恶”,表现为“荣与辱”。时下,目睹“象牙塔”里的“怪现状”,不外乎是“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闹剧重演,“沉渣的泛起”。“官本位”导致腐败,“大官大利,小官小利,无官不利”,些许人竟然明目张胆地作为“象牙塔”发迹的“招魂幡”;“孔方兄”发起的“金钱拜物教”,“有钱能使鬼推磨”已成为一些人的信仰。“百病从心生。斯人也,而有斯病也。”
  道德的“自律”是指不受外界的约束、不为情感所支配、根据自己的“良心”、为追求道德本身的目的而制定的伦理准则。一旦失去了“自律”,情感的冲动将使意志薄弱者在“麻辣诱惑”的驱使下失控,不惜一切、甚至铤而走险地攫取道德之外本不该据为己有的目的物。康德有句名言——“只有遵循‘自律’的行动才是道德行为,从而要求人们服从先天的、抽象的、‘永恒不变’的‘绝对命令’。”
  在我们的“象牙塔”群体中,并不缺乏“服从永恒不变的绝对命令”者,诸如:“要让科学在中国大地生根”的严济慈,“人生当架几座桥”的茅以升,“让数学为国增光”的华罗庚,享誉“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为人类增产粮食”的袁隆平,“选择事业志在报国”的王选……这一串串永远闪烁着光辉的名字,是国人的骄傲,更是中国“象牙塔”的脊梁。
  胡锦涛同志在“院士大会”的讲话中多次引用国学之精华——“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城”;“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名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们把这些格言当作“自律”的座右铭罢。惟“善养吾浩然之气”,“象牙塔”才能发出“智慧之光”。
其他文献
古罗马人真正的胜利,是在征服希腊的过程中他们的头脑被希腊文明攻陷了。在埃及博物馆里则可以看到,古埃及的雕塑作品在两千多年中保持着没有多大变化的传统风格,再看希腊征服埃及期间留下来的希腊雕塑作品,能明显看到希腊人从埃及人那里学艺术,蜕变出鲜明的创新。不仅艺术上的创新,希腊人汲取了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在科学、哲学、航海贸易等方面都发生了创新,并深远地影响了罗马,乃至后来的整个欧洲。  埃及曾先后被亚历
期刊
“学而优则仕”是国人因袭的一种“做官”情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乏其例;“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也不在少数。一部《二十六史》不过是帝王将相的“升官图”。史家诸如司马迁者流,不过是“胜者王侯败者寇”的记录者。俱往矣,“做官”情结已演变成时下的“官本位”游戏潜规则,倘不加以遏制,“执政为民”、“科教兴国”、“实业兴邦”、“文化创意”……都将事倍功半。  科研系统是“官本位”的重灾区。科协主席周光昭直
期刊
“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开始听到这句话时我一愣,半个小时,不管对什么样的采访高手,也似乎不够的啊。有时候,甚至连人家姓甚名谁籍贯出生血型履历婚否荣誉啥的都没问清楚,时间就咔的一声到了。如果期间再接几个电话,再有几个人过来打几个岔,或者不期而遇某个老朋友,提到某个热闹时兴的话题,也许我连“小叩柴扉”的余地都不存在了。  好在才让是个小有名气的人,好在我深知基础数据在网上都会有,好在安泰科技是个上市公
期刊
2006 年4月12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头版刊载的一条报道引起了我的注意:“中宣部及甘肃省委省政府发出贺信,祝贺《读者》月发行量突破一千万册”,这则报道让中国出版界欢欣鼓舞,因为,虽然我国期刊的发行量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达到了年发行25亿册的业绩,但历经近30年的发展,期刊的发行量仍在29亿册的水平线上长期徘徊。其间惟有《读者》单骑绝尘,发行量一路飙升。1981年《读者》的月发行量只有9万册,
期刊
高考招生从来不缺乏吸引人眼球的“话题”,今年更是如此。由于香港一些大学在内地招生,与内地高校“争夺”优质生源,导致“北大清华沦为二流说”盛行,加上网络的力量,今年众人更是将矛头直指北大、清华这样的国内名校。    “风波”乍起    2005年北京高考状元陈秀野拒绝清华毅然选择香港科技大学的举动,曾让一些人惊呼“北大清华生源流失”。2006年,香港高校不仅从大陆的学校聘走优秀教师,还以丰厚的奖学金
期刊
每天迎着晨曦,眺望满街的车水马龙,汽车像蝗虫一样塞满了街道,开车的,乘车的满脸焦虑,汽车已经主宰了交通工具市场。一个个“车轮上的城市”不断涌现,“车水马龙”的盛景背后,是我们呼吸的空气正在改变“味道”。  汽车社会的到来,让不少人感到惶恐。这种惶恐出自对社会秩序的不信任和对生存境遇的担忧。 在不少人心目中,汽车生就一副钢铁之躯,却承载了人类的饕餮、贪婪、懒惰、淫欲、骄傲、嫉妒和暴怒这“七宗原罪”。
期刊
北京延庆县的东桑园村有农户200家,耕地面积和种植面积1008亩。昔日,庄户人家剩余或废弃的秸秆和玉米芯儿杂乱地堆放于街巷中,霉变的味道和脏乱的环境、易燃的隐患使“农家乐”游客很不开心。如今,东桑园村依靠科学发展观改变了生活和接待环境,凸现出生态环保旅游的主题,成为“首都文明村”、“市级卫生村”,被中外游客称为“节能环保第一村”。      村领导:“一人烧火、全村做饭,桑源村旧貌变新颜”    
期刊
今春以来,《中关村》杂志接连刊发“点评”著名商家“成长中烦恼”的文字。常言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评论家用“第三只眼”看商家的“得与失”、“成与败”,这对有志干一番事业的读者来说,颇有启迪。对被作为“案例”的商家家而言,也有裨益。说对了,闻过则喜,可资借镜;说错了,无则加勉,一笑了之。“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拜读点评商家艰苦创业的文字,我们有一种与商家“同呼吸共命运”
期刊
“秘而不宣”是愚者的智慧    平心而论,中国消费者协会的“3·15标志”,在广大消费者的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用老百姓的话说,“3·15标志”隐含着“社会监督”、“消费维权”、“信誉证明”和“消费引导”等多项功能。见了这个标志,就像见了“官家人”给我们把质量关,有一种安全感。可是,自从“央视3·15晚会”曝光欧典地板的欺骗丑闻之后,“中消协”就有为虎作伥之嫌;消费者对“3·15标志”的信任度急
期刊
动作片拍摄现场的小剧务、广告公司里的设计师、偶尔的兼职翻译,众多的职业角色,最后余非选择了一个看起来很逍遥的行业——手机游戏。如今,他是公司的中国区创意总监,北京区总经理。  一头栗色烫过的长发,略带夸张的装饰戒指,每个月会穿20次以上牛仔装。外表看来,余非和在中关村创业的IT业者有着很大不同。许多刚到余非公司所在大楼上班的人都以为他是酒吧里的助唱歌手,或者是一个混迹在江湖的摇滚青年。  而事实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