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优质课比赛看多媒体课件教学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o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5月,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研室举行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电工专业理论课优质课大赛。作为大赛的评委,笔者见证了全部过程。本次比赛共有30名选手,其中有28名选手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说本次比赛也是各位选手课件教学的大比拼。
  电工专业理论课,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课程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难懂,逻辑性强。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功底,还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受单一的教学手段限制,只凭一支粉笔一张嘴很难讲清。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可以化繁杂为简明,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多角度、全方位地组织教学。因此,多媒体课件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频繁出现在各种教学活动中,甚至成为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因素。
  
  一、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1.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可以使教学效率和效果得到较大提高
  多媒体集文字、语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于一体,因而直观性强、信息量大,教学信息容易接受,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望尘莫及。合理运用多媒体,可增强讲授的表现力,提高展示的直观性,增强演示的逼真性,扩大教学的知识量,减少教师板书的工作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2.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
  在教学中将一些电工实验、现象、过程及图景在计算机上模拟,以图、文、声并用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学生展示,充分表现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及学习兴趣,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
  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可以将抽象、无法亲身感知的,生活中很难出现或不易观察到的现象,真实、形象地模拟出来。在教学中老师们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表达,甚至无法表达的问题,它们有的是实验中有危险的现象,有的是要很长或极短时间才能看到的现象,有的是需要反复观察的动态现象,有的是其它手段难以表现的微观现象。例如:PN结的导电过程、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放大电路的放大过程、零点漂移现象、整流电路的工作波形、异步电动机的旋转磁场等等。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这些内容在传统教学中只能结合课本插图利用语言去描述,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图景,也就很难领悟知识的内涵,只能死记结论。在课件中引用形象有趣的录像,看似不关联但意义深远,不但增强了课程的感染力,而且使学生耳目一新、记忆深刻,弥补了常规教学不足。
  
  二、多媒体课件应用中存在的误区
  
  通过本次教学比赛发现,有些老师对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上存在误区:
  1.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手段
  比赛中发现,个别教师把多媒体课件看得过于重要,认为上课时找一个“对口”的课件,从头到尾操作一遍,所有知识都让计算机来讲解、提示、点评;或者把传统课堂上的板书内容全部照搬到多媒体上,黑板粉笔也可以不要了,用屏幕代替黑板,上课时只动嘴不动手,照屏宣科,少有讲授,这样不但节省时间,而且又把自己从传统教学中解脱出来。还有老师认为多媒体课就是用计算机上的课,结果是多媒体变成了独媒体。如果只是简单地把教材、教案、图片“搬”到电脑上,那与放幻灯片有什么区别?多媒体课件看上去美丽、漂亮却内容贫乏,教学却很可能会陷入模式化的僵局。
  2.夸大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件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论什么课程内容都用多媒体教学。如有些课程,一些公式的推导过程、方程的讲解、例题的演示过程等,需学生深入思考、慢慢理解、细细品味,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并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把过程写在黑板上,边讲边板演,这样学生才能跟上教师的思维,进一步理解其内容,若采用多媒体教学,就不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教学情况千差万别,多媒体教学因课程内容而异,并非所有的课程及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多媒体教学。一门课是否应用多媒体教学,应该把着眼点放在结合多媒体手段提高授课能力上,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不能一味代之以多媒体,搞教学手段的“一刀切”,不能赶时髦,随大流。
   3.教学双方缺乏互动与交流
  在比赛中看出,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从课程开头导入,中间讲解、课堂小结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均制作成课件。课件制作得很精美,动画制作得很漂亮,文本颜色也很鲜亮,但在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教师只埋头操作计算机,演示文稿,很少抬头看学生,不注意通过声音、表情和动作与学生交流,既没有学生提问,也没有课堂讨论,不了解学生接受的情况,更谈不上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了。教学本来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时,应该让多媒体“为我所用”,而不是“为我所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主体作用,学生在师生交流互动中才能快乐地学习,老师与学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4.过分渲染多媒体技术,忽视其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课件与传统教学比较,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在教学中教师仍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多媒体课件仅仅起辅助作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没有改变,多媒体课件只作为一种新的工具和更为先进的手段加入到教学中,与传统教学媒体、常规电教媒体优化组合,主要用于解决课堂中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特别是教学难点的突破。因此,不能用多媒体取代常规教学,更不能片面追求多媒体的教学形式。
  比赛中还发现,部分教师以为只要采用了多媒体就能提高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于是,不从所要解决的问题或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是从所拥有的媒体或设备来设计教学,这就出现了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不正常现象。有的教师把主要精力甚至是全部精力投入在追求媒体外观上,而对于课程内容的钻研和在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方面则花费精力不足,从而使整个教学变成了向学生展示先进的媒体技术,动感画面、视频材料、音像的阵地。不管与教学内容相关还是无关一股脑儿都用上,形成了一种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其结果是形式掩盖了内容,而不是表现了内容,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忽略了课件所体现的规律性。学生形象地说:“上这样的课好像是看了一部没有主题的娱乐片,感到有趣,但没有学到该学的知识。”
  5.用多媒体课件取代实验和实际操作
  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于能展示实验和常规媒体无法展示的现象,如果实验能很好展示的内容最好不要让课件去模拟。如二极管、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与输出波形的关系,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等等,不实际操作实验,仅仅用动画去模拟,学生会怀疑其真实性。能够实际操作的实验可以先操作,让学生观察到其真实的现象,然后再用电脑模拟出来,利用课件能放慢和暂停等特点,进行分析和讲解,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提倡探究性学习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把更多知识教给学生,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实验和探讨,学会获取这些知识的方法。
  
  三、多媒体课件使用的现状
  
  目前,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依然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只是在条件优越的学校和公开课中得到广泛使用。主要有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原因:
  1.硬件设备方面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需要一个操作平台,至少需要一台多媒体电脑和一部投影仪,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由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无力添置现代化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较少,硬件设备不足,限制了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
  2.软件方面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从选题、设计到实现全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客观条件和个人因素的制约,目前多数一线教师对计算机知识掌握有限,而且日常教学任务非常紧张,学科教师没有时间练习,以达到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程度。所以课件的设计制作一般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完成,他们虽然有十分专业的电脑技术,但由于对教学内容不熟悉,缺少实际的教学经验,制作的课件与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有些偏差,难达到内容与效果的最佳结合。教师在讲课中处理不好与多媒体的关系,要么先画面后讲解,要么只顾讲忘了换,造成讲解内容与画面的不同步,人机“两张皮”,很大程度上使上课变成了“看电影”,教师成为“解说员”。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Internet已融入各行各业,许多教育服务网站可以下载多媒体课件,但在网上寻找合适的课件费时费力,而这些课件往往是别的老师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的,适用性不强。
  
  四、多媒体课件使用的前景
  
  课件要在教学中广泛使用,需要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加大投入。特别是软件方面,要有计划地组织培训,提高教师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和水平。组织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经验交流、评比、竞赛、观摩等活动,比如本次优质课大赛明确规定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这对推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另外,开展校际协作,多媒体需要建立相关的课件素材资源库,将优秀的课件和素材进行资源共享,将教学中不直观的现象作成素材,方便教师制作课件时调用,这样才有利于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使用。制作者还应充分认识到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的辅助地位,掌握它的长处与短处,要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作出符合学生特点和教材要求的优秀课件,以期更好地和传统教学相配合,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成为教学的好帮手,提高教学实效,开创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河南省许昌市高级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现代汽车的高技术含量决定了维修人员必须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现行高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不仅
【正】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现代教育理论强调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随着新教学方法的实施,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
为了保证平班预应力闸墩锚束的施工进度及质量,对闸墩锚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取了有效的施工工艺流程和先进的施工技术,保证了各施工工序的有机结合。预应力锚束的施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物理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