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诚信作为社会之基石一直以各种方式存在于我们周围,但由于诚信的抽象性属性,我们试图通过有效的方式将其具体化,并借此记录个人诚信的状况。通过借鉴美国诚信建设体系,我们试图通过在高校开展诚信档案建设之途径,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将诚信主题生活化,日常化,令其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们的一种自然表现行为。
【关键词】诚信;诚信建设; 诚信档案;社会资源;高校;诚信驿站
一、目前中国高校诚信档案建设的现状窥悉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悠久古国,在我们的传统儒家经典中,对于“诚信”二字早已有着诸多的记载: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而最先将“诚”与“信”连在一起使用的是在《逸周书》中:“成年不尝,信诚匡助,以辅殖财。”作为孔门之后,儒家文化思想的继承者和传承人,从孟子,朱熹等人的语录中不难看出“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然而,诚信固然重要,但究其形式却有“无形”之感,如此一来,人们在评价诚信行为,形成诚信准则,进行诚信教育之时,难免会产生一种因人而异的偏差。正是由于这些种种的对于诚信认知的偏差化,诚信教育的形式化,令种种不诚信行为得以发生并逐步蔓延滋生,从社会到校园,从生活到工作。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也正是在经济发展,贸易增加的时代发展背景下,由于诚信的缺失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也给人们的信息交流设置了无形的障碍。基于此社会安全号SSN在美国应运而生,并组建了社会安全管理局。联邦政府下令,所有合法公民和居民必须持有有效社会安全号,该号由国家社会安全管理局统一赋予。只要把某个人的社会安全号码输入全国联网的计算机,任何人均可查到自己的背景资料,既包括年龄、性别、出生日期等这些自然状况,也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与税务、保险、银行打交道时的信用状况、有无犯罪记录等等。如果一个人有过不良纳税记录,那么这一记录将永远伴随着他,当他去求职、买保险、买汽车、开公司,几乎无论他做什么,无论他到哪个州,这一污点都无法抹去,他将因此而四处碰壁。这套系统用以记录,促进公民的诚信行为,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体系才得以令“诚信”从一个纯理念性的个人行为转变成一种实践性的社会行为。
从中国目前的实际出发来看,不诚信行为在我们的经济社会和生活社会中时有发生,大到发生在2011年间的温州私人借贷平台的坍塌,导致大面积的中小企业老板躲债逃跑;小到生活中屡见不鲜的骗财骗物等等。我们的社会经济秩序要得以维护与加强,法律的约束的确对不诚信行为起到了有效遏制的目的。然而法律却无法起到鼓励诚信行为的发生的作用。因此,我们同当年的美国一样已经到了迫切需要一个有效的媒介令“诚信”从一个纯理念性的个人行为转变成一种实践性的社会行为的时期。构建一套如同美国的社会安全号SSN那样完整,严密的社会诚信管理体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程,而我们所提出的诚信档案可以被视为美国社会安全号SSN管理体系的雏形,以个人诚信档案的建立来逐步构建一张联系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工作,生活,学习行为的网络,充分展现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影响对个人行为的反作用力。那么,也正是通过诚信档案这样一种有形的实体,我们可以将上面所提到的影响具体化,数据化,让影响变成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改变因素。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都被反应到教育活动中来。我们社会所期待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作为德育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诚信教育早在小学阶段就通过经典故事的形式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举止,而大学阶段的诚信教育当然有别于早期的诚信教育。在大学教育中,诚信教育更多的体现为一种行为选择,一种社会实践,一种终身习惯的养成。故此,诚信教育以各种形式在我国高校中展开,比如2010年9月山东交通学院孙凤慧同学本着“诚者,内诚于心;信者,外信于人”的原则在学校里面办起了一个自动售货小店,小店采用“自主购物,无人监督”的形式也逐渐得到了同学和老师们的认可和支持。现在,“诚信驿站”已成为“交院的风景线,诚信的活样板”;“诚信驿站”也是“成功的加油站,发展的新开端”。再如,广东,福建,甘肃,贵州等省纷纷启动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工作。这说明诚信建设工作在我国已经从无形向有形过渡,从形式教育向实践教育过渡,从被动遏制向主动鼓励过渡。
二、我校诚信档案建设的现状调查结果之显示
在我校(湖南工程学院)诚信档案建设工作尚处于待开发阶段,但是对于建设诚信档案的意识已经逐步形成,这种意识的形成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涉嫌学业不诚信的现象日益突出,给学生学业评估带来了负面影响。 在我校开展的对大学生作弊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有85.6%的学生认为作弊很普遍,37.2%的学生认为作弊是取得好成绩的捷径,另外几乎90%的学生表示碍于“情面”不会举报他人的作弊行为。
2.学术论文的造假,抄袭现象日益突出,给学科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学生的论文,尤其以毕业论文为主,涉嫌抄袭,买卖的现象偶有发生,但绝大多数属于未标注引用,这是由于知识版权意识缺乏所造成的。
3.学生所参与的社会活动表现无法得到衡量和记录,不利于学生走向社会。学生的信贷情况(包括信用卡的還款情况,及时缴纳水电,通话费情况)都属于个人诚信行为,而这些信息由于学校和社会团体信息的相互屏蔽,而无法得到共享。从而使得学生的在校表现记录无法充分为社会所采信。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我校业已开始关注全国各高校诚信档案建设的实施情况,目前我国高校在诚信档案建设中的先锋当属广东商学院。2008年8月18号,广东省教育厅发出《关于委托开展广东大学生信用体系研究工作的函》粤教思【2008】91号,委托广东商学院和广东上下五千年资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展广东大学生信用体系研究工作,双方构成课题研究组,进行课题深度研究的系统工作。并以广东商学院2万个学生作为省内率先试点,并取得了成功;2008年12月12日,在广东商学院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广东省教育厅向自愿报名参加试点的十八所代表性院校下发了《关于征求开展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试点工作意见的函》粤教思函【2008】94号,根据这些院校的基础条件综合评估,最终选择十所各具代表性的院校,进一步扩大试点工作范围; 三、在我校开展诚信档案建设之途径
从广东商学院的诚信档案建立模式不难看出,其借鉴的是美国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信用中介机构为主导"的模式,完全依靠市场经济的法则和信用管理行业的自我管理来运作,政府仅负责提供立法支持和监管信用管理体系的运转。在这种运作模式中,信用中介机构发挥主要的作用。那么广东上下五千年资信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主要负责信用平台的搭建,由于信用档案是与信用主体一一对应,具有特定结构空间和维护权限,全面、客观、动态和多方共同记录信用主体信用活动的电子数据库,其中包括体现信用意愿和信用能力的指标。指标间逻辑清晰,相对独立。同一份信用档案必须按维护时间和维护主体不同相对独立存放、互不影响,以实现信用信息的多方持续积累和资产增值。因此,在这样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上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就需要四方的积极参与,这四方包括本人维护信息、学校维护信息、单位维护信息和第三方维护。
在探究广东商学院的成功经验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要在我校实施开展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工作,以下几个因素是必须加以考虑的:
1.社会资源的引进在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中的必要性。从对广东商学院的合作第三方广东上下五千年资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该资信公司具备投资、运作这一项目平台的实力、资质和各种物质技术条件。公司具有经营“资信”业务的省级工商资质,注册资本金壹亿叁佰陆拾万元,总资产达叁亿陆仟万元,公司拥有高学历专业人才达72人,中共党员有19人,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普遍较高。信用档案社会一体化互动平台,已历时运作九年之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条件,广州市五大特种行业人员(律师、会计师、评估师、工程质量监督师、保险员)近十三万人的基础信用信息已经归集完成。因此选择一个具有软硬实力的合作方是项目成功实施的经济保障。
2.参与诚信档案建设的主体确认。由于诚信档案所包含的信息不仅仅只是来自于与校园活动接轨的内部信息,还包括与社会活动接轨的外部信息。因此,参与建设的主体不仅仅是学生本人,学校,社会第三方征信公司,以及政府都是积极主体。在这四大主体中,学生本人,学校,政府是三个不可变主体,唯有第三方征信公司是需要们加以选择和把握的,因此在这里我们着重分析第三方征信公司的作用。社会力量的参与指的是介于政府和信用人之外的第三方独立法人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来进行信用征信工作,以此确保征信服務的客观、公正以及高效率。 2013年3月29日,继国务院《征信业管理条例》实施后,征信公司在祖国大江南北遍地开花。网络上也爆出由于征信公司违背职业道德出售个人信息获利的报道,但均被当事人予以否认。 然而,我们也应该预见到行业兴起之初会有的行业乱象。因此,学校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更应着重考察合作者的诚信道德,第三方征信公司的诚信道德由谁来确定是一个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政府在诚信档案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在诚信档案建设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①建制作用;②监管作用。首先,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落实者,政府对于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起着基石的作用,我们的一切商业行为,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社会信用体系包括了法律制度体系,市场监督体系,信用评价体系,政府应该鼓励获直接参与建立个人和企业信用状况的搜集,评价和发布系统,实行信用信息的公开化。有了政府政策的指导,我们才能确定在诚信档案中那部分内容可以向公众开放,那部分信息必须保留开放。其次,监督和管理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在诚信档案建设过程中,政府一方面要制定规则;另一方面,要对自己制定的规则以及市场自发形成的规则的执行实施监管,以确保规则的严格执行。政府在监管中,一要公正,在我国存在大量国有经济和事业单位的情况下,政府一方面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的代表;另一方面又是社会管理者,既制定游戏规则,由参与游戏活动,还要承担裁判的职责,公正就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我校学生通过多年的课堂诚信教育,诚信意识都很明确,营造一个诚信的校园氛围也是受访学生的共同心声。通过建立校园诚信档案这样一个诚信载体,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诚信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诚信行为所带来的社会效用,诚信行为对个人对社会的可持续影响力。最终达到将诚信日常化,生活化的目的,让诚信成为人们自然为之的行为表现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春霞. 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J]. 延边党校学报. 2011(01).
[2] 何伟明. 加强成人高校大学生诚信素质的探讨[J]. 内江科技. 2010(03).
[3] 龚志伟. 建立开放式诚信档案 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J]. 丽水学院学报. 2008(06).
[4] 董雪梅,刘玉玮. 大学生诚信档案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研究[J]. 档案学通讯. 2009(03).
[5] 田丽娟,董晓芳,国宏,李容. 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J]. 山西档案. 2010(06).
【关键词】诚信;诚信建设; 诚信档案;社会资源;高校;诚信驿站
一、目前中国高校诚信档案建设的现状窥悉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悠久古国,在我们的传统儒家经典中,对于“诚信”二字早已有着诸多的记载: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而最先将“诚”与“信”连在一起使用的是在《逸周书》中:“成年不尝,信诚匡助,以辅殖财。”作为孔门之后,儒家文化思想的继承者和传承人,从孟子,朱熹等人的语录中不难看出“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然而,诚信固然重要,但究其形式却有“无形”之感,如此一来,人们在评价诚信行为,形成诚信准则,进行诚信教育之时,难免会产生一种因人而异的偏差。正是由于这些种种的对于诚信认知的偏差化,诚信教育的形式化,令种种不诚信行为得以发生并逐步蔓延滋生,从社会到校园,从生活到工作。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也正是在经济发展,贸易增加的时代发展背景下,由于诚信的缺失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也给人们的信息交流设置了无形的障碍。基于此社会安全号SSN在美国应运而生,并组建了社会安全管理局。联邦政府下令,所有合法公民和居民必须持有有效社会安全号,该号由国家社会安全管理局统一赋予。只要把某个人的社会安全号码输入全国联网的计算机,任何人均可查到自己的背景资料,既包括年龄、性别、出生日期等这些自然状况,也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与税务、保险、银行打交道时的信用状况、有无犯罪记录等等。如果一个人有过不良纳税记录,那么这一记录将永远伴随着他,当他去求职、买保险、买汽车、开公司,几乎无论他做什么,无论他到哪个州,这一污点都无法抹去,他将因此而四处碰壁。这套系统用以记录,促进公民的诚信行为,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体系才得以令“诚信”从一个纯理念性的个人行为转变成一种实践性的社会行为。
从中国目前的实际出发来看,不诚信行为在我们的经济社会和生活社会中时有发生,大到发生在2011年间的温州私人借贷平台的坍塌,导致大面积的中小企业老板躲债逃跑;小到生活中屡见不鲜的骗财骗物等等。我们的社会经济秩序要得以维护与加强,法律的约束的确对不诚信行为起到了有效遏制的目的。然而法律却无法起到鼓励诚信行为的发生的作用。因此,我们同当年的美国一样已经到了迫切需要一个有效的媒介令“诚信”从一个纯理念性的个人行为转变成一种实践性的社会行为的时期。构建一套如同美国的社会安全号SSN那样完整,严密的社会诚信管理体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程,而我们所提出的诚信档案可以被视为美国社会安全号SSN管理体系的雏形,以个人诚信档案的建立来逐步构建一张联系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工作,生活,学习行为的网络,充分展现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影响对个人行为的反作用力。那么,也正是通过诚信档案这样一种有形的实体,我们可以将上面所提到的影响具体化,数据化,让影响变成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改变因素。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都被反应到教育活动中来。我们社会所期待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作为德育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诚信教育早在小学阶段就通过经典故事的形式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举止,而大学阶段的诚信教育当然有别于早期的诚信教育。在大学教育中,诚信教育更多的体现为一种行为选择,一种社会实践,一种终身习惯的养成。故此,诚信教育以各种形式在我国高校中展开,比如2010年9月山东交通学院孙凤慧同学本着“诚者,内诚于心;信者,外信于人”的原则在学校里面办起了一个自动售货小店,小店采用“自主购物,无人监督”的形式也逐渐得到了同学和老师们的认可和支持。现在,“诚信驿站”已成为“交院的风景线,诚信的活样板”;“诚信驿站”也是“成功的加油站,发展的新开端”。再如,广东,福建,甘肃,贵州等省纷纷启动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工作。这说明诚信建设工作在我国已经从无形向有形过渡,从形式教育向实践教育过渡,从被动遏制向主动鼓励过渡。
二、我校诚信档案建设的现状调查结果之显示
在我校(湖南工程学院)诚信档案建设工作尚处于待开发阶段,但是对于建设诚信档案的意识已经逐步形成,这种意识的形成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涉嫌学业不诚信的现象日益突出,给学生学业评估带来了负面影响。 在我校开展的对大学生作弊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有85.6%的学生认为作弊很普遍,37.2%的学生认为作弊是取得好成绩的捷径,另外几乎90%的学生表示碍于“情面”不会举报他人的作弊行为。
2.学术论文的造假,抄袭现象日益突出,给学科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学生的论文,尤其以毕业论文为主,涉嫌抄袭,买卖的现象偶有发生,但绝大多数属于未标注引用,这是由于知识版权意识缺乏所造成的。
3.学生所参与的社会活动表现无法得到衡量和记录,不利于学生走向社会。学生的信贷情况(包括信用卡的還款情况,及时缴纳水电,通话费情况)都属于个人诚信行为,而这些信息由于学校和社会团体信息的相互屏蔽,而无法得到共享。从而使得学生的在校表现记录无法充分为社会所采信。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我校业已开始关注全国各高校诚信档案建设的实施情况,目前我国高校在诚信档案建设中的先锋当属广东商学院。2008年8月18号,广东省教育厅发出《关于委托开展广东大学生信用体系研究工作的函》粤教思【2008】91号,委托广东商学院和广东上下五千年资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展广东大学生信用体系研究工作,双方构成课题研究组,进行课题深度研究的系统工作。并以广东商学院2万个学生作为省内率先试点,并取得了成功;2008年12月12日,在广东商学院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广东省教育厅向自愿报名参加试点的十八所代表性院校下发了《关于征求开展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试点工作意见的函》粤教思函【2008】94号,根据这些院校的基础条件综合评估,最终选择十所各具代表性的院校,进一步扩大试点工作范围; 三、在我校开展诚信档案建设之途径
从广东商学院的诚信档案建立模式不难看出,其借鉴的是美国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信用中介机构为主导"的模式,完全依靠市场经济的法则和信用管理行业的自我管理来运作,政府仅负责提供立法支持和监管信用管理体系的运转。在这种运作模式中,信用中介机构发挥主要的作用。那么广东上下五千年资信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主要负责信用平台的搭建,由于信用档案是与信用主体一一对应,具有特定结构空间和维护权限,全面、客观、动态和多方共同记录信用主体信用活动的电子数据库,其中包括体现信用意愿和信用能力的指标。指标间逻辑清晰,相对独立。同一份信用档案必须按维护时间和维护主体不同相对独立存放、互不影响,以实现信用信息的多方持续积累和资产增值。因此,在这样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上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就需要四方的积极参与,这四方包括本人维护信息、学校维护信息、单位维护信息和第三方维护。
在探究广东商学院的成功经验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要在我校实施开展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工作,以下几个因素是必须加以考虑的:
1.社会资源的引进在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中的必要性。从对广东商学院的合作第三方广东上下五千年资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该资信公司具备投资、运作这一项目平台的实力、资质和各种物质技术条件。公司具有经营“资信”业务的省级工商资质,注册资本金壹亿叁佰陆拾万元,总资产达叁亿陆仟万元,公司拥有高学历专业人才达72人,中共党员有19人,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普遍较高。信用档案社会一体化互动平台,已历时运作九年之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条件,广州市五大特种行业人员(律师、会计师、评估师、工程质量监督师、保险员)近十三万人的基础信用信息已经归集完成。因此选择一个具有软硬实力的合作方是项目成功实施的经济保障。
2.参与诚信档案建设的主体确认。由于诚信档案所包含的信息不仅仅只是来自于与校园活动接轨的内部信息,还包括与社会活动接轨的外部信息。因此,参与建设的主体不仅仅是学生本人,学校,社会第三方征信公司,以及政府都是积极主体。在这四大主体中,学生本人,学校,政府是三个不可变主体,唯有第三方征信公司是需要们加以选择和把握的,因此在这里我们着重分析第三方征信公司的作用。社会力量的参与指的是介于政府和信用人之外的第三方独立法人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来进行信用征信工作,以此确保征信服務的客观、公正以及高效率。 2013年3月29日,继国务院《征信业管理条例》实施后,征信公司在祖国大江南北遍地开花。网络上也爆出由于征信公司违背职业道德出售个人信息获利的报道,但均被当事人予以否认。 然而,我们也应该预见到行业兴起之初会有的行业乱象。因此,学校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更应着重考察合作者的诚信道德,第三方征信公司的诚信道德由谁来确定是一个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政府在诚信档案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在诚信档案建设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①建制作用;②监管作用。首先,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落实者,政府对于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起着基石的作用,我们的一切商业行为,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社会信用体系包括了法律制度体系,市场监督体系,信用评价体系,政府应该鼓励获直接参与建立个人和企业信用状况的搜集,评价和发布系统,实行信用信息的公开化。有了政府政策的指导,我们才能确定在诚信档案中那部分内容可以向公众开放,那部分信息必须保留开放。其次,监督和管理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在诚信档案建设过程中,政府一方面要制定规则;另一方面,要对自己制定的规则以及市场自发形成的规则的执行实施监管,以确保规则的严格执行。政府在监管中,一要公正,在我国存在大量国有经济和事业单位的情况下,政府一方面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的代表;另一方面又是社会管理者,既制定游戏规则,由参与游戏活动,还要承担裁判的职责,公正就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我校学生通过多年的课堂诚信教育,诚信意识都很明确,营造一个诚信的校园氛围也是受访学生的共同心声。通过建立校园诚信档案这样一个诚信载体,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诚信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诚信行为所带来的社会效用,诚信行为对个人对社会的可持续影响力。最终达到将诚信日常化,生活化的目的,让诚信成为人们自然为之的行为表现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春霞. 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J]. 延边党校学报. 2011(01).
[2] 何伟明. 加强成人高校大学生诚信素质的探讨[J]. 内江科技. 2010(03).
[3] 龚志伟. 建立开放式诚信档案 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J]. 丽水学院学报. 2008(06).
[4] 董雪梅,刘玉玮. 大学生诚信档案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研究[J]. 档案学通讯. 2009(03).
[5] 田丽娟,董晓芳,国宏,李容. 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J]. 山西档案.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