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发言人,你好!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tta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到春光灿烂的三月,全国两会就会以媒体的高度曝光成为最受公众瞩目的大事。今年的两会,因为涉及国家领导人换届,更是吸引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作为两会期间最初的公开活动,每年人大和政协的两场新闻发布会都是重头戏。这一次,两会还迎来了两位新的发言人,他们的“首秀”,从谈吐、气质到服装、发型,都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傅莹:首位女发言人
  宝蓝色套装、黑色项链、一头银发、精巧的眼镜,当妆容淡雅的傅莹以一身时尚装扮首次亮相的时候,新闻发布会现场的记者已经争先恐后按快门了。
  她是全国人大历史上的第七位发言人,也是首位女发言人。“刚才来得稍微晚了一点,因为是从大会那边过来的……我这个新手要找到路也不是那么容易,抱歉。”傅莹以幽默的“道歉”作为开场白,显示了这位女外交家的老练。
  一个小时的发布会,傅莹共回答了9个问题,耗时最长的一个问题回答了近15分钟。
  日本共同社记者问“中国外交是否会更加咄咄逼人”,此时全场响起一阵笑声。对外交官出身的傅莹来说,这个问题驾轻就熟,她从中国历史上的国际地位开始谈起,逐渐将话题过渡到中日关系,旁征博引,而且不看准备好的提示。傅莹还巧妙解释了记者提问时全场为何响起笑声,她说,很多中国人希望中国面对挑衅的时候,更加强硬一些。
  现年60岁的傅莹来自内蒙古,是地道的蒙古族。1973年,她作为工农兵学员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4年后毕业进入外交部工作至今。笑容优雅、头脑灵活的傅莹,刚入外交部时派驻罗马尼亚,后来进入翻译室,又到柬埔寨参加过联合国维和工作。她担任过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驻澳大利亚大使和驻英国大使。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担任驻英国大使期间的经历。
  自2007年傅莹出使英国以来,中英关系经历了不少波折。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受到干扰,英国媒体开始出现抨击中国的声音。作为驻英国大使,傅莹巧妙运作、积极公关。2008年4月5日,在奥运圣火抵达伦敦的前一天,傅莹在著名主流大报《泰晤士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奥运火炬不暗淡》,以一个女性的视角,细腻地描绘了自己过去在西藏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并以翔实的数据,将西藏的历史与现实娓娓道来。4月13日,傅莹又在英国另一家主流媒体《星期日电讯报》上发表文章《如果西方能够倾听中国》,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了中国志愿者所受的委屈和中国年轻人的愤慨。
  在英国的三年里,傅莹把自己独特的演说风格传递给成千上万的英国人。她自称“一个天生的游牧者”,从来不把自己的活动范围拘囿在英国珀特兰街使馆办公室和英国外交部的两点一线。从英国石油公司的钻井平台,到伦敦时装周的T台秀,从深入有“避税天堂”之称的泽西岛做调研,到伦敦金融城里银行家举办的早餐会,她的身影活跃在各种场合。
  英国贸易投资署负责投资战略的副署长简.哈德利回忆说,“傅莹很有风度,而且时刻能保持一种迷人的气质……我听过她的几次演讲,她讲得总是很有意思,能让我们从不同角度了解中国。比如,有一次我在博物馆听她说到一种粮票,那样的中国是我以前从没有想到过的。”
  傅莹一直强调公共外交需要多说话,说明白话,凡是涉及中国的问题,都应该设法让中国的声音通达国际社会,并且要学习采用在不同语境中也能听懂的语言和表述来说话。对此,她坚持身体力行。
  傅莹的沟通技巧被英国人称为“魅力攻势”,在外交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获得了广泛认可。2009年,傅莹被英国《外交官》杂志评为年度亚洲外交官,在伦敦凯越丘吉尔饭店举行的颁奖典礼上,主持人在介绍傅莹获奖背景时这样描述,“她为增进英国及欧盟对其祖国的理解作出了巨大努力,她以前所未有的坦率及富有人情味的方式来阐述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的处境和采取的措施,以及内外政策。”
  “坦率及富有人情味的方式”,这正是傅莹公共外交的魅力所在,她用柔性表达方式,以及独特的气质和个性的语言改变了中国外交官“不苟言笑、铁板一块”的形象。正像《金融时报》主编巴伯所评价的,傅莹是少有的能够拿智慧和魅力作为武器的大使,既不乏幽默感,又坚持原则,她对柔性外交的运用值得称道,人格魅力令人折服。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称赞傅莹为“最能清晰传递中国声音的使者之一”,不少和她接触过的英国人也评价说,傅莹说话时喜欢打比喻,讲事实,娓娓而谈,没有官腔。
  人大发言人是傅莹的新角色。对于采访对象和记者的关系,她坦言,应对媒体是一个为难的艺术,这互相是在斗智,斗智的目标是什么,不是对方而是镜头背后的公众,被采访者争取的是镜头背后的人,有时候你唇枪舌剑好像赢了媒体,但是有可能失去在后面看电视的人。
  在人大新闻发布会上,傅莹刚开始发言时,由于声音较低,被台下记者“不客气”地要求“大点儿声”。对此,她报以微笑,随后便提高了声调继续自己的发言。“她真的很有亲和力。”会后,不少外媒记者夸赞说。
  被问及百姓关心的环境问题,傅莹主动提到了雾霾天,并像拉家常一样称自己“每天早上拉开窗帘都要看一下今天有没有雾霾”,接着“爆料”称,“我家也有两个口罩,我女儿一个,我一个,但是还没有用”。
  工作能力出众、刚柔并济的傅莹,在家人眼中却是一位典型的蒙古族女性,能歌善舞、随和亲切。据她的表弟周堂海透露,“在一些隆重的场合,她总是身穿民族服装。她喜欢喝奶茶,爱听长调,有时候也会讲蒙语,能歌善舞。”
  傅莹的发型、衣着和小饰物都很精致和考究,但据周堂海介绍,虽然穿着得体,傅莹其实很节俭,并不买很贵的衣服,买衣服时会讨价还价,还爱和家人开玩笑。
  作为全国人大发言人,傅莹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两会期间工作繁忙程度不言而喻。她的丈夫郝时远先生说:“这些日子我都很难见到她。”
  吕新华:“特派员”转型
  和傅莹很类似的是,全国政协的新发言人吕新华也来自外交界。经历了近40年的外交生涯,62岁的吕新华坦言,政协的第一场发布会让他“压力山大”,但面对让每一个新发言人颇为忐忑的“第一问”,吕新华轻松讲故事,以简洁轻松的600多字过关。
  吕新华接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新一届政协在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方面有哪些新的思路和举措?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吕新华突然话锋一转:“在这里我说一个小的故事,本次大会主席团会议主持人俞正声先生有一次找我谈话,他说,你对我们政协四个协商平台应该是知道的吧?我当时说了三个,有一个怎么都想不起来,这四个平台是什么呢?是专题协商、界别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
  自爆了答不上题的“内幕”,吕新华随即专门解释了何谓“专题协商”平台,他还表示,“其实可以举很多例子,但是为了便于大家的了解,节约时间,我举个例子。例如,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前,全国政协召开了文化专题的协商会,与相关部委进行充分协商,委员们的许多意见和建议转化成为党和政府的决策,这种协商在决策之前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协商民主的一个特点。”
  这场发布会,吕新华展示了周到体贴、善解人意的一面。刚开始,在一位摄影记者“挥一挥手”的建议声中,吕新华微笑着向早已座无虚席的场下挥手;发布会进行时,也不时露出微笑;最后,在“请给台湾媒体一次机会”的喊声中,原本已结束的发布会又被吕新华再次延长时间,回答了该记者的提问,这名台湾记者非常满意。
  吕新华的前任发言人赵启正在接受采访时说,“吕新华有广泛的国际经验和驻港经验,阅历广泛、知识丰富,对媒体也有充分理解,因此,他完美完成任务是理所当然的。”
  上世纪70年代,吕新华进入外交部,曾经在外交部办公厅、联合国、芬兰等地方工作。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香港特派员经历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2006年至2012年4月,吕新华担任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对于香港,吕新华表示,“参与并见证了香港回归全过程,对香港是有感情的,一直在关心香港的发展。”
  曾在“东方之珠”香港履职六载的吕新华,经常要与在港的各国领事及外交人员打交道,其儒雅风度、诙谐幽默的谈吐、平易近人的风格给人印象深刻。
  在香港工作期间,吕新华积极推动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组织外交大讲堂、公众开放日、外交知识竞赛、大学生国际问题座谈、大学生外交夏令营和香江亚洲论坛等多种活动,让外交走近更多香港同胞。
  来自浙江的吕新华,普通话带有浓重家乡口音,他经常同香港朋友调侃自己:“你们的普通话比我好多了!”而在媒体看来,这位特派员“从不回避刁钻敏感的提问”。
  在首次新闻发布会上,对于香港近期的奶粉“限购令”,吕新华说,“相信特区政府、广东政府、海关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相信这些问题也是可以得到逐步解决的。”
  回答钓鱼岛问题时,吕新华提高了嗓门,“我知道在座的各位媒体记者非常关心中日关系的问题。”他说,“我愿意对中日关系做一点小的回顾,钓鱼岛事件完全是日本一手造成的。”
  吕新华承认,自己刚到外交部当信使和后来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当秘书,均是两段很好的经历。他曾说,“钱副总理的外交风格受到很多人关注,我也受益匪浅。”
  有处理外交事务和应对新闻传媒的丰富经验
  自1983年全国两会首次举行新闻发布会至今,全国人大发言人共有6位,依次是曾涛、姚广、周觉、曾建徽、姜恩柱、李肇星。这些发言人的共同点是:大多有处理外交事务和应对新闻传媒的丰富经验。
  例如,第一任人大发言人曾涛既有外交经历,在多个国家出任大使,又担任过新华社社长;曾建徽先后在新华社、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等地方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人大发言人的年龄近年来逐渐降低。2003年原中联办主任姜恩柱出任全国人大发言人,时年65岁;2009年其继任者李肇星时年69岁;傅莹现年60岁。
  在政协,同样是从1983年开始,孙起孟、陆平、孙轶青、卢之超、李鹿野、钱李仁、梁金泉、田曾佩、齐怀远、张国祥、吴建民与赵启正先后任全国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他们各自不同的风格给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比如,2005年吴建民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首次作为政协新闻发言人亮相,他面对的“第一问”是有关民主党派在建设小康社会、构筑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吴建民在发布会结束后,以“如履薄冰”、“不得有半点疏忽”来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他只给自己的首秀打60分,因为“我这个人不是很容易满足的人”。
其他文献
自今年8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外交之旅,先后造访多个中亚国家,并参加20国峰会、金砖国家峰会。近日又出席上合组织峰会,就多项重大议题与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展开积极对话和探讨,取得多项成就。展现了新一届领导人在多边外交舞台上务实稳重的大国外交风度,引起外界高度关注。  而作为上合组织的创始国和重要成员国,中国在上合组织中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9月13日在吉尔吉斯斯坦首度比什凯克举行了上合组
直到“高分一号”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发射,低调的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才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作为2005年中央确定的16个国家重大专项,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 -业内所称的“高分专项”,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发射5至6颗卫星。  当时同样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还有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  这样,在今后3年内,平均每年将有2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发射升空。最终到2
整个8月,航母“云集”:  8月6日,日本的2. 5万吨的直升机驱逐舰“出云”号在神奈川县横滨市举行下水仪式。  8月12日,印度首艘国产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在印度南部港口科钦下水。印度媒体不吝赞美地表达了“维克兰特”航母试水,是“印度海军历史性的一天”,是继美、俄、英、法之后第五个能够自行建造航母的国家。  8月29日,我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辽宁舰”是我国的第一艘航母,
中国经过了3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到了需要改变发展模式的时候,需要在一个更大级别的经济体量的基础之上考虑经济形态选择。    高通胀是居民财富的敌人。高通胀带来的不仅是物价的上涨和居民实际购买力的下降,高通胀之后,随之而来的紧缩政策不可避免地导致股市下跌和债市调整。  驯服高通胀的过程,也是一个挤泡沫的过程,而在金融泡沫由大变小的过程中,财富蒸发所带来的痛苦可能就格外强烈。  虽然随着国内宏观政策到
秦王朝的自私和残暴太赤裸裸了。皇帝制度这个新型政治怪物在诞生之初毕竟不够完美。秦始皇父子的政治风格过于率真,以为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完全无视人民的力量,终于如泥足巨人一般瞬间轰然倒塌。  秦始皇被钉上了耻辱柱,但是他发明的皇帝制度却得到了后世统治者的一致坚决拥护,所谓“百代皆行秦政制,万年咸用始皇心”。  不过,秦代的瞬间崩盘毕竟给后来的统治者树立了反面样板。汉代帝王从秦始皇身上得到了两个教训。
美国孔子学院教师的“乌龙事件”并没有影响到肖华(应采访对象要求,系化名),因为当时针对的是在美国中小学任教的教师,而她是在大学。她告诉《望东方周刊》记者,她在美国听到坊间的说法是,因为奥巴马又要竞选总统了,想表现强硬的外交姿态,以增加选票,才搞出了这次的闹剧。  2012年6月1日,驻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州立大学某分校的孔子学院教师肖华接受《望东方周刊》专访,她几天前刚刚回到北京度暑假,至今,她刚刚在
4月中旬,中央统战部召开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简称2012年4号文件)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具体措施。  4号文件的内容在今年2月23日新华网消息中有部分介绍,并未全文公布,舆论评价其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名义制定的关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专门文件。  此次统战部的会议着重于在文件基础上作出更全面细致的部署,其中,加大党外人士在政府部门任
正在日本冲绳县进行参院大选前最后游说工作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7月17日先后抵达了距离中国钓鱼岛较近的冲绳石垣岛和宫古岛,并扬言“坚决保卫领土”。随着7月21日参议院选举的临近,安倍近来的言行变得肆无忌惮:从“侵略定义未定论”到“历史自豪论”,从再次纵容4名内阁大臣参拜靖国神社,到重表修宪决心、强调将自卫队升格为国防军的“必要性”。  邱毅台湾:中国大陆五艘军舰在中俄联合军演后并未返航青岛,反而向
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再一次提到了要“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形成经济发展新格局”。  据新华社报道,李克强在发言中表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是新型四化的必然要求。要顺应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大趋势,在增强城镇承载能力的同时,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使农民工在城里安居乐业,使
指离开大城市去中小城市,或离开小城市去郊区、农村生活。《潇湘晨报》日前发布一份调查显示,有超过八成的受访网民都考虑过“向下迁徙”,其中超四成的人实现了心愿。然而,更多人选择“向下迁徙”是出于被迫,而非衣食无忧后为了追求更好居住环境的主动选择。  草模  草根模特的简称。这些模特是来自民间的普通人,他们可能没有职业模特的美丽容貌、姣好身材,但拥有敏锐的时尚嗅觉、超强的搭配功底以及展现自我的自信。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