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地小物博,山河壮美,回汉和谐相处风情独特,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绚丽多彩,古有“塞上江南”的美誉,今有“十大新天府”之盛赞。
收获时节的塞上九月,迎来了美丽的传播者。日前,“美丽宁夏·黄河金岸”全国画报媒体大采风活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举行。这次大采风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中国画报协会主办,是宁夏首次举办的大规模,高水准。全国性画报媒体采风活动。在8天的采访采风时间里,全国42家画报和航空杂志的百余名总编辑,资深摄影记者以及部分国内摄影大家以宁夏全境沿黄经济带为中心,对宁夏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及城乡,工农业建设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拍摄采访。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实施“建设沿黄城市带(群)、打造黄河金岸”战略,着力构建黄河“生命保障线,便民交通线、经济命脉线,生态景观线,特色城市线、黄河文化展示线”六大功能线,着力打造西部最具潜力、最有特色,最富魅力、最适宜人居的精品城市带《群),为宁夏经济社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流经宁夏的12个市县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加之宁夏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光热条件构成适宜农作物、中药材种植以及畜牧养殖的良好生态环境,构杞,牛奶,清真牛羊肉、马铃薯4大主导产业和淡水鱼,蔬菜、牧草和秸秆饲料、优质稻麦,玉米。酿酒葡萄6大区域性特色产业已形成规模。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等10座新兴城市坐落在沿黄两岸,创造了9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沿黄两岸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精华地带。2008年,自治区确立了建设沿黄城市带(群),打造“黄河金岸”的战略。秀丽,妩媚,大气磅礴的“黄河金岸”,与“塞上明珠”加在一起,合并成为宁夏崭新的靓丽品牌。
沙湖:在碧水黄沙的风韵交叠中感动
沙漠与碧水相伴,碧水与芦苇相随,驼铃与渔歌此起彼伏,仙鹤起舞,百鸟翱翔,鱼游浅底,舟行波上……沙湖是天籁之声,飘流着一种思绪,沙湖是生命之舞,洋溢着一种情怀,其质朴简约的风韵带给我们永远的感动。
国家5A级生态旅游区、中国十大魅力休闲旅游湖泊,中国35个王牌景点,宁夏最经典的旅游景点之一——沙湖旅游区,是西北地区颇负盛名的旅游热点,因其独特优美的自然景观而被游客赞不绝口。
沙湖拥有万亩水域、五千亩沙丘,两干亩芦苇、千亩荷池,盛产鱼类、鸟类,这里栖居着白鹤,黑鹤,天鹅等十数种珍乌奇禽。你可在观鸟塔上遥看群乌嬉戏的场景,在水边苇杆问,芦丛底部更有鸟巢无数,每年春季,五颜六色鸟蛋散布其间,堪称奇观。除了品种繁多的鸟类外,沙湖还盛产各种鱼,包括北方罕见的武昌鱼、娃娃鱼(大鲵)和体围1米多的大鳖。湖西四周有滑沙、骑驼、骑马,游泳。垂钓、滑翔,沙滩排球,足球等游乐设施,还有旅游飞机空中观光节目。特色水上运动项目有水上摩托艇、冲浪、水上降落伞等等,给热爱运动喜欢冒险的游人提供了一试身手的机会。沙湖南面的沙漠,和这万亩湖水似乎是天造地设的伴侣,相互偎依,相映成趣,湖水碧波荡漾,沙海金浪起伏。
由于盛产鱼类,在沙湖的餐馆里,专门设有鱼宴,烹饪沙湖出产的活鱼。每有嘉宾,必以刚刚出水的二三十斤重的鳙鱼上席,鲜嫩可口,既饱口福,又饱眼福。游客如有兴趣,也可以亲自钓鱼,捕鱼。
沙坡头:在浩浩金沙中沉醉
如果你没有到过沙漠,就无法理解生命:如果你没有深入到沙漠腹地,你就无法真正领会到茫茫浩然的雄浑与壮美。
沙坡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以沙漠生态治理与旅游圣地闻名于世。《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中国最美的地方”沙坡头入选。沙坡头位于中卫市,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濒临黄河,属草原化荒漠地带,气候干旱而多风该地区格状沙丘群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分布,以沙漠生态治理与旅游闻名于世。该保护区是中国第一个具有沙漠生态特点,并取得良好治沙成果的自然保护区,是干旱沙漠生物资源“储存库”,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过去,沙坡头是以治沙成果而闻名。到了80年代,旅游部门发现沙坡头有着独特的景观,便将它建成一个颇具特色的游览区。沙坡头游览区的特色之一是滑沙。游人从高约百米的沙坡头的坡顶往下滑,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质结构,滑沙时座下会发出一种奇特的响声,人钟巨鼓,沉闷浑厚,称之为“金沙鸣钟”。特色之二是沙山北面是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而沙山南面则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沙漠绿洲。游人既可以在这里观赏到沙漠的景色,眺望包兰铁路如一条绿龙伸向远方;又可以骑骆驼在沙漠上走走,体味一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特色之三是乘古老的渡河工具羊皮筏,在滔滔黄河之中,渡向彼岸。这种羊皮筏俗称“排子”,是将山羊割去头蹄,然后将囫囵脱下的羊皮,扎口,用时以嘴吹气,使之鼓起,十几个“浑脱”制成的“排子”,一个人就能扛起,非常轻便。游人坐在”排子”上,筏工用桨划筏前进,非常有趣。
所谓“一沙一世界”,每一个到过沙坡头的人都会发出由衷的感叹——宁夏这片被称为“中国旅游最后的处女地”的土地上,原来有这么神秘,神奇、美丽的景色!
须弥山石窟:宝山峭壁上的鬼斧神工
在宁夏固原县须弥山南麓,有一百多处石窟,总称“须弥山石窟”,“须弥”是梵文音译,意为宝山。这里峰峦迭嶂,岩石嶙岣。夏秋之际苍松挺拔,桃李郁然,景色异常秀丽,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少有的风景区。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北朝隋唐时期的须弥山大型石窟艺术造像,就开凿在“宝山”诸峰的峭壁上。它和名震中外的敦煌、云岗、龙门石窟一样,都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瑰宝。国内绝大多数石窟都开在一面崖面上,而须弥山石窟却开凿在为洪沟间隔的7座山崖上,形成了数峰并举,山形变幻,曲径通幽、对景丛生的奇特布局。
最为引人注目的当数须弥山入口处高达20.6米的弥勒大座佛。它高坐于唐代大中三年(849年)开凿的一个马蹄形石窟内,身披袈裟,头流螺髻;脸如满月,双耳垂肩,神情庄重,十分壮观。这座大佛比云岗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佛还高,是全国最大的造像之一。走近观察,只见那佛高大魁梧,足有五六层楼高,耳朵有两人高,眼窝直径1米多,佛虽大,但雕刻却十分的精致。专家说,这完全是一块完整的罕见巨石雕琢出来的,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雄伟气魄。唐代统治者提倡佛教,武则天曾下令全国各州建大佛寺,造大佛像。有学者推测,这等大佛可能是在武则天掀起的崇拜佛的浪潮中建造的。站在大佛的脚下,眼前似有云雾缭绕,耳旁隐听山泉叮咚,山石雾松组成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独特的山水画卷。
镇北堡: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
在银川市城区南北郊区空旷的荒野上,有两座古代城堡遗址,这就是闻名国内的镇北堡古城。该城堡现为西部影视城所在地。被誉为“中国一绝”、“东方好莱坞”。在中国众多的影视城中,西部影城以其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是中国三大影视城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唯一著名影视城。在此摄制影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获得国际,国内影视大奖之多,皆为中国各地影视城之冠。在这里拍摄的知名影视作品有《牧马人》,《红高梁》、《黄河谣》、《黄河绝恋》。《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双旗镇刀客》。《红河谷》、《独行侍卫》,《大敦煌》,《乔家大院》等近百部影视剧。
8日之旅,行色匆匆,有美景佳人和摄影大家为伴,虽饱受水土不服之苦,却仍欢快无比,一路上笑料不断,笑果百出,乐不思蜀。除了上述几个重磅精华景点之外,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中央五七干校博物馆的红色之旅为我们重温了那个时代的艰难困苦;西夏王陵及博物馆的西夏文化沁润让人肃然起敬,只是那复杂的西夏文字着实难以入门,贺兰山岩画栩栩如生的线条仍然历历在目;塞上江南的田园风光,回族园的迷人风情,固原博物馆里精妙绝伦的展品,玉皇阁与高庙的宗教符号意味,腾格里湖湿地公园的生态风貌,以及青铜峡峡谷的壮丽,相融相生,光影交错,共同编织成我宁夏之行的美丽梦境,让我迟迟不肯醒来。
收获时节的塞上九月,迎来了美丽的传播者。日前,“美丽宁夏·黄河金岸”全国画报媒体大采风活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举行。这次大采风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中国画报协会主办,是宁夏首次举办的大规模,高水准。全国性画报媒体采风活动。在8天的采访采风时间里,全国42家画报和航空杂志的百余名总编辑,资深摄影记者以及部分国内摄影大家以宁夏全境沿黄经济带为中心,对宁夏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及城乡,工农业建设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拍摄采访。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实施“建设沿黄城市带(群)、打造黄河金岸”战略,着力构建黄河“生命保障线,便民交通线、经济命脉线,生态景观线,特色城市线、黄河文化展示线”六大功能线,着力打造西部最具潜力、最有特色,最富魅力、最适宜人居的精品城市带《群),为宁夏经济社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流经宁夏的12个市县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加之宁夏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光热条件构成适宜农作物、中药材种植以及畜牧养殖的良好生态环境,构杞,牛奶,清真牛羊肉、马铃薯4大主导产业和淡水鱼,蔬菜、牧草和秸秆饲料、优质稻麦,玉米。酿酒葡萄6大区域性特色产业已形成规模。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等10座新兴城市坐落在沿黄两岸,创造了9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沿黄两岸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精华地带。2008年,自治区确立了建设沿黄城市带(群),打造“黄河金岸”的战略。秀丽,妩媚,大气磅礴的“黄河金岸”,与“塞上明珠”加在一起,合并成为宁夏崭新的靓丽品牌。
沙湖:在碧水黄沙的风韵交叠中感动
沙漠与碧水相伴,碧水与芦苇相随,驼铃与渔歌此起彼伏,仙鹤起舞,百鸟翱翔,鱼游浅底,舟行波上……沙湖是天籁之声,飘流着一种思绪,沙湖是生命之舞,洋溢着一种情怀,其质朴简约的风韵带给我们永远的感动。
国家5A级生态旅游区、中国十大魅力休闲旅游湖泊,中国35个王牌景点,宁夏最经典的旅游景点之一——沙湖旅游区,是西北地区颇负盛名的旅游热点,因其独特优美的自然景观而被游客赞不绝口。
沙湖拥有万亩水域、五千亩沙丘,两干亩芦苇、千亩荷池,盛产鱼类、鸟类,这里栖居着白鹤,黑鹤,天鹅等十数种珍乌奇禽。你可在观鸟塔上遥看群乌嬉戏的场景,在水边苇杆问,芦丛底部更有鸟巢无数,每年春季,五颜六色鸟蛋散布其间,堪称奇观。除了品种繁多的鸟类外,沙湖还盛产各种鱼,包括北方罕见的武昌鱼、娃娃鱼(大鲵)和体围1米多的大鳖。湖西四周有滑沙、骑驼、骑马,游泳。垂钓、滑翔,沙滩排球,足球等游乐设施,还有旅游飞机空中观光节目。特色水上运动项目有水上摩托艇、冲浪、水上降落伞等等,给热爱运动喜欢冒险的游人提供了一试身手的机会。沙湖南面的沙漠,和这万亩湖水似乎是天造地设的伴侣,相互偎依,相映成趣,湖水碧波荡漾,沙海金浪起伏。
由于盛产鱼类,在沙湖的餐馆里,专门设有鱼宴,烹饪沙湖出产的活鱼。每有嘉宾,必以刚刚出水的二三十斤重的鳙鱼上席,鲜嫩可口,既饱口福,又饱眼福。游客如有兴趣,也可以亲自钓鱼,捕鱼。
沙坡头:在浩浩金沙中沉醉
如果你没有到过沙漠,就无法理解生命:如果你没有深入到沙漠腹地,你就无法真正领会到茫茫浩然的雄浑与壮美。
沙坡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以沙漠生态治理与旅游圣地闻名于世。《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中国最美的地方”沙坡头入选。沙坡头位于中卫市,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濒临黄河,属草原化荒漠地带,气候干旱而多风该地区格状沙丘群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分布,以沙漠生态治理与旅游闻名于世。该保护区是中国第一个具有沙漠生态特点,并取得良好治沙成果的自然保护区,是干旱沙漠生物资源“储存库”,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过去,沙坡头是以治沙成果而闻名。到了80年代,旅游部门发现沙坡头有着独特的景观,便将它建成一个颇具特色的游览区。沙坡头游览区的特色之一是滑沙。游人从高约百米的沙坡头的坡顶往下滑,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质结构,滑沙时座下会发出一种奇特的响声,人钟巨鼓,沉闷浑厚,称之为“金沙鸣钟”。特色之二是沙山北面是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而沙山南面则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沙漠绿洲。游人既可以在这里观赏到沙漠的景色,眺望包兰铁路如一条绿龙伸向远方;又可以骑骆驼在沙漠上走走,体味一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特色之三是乘古老的渡河工具羊皮筏,在滔滔黄河之中,渡向彼岸。这种羊皮筏俗称“排子”,是将山羊割去头蹄,然后将囫囵脱下的羊皮,扎口,用时以嘴吹气,使之鼓起,十几个“浑脱”制成的“排子”,一个人就能扛起,非常轻便。游人坐在”排子”上,筏工用桨划筏前进,非常有趣。
所谓“一沙一世界”,每一个到过沙坡头的人都会发出由衷的感叹——宁夏这片被称为“中国旅游最后的处女地”的土地上,原来有这么神秘,神奇、美丽的景色!
须弥山石窟:宝山峭壁上的鬼斧神工
在宁夏固原县须弥山南麓,有一百多处石窟,总称“须弥山石窟”,“须弥”是梵文音译,意为宝山。这里峰峦迭嶂,岩石嶙岣。夏秋之际苍松挺拔,桃李郁然,景色异常秀丽,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少有的风景区。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北朝隋唐时期的须弥山大型石窟艺术造像,就开凿在“宝山”诸峰的峭壁上。它和名震中外的敦煌、云岗、龙门石窟一样,都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瑰宝。国内绝大多数石窟都开在一面崖面上,而须弥山石窟却开凿在为洪沟间隔的7座山崖上,形成了数峰并举,山形变幻,曲径通幽、对景丛生的奇特布局。
最为引人注目的当数须弥山入口处高达20.6米的弥勒大座佛。它高坐于唐代大中三年(849年)开凿的一个马蹄形石窟内,身披袈裟,头流螺髻;脸如满月,双耳垂肩,神情庄重,十分壮观。这座大佛比云岗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佛还高,是全国最大的造像之一。走近观察,只见那佛高大魁梧,足有五六层楼高,耳朵有两人高,眼窝直径1米多,佛虽大,但雕刻却十分的精致。专家说,这完全是一块完整的罕见巨石雕琢出来的,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雄伟气魄。唐代统治者提倡佛教,武则天曾下令全国各州建大佛寺,造大佛像。有学者推测,这等大佛可能是在武则天掀起的崇拜佛的浪潮中建造的。站在大佛的脚下,眼前似有云雾缭绕,耳旁隐听山泉叮咚,山石雾松组成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独特的山水画卷。
镇北堡: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
在银川市城区南北郊区空旷的荒野上,有两座古代城堡遗址,这就是闻名国内的镇北堡古城。该城堡现为西部影视城所在地。被誉为“中国一绝”、“东方好莱坞”。在中国众多的影视城中,西部影城以其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是中国三大影视城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唯一著名影视城。在此摄制影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获得国际,国内影视大奖之多,皆为中国各地影视城之冠。在这里拍摄的知名影视作品有《牧马人》,《红高梁》、《黄河谣》、《黄河绝恋》。《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双旗镇刀客》。《红河谷》、《独行侍卫》,《大敦煌》,《乔家大院》等近百部影视剧。
8日之旅,行色匆匆,有美景佳人和摄影大家为伴,虽饱受水土不服之苦,却仍欢快无比,一路上笑料不断,笑果百出,乐不思蜀。除了上述几个重磅精华景点之外,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中央五七干校博物馆的红色之旅为我们重温了那个时代的艰难困苦;西夏王陵及博物馆的西夏文化沁润让人肃然起敬,只是那复杂的西夏文字着实难以入门,贺兰山岩画栩栩如生的线条仍然历历在目;塞上江南的田园风光,回族园的迷人风情,固原博物馆里精妙绝伦的展品,玉皇阁与高庙的宗教符号意味,腾格里湖湿地公园的生态风貌,以及青铜峡峡谷的壮丽,相融相生,光影交错,共同编织成我宁夏之行的美丽梦境,让我迟迟不肯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