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cher法结合医患沟通复位难复性肩关节脱位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248-01
  
  笔者1988年-2008年采用医患沟通结合Kocher法复位难复性肩关节脱位4例,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4例肩关节脱位之前均经由1-2名高年资外科(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者行10-20分钟的手法复位失败的病例,其中两例施行了臂丛神经麻醉,1例施行了关节内麻醉下进行的。患者均为男性,3例为农民,1例是机关干部;年龄25岁-51岁,平均年龄40.5岁;身负重物坠跌伤3例,投掷伤1例;右侧3例,左侧1例;复发性脱位1例;伤后距就诊时间最短30分钟。最长8小时。平均3.6小时;均系前脱位。资料见表1:
  
  复位方法:1。准备 术前与病人进行必要的语言交流与沟通,让其了解手法的目的及复位原理、可能出现的情况、应如何配合,消除病人的恐惧心里和紧张状态、赢得病人通力默契合作,放松肩部肌肉。 2.kocher法[1]复位病人坐位,术者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屈肘90度,沿肱骨纵轴持续牵引,先将上臂外展,外旋,然后内收使肘部紧贴胸壁并移向前体,过前体中线,再内旋,将患肢手掌搭于对侧肩上。方肩畸形消失,Dugas征阴性。表示成功复位,其间可感到肱骨头活动,滑入关节囊中,患肢活动无明显阻力。
  复位结果:4例患者,4个肩关节脱位,全部一次复位成功。术后X线示肩关节对应关系正常,无骨折合并症。经半年以上随访无血管神经损伤,功能恢复良好。
  2 讨论
  肩关节脱位居全身关节脱位第二位,脱位类型按肱骨头所处位置不同分前脱位(占95%)[2]和后脱位,本组病例符合以上概率。肩关节脱位整复方法多种多样[3],常被介绍和临床使用最多的是Hippocrates法[1-4],各种方法都较易成功,有较高的成功率,但是对于青壮年、上臂肌肉发达或者患者畏惧疼痛肌肉难以有效松弛者,有时难于成功的;另一种是出现撕破的关节囊的肱二头肌腱中撕脱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阻碍复位,有时肱骨头穿破肩胛下肌腱, 并卡在破口内或肩胛下肌牵拉,使肱骨头外侧沟卡于盂缘。如应用上述复位方法则不易成功。Kocher法是利用旋转杠杆原理复位。牵引外旋可克服肌张力,解脱肱骨头与肩胛颈或盂缘顶压,使肱骨头更接近肩胛盂;内收内旋时肱骨干顶于前胸壁形成支点,以利于肱骨头复位。用他法复位失败者,此法可以加大复位力度。必要的医患沟通消除患者对疼痛的恐惧,医患默契配合使紧张的肩部肌肉放松。有助于复位。曾经认为Kocher法技术操作复杂不易掌握,运用不当会出现肱骨外科颈骨折等并发症。通过以上4例体验,并不难掌握。只要术中注意:1.肩关节保持固定,不可随手法移动,坐位时尽量挺胸;2、轻柔转动患肢须感到肱骨头有活动;3.上臂内收贴胸时无明显阻力,过前体中线肘肱骨头有滑动感;4、整个过程不用蛮力,不强行对抗阻力。4个步骤连续完成,就可获得满意的效果。Kocher法结合医患必要的沟通,整复难复性肩关节脱位,不用蛮力,一人即可完成,经济快捷,既可避免全麻下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的麻醉意外风险和切开复位之创伤,又可节省很大一笔费用,安全可靠经济实惠,病人易接受。优点明显。但是本组病例数量较少,有待进一步行大样本前瞻性的病例研究,确立其在难复性肩关节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裘法祖. 《外科学》, 第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12, 第797~799页
  [2]秦晖 安智全. 《医学研究杂志》, 2010.4, 第39卷, 第4期, 第116页
  [3]宋建新 王福德 李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1999.2, 第7卷, 第2期,102-103
  [4] 马常青. 《中国骨伤》, 2006, 11, 第19卷, 第11期, 686-688
  作者单位:565200 贵州省德江县人民医院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250-01    目前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也随之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其治疗状况越来越得到重视。但相比之下,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药物相对较少,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常用药物是神经营养药如:甲钴胺、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等,价格昂贵,依从性小;常规西药联合息风通络散治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将59例急性心机梗死患者分为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1个月内,两组中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0.3%和26.7%(P<0.05);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13.8%和30%(P<0.05);1个月内两组死亡率分别为6.9%和2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鼻可乐冲洗器及冲剂进行鼻窦冲洗在鼻咽癌放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鼻咽癌放疗后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0.9% 生理盐水,实验组用鼻可乐冲洗器及冲剂冲洗鼻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鼻咽黏膜反应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1.0,P<0.01)。预防远期并发症口咽干燥感、分泌性中耳炎、放射性鼻窦炎、鼻腔黏连等发生率比较,实验组疗效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8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245-01    我科于2009年8月至2011年4月应用苦碟子治疗3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观察疗效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按照1997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选择同期住院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8例。  患者均表现为心绞痛反复发作,静息心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创伤膏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外用方剂。方法:选择204例门诊病人随机分两组,治疗组102,对照组102。根椐人体部位不同愈合时间不同又分头部54例,治疗组、对照组各27例;腹部72例,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双下肢78例,治疗组、对照组各39 例。治疗组用“ 创伤膏”无菌纱布制成油纱布条换药,对照组用湿润烧伤膏无菌纱布制成油纱布条换药。两组同时换药每日两次直至痊愈。结果:治疗组经统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一种采用气相色谱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三氯乙醛的方法。方法:生活饮用水中三氯乙醛与碱作用生成三氯甲烷,用具有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结果:该方法RSD均<10%,加标回收率85.5%~102.3%,最低检出线为0.8μg/L。结论:该方法符合试验要求,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的特点,适于生活饮用水中三氯乙醛的测定。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气相色谱; 三氯乙醛  【中图分类号】R88
期刊
【摘要】 目的:比较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和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对轻中度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为140~180mmHg,舒张压为90~110mmHg),被随机分为依那普利组(对照a组)、硝苯地平缓释片组(对照b组)和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组(治疗组),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舒张压下降到正常或下降10~19mmHg以上为有效。结果:三组病人血压均有明显下降。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腹腔镜或经开腹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患者126例,随机分成米非司酮组和达那唑组,每组63例。米非司酮组服用米非司酮12.5 mg,每日1次;达那唑组服用达那唑200 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有效率、停药后1年复发率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25。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和对照组(砣=25。单用阿德福韦酯),临床观察48周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48周后肝纤维化指标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48周时脾脏厚度恢复正常.门静脉内径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243-02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发于2岁以下婴幼儿,以1~6个月的小婴儿为主。大多由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临床常表现为发作性喘憋。我们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