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中北地区冬季莴笋大棚栽培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dn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莴笋为一二年生蔬菜,耐寒,江西冬季露地栽培一般在10~11月播种,11~12月定植,翌年4月收获。但由于当地冬季温度低、雨雪与冰冻天气较多,露地莴笋生长慢,且易发生病害、冻害,商品性差。近年来赣中及赣北地区冬季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莴笋,植株生长快、商品性好,可提前到春节前后上市,此时正值蔬菜淡季,销售价格好,经济效益高。
  
  一、合理选地,搭建大棚
  
  种植莴笋的地块要求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可选用6米×30米的标准钢架大棚,也可自己修建竹木结构大棚,竹木大棚一般宽5~6米、长30米左右。
  
  二、选择良种,培育壮苗
  
  1. 选种及播种时间确定 选用耐寒力强、不易抽薹的高产品种,如武汉白尖叶、二白皮、成都挂丝红等,或选用江西地方品种贵溪红莴笋。播种期可根据莴笋上市时间确定,赣中北地区要求在春节期间上市的,播种期以9月下旬为宜,在元宵节后上市的以10月上中旬播种较适宜。由于不同年份间冬季气温变化较大,可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分期播种。
  2. 播种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做苗床,在大棚内或露地做苗床育苗均可。播种前2周每10平方米苗床施三元复合肥1千克,深翻与土拌匀,灌1次透水待播。播种前1~2天给苗床再灌1次底水,种子可不催芽,用冷水浸种4小时左右后即可播种,为播得均匀,可将种子与少量钙镁磷肥或细土拌匀后撒播。每10平方米苗床播种30克左右,每亩大棚需种50克。播后盖0.5厘米厚的细土,并覆盖遮阳网,适当洒水。
  3. 苗期管理 育苗时江西气温较高,白天温度在20℃以上,夜间温度在15℃以上,因此大棚不盖裙膜(以利通风),可盖好顶膜防暴雨。幼苗出土前,保持苗床湿润,经1周左右幼苗即可出土,此时可揭开遮阳网。当幼苗有1~2片真叶时,间苗1次,保持幼苗株行距2~3厘米。育苗期间大棚以通风为主,防止高温引起幼苗徒长。
  
  三、施足基肥,适时定植
  
  1. 施足基肥 定植前半个月,每亩大棚撒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千克、三元复合肥25千克,将肥深翻入土,灌1次透水,让有机肥发酵充分,防止定植后烧苗。定植前1周,待土壤干爽时整平地,连沟做成1米宽的窄畦,畦面宽70厘米左右。
  2. 定植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当幼苗有4片真叶、苗龄23~25天时即可定植。一般播种早的,苗期温度较高,苗龄宜短;播种晚的,苗期温度稍低,苗龄可长些。定植时江西正值旱季,栽苗前2~3天应将大棚灌透水。取苗前1天将苗床浇透,取苗时多带土、少伤根。每畦栽两行,株距23~25厘米,栽后浇好定根水。有条件的可在畦面上安装滴灌带,整个生长期间利用滴灌带进行灌溉,既可节水,又可减轻病害发生。
  
  四、加强田间管理
  
  1. 浇水施肥 定植缓苗后,及时浅中耕1~2次,疏松土壤,清除杂草。结合中耕,追施1~2次稀薄粪水肥或0.4%尿素水肥。植株封行前深施1次三元复合肥,每亩施25千克左右,然后培土并及时灌水1次。莴笋生长前期外界气温较高,水分蒸发量大,应经常灌水,防止干旱。莴笋膨大期应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忽干忽湿),避免造成莴笋开裂。灌水时严禁大水漫灌,浇水时防止水滴溅起,避免引起病害传播。
  2. 温度管理 莴笋生长前期,注意加强通风,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夜间以10℃左右为宜。11月底至12月上旬,随着气温降低,夜间盖好大棚裙膜保温,促进植株生长。生长后期随着外界温度下降,可在大棚内覆盖小拱棚,保持夜间温度在5℃以上,促进莴笋膨大。
  3. 叶面喷肥 江西土壤普遍缺硼,为防止莴笋因缺硼开裂、空心,应在植株生长期间,利用硼砂或氨基酸等叶面肥,进行叶面喷肥3~4次。植株生长后期,可用0.4%磷酸二氢钾溶液或氨基酸叶面肥喷施2~3次。
  
  五、加强病虫害防治
  
  栽培期间病虫害发生并不严重,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灰霉病,有的年份也发生轻微的软腐病;虫害主要是蚜虫。生产上主要采取加强管理、注意大棚通风、降低棚内湿度等农业措施进行预防,一旦发病,应及时用药防治。
  1. 病害 ①霜霉病。可在发病初期选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500倍液,或40%疫霜灵2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雾1次,连喷2~3次。②菌核病。可在发病初期选用50%乙烯菌核净700倍液,或25%粉锈宁4000倍液,或50%速克灵15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雾1次,连喷3~4次。③灰霉病。可在发病初期选用5%灭霉灵粉尘剂,或6.5%甲霉灵粉尘剂,或5%利得粉尘剂喷粉防治;也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6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雾1次,连喷3~4次。④软腐病。一般发生在中后期,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倍液,或90%新植霉素4000倍液灌根,每7天灌1次,连灌2~3次。同时用47%加瑞农10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喷雾。
  2. 虫害 在蚜虫发生初期选用10%高效大功臣1000倍液,或10%吡虫啉1500倍液,或21%增效氰·马乳油5000倍液,或40%氰戊菊酯5000倍液,或50.5%农地乐1500倍液,或47%乐斯本1000倍液等,交替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六、适时采收
  
  莴笋成熟的标志是心叶与外叶的最高叶相平,此时品质最好,可根据情况分批收获上市。因采收时温度较低,适当晚采也不会发生抽薹。正常年份一般亩产量达3500~4500千克。
  (作者联系地址:熊德桃 江西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邮编:330200;邓正根 江西省新干县农业局 邮编:331300)
其他文献
目的将人性化护理措施与常规性护理措施在达芬奇机器人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医院进行达芬奇机器人妇科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100例作为
<正>观云测天,拥抱变化,以变应变,去驾驭不确定性,用前瞻性的视野去创心、创新、创造、创优。企业从诞生到成长再到成熟,总要经历各种变化。凡能赚到钱的地方,万马奔腾马蹄疾
随着国际上对学习汉语的需求持续升温,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把中国书法纳入对外汉语教育课程体系,不仅有利于汉语教学,也是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加强中西方文化
<正>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己进入了多元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人的差异发展是现代社会分工的现
会议
长期使用农药,一方面造福于人类,功不可没;另一方面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危害。据文献报道,农药利用率一般为10%,有约90%的农药残留在环境中,这个数字是十分惊人的。大量未被利用的农药,经过降雨、农田渗滤和水田排水等,对地下、地表水体造成污染,破坏水生态系统,同时,还有大量散失的农药挥发到空气中,最后流入水体,沉降聚集在土壤中,污染农畜渔果产品,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转移到人体,对人体产生危害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课堂的主人,已成为现代高中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愈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就愈好,而提
4. 機具的准备。播种机具应放在平坦坚实的室内场地上,并通过机架底部的4个调整螺杆,将机架调节成水平,最后检查土滚、覆土箱、刮土器是否正常,机具运转是否平稳正常。要求喷水箱储足水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