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初探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y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生源的质量不断下降,而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却不降反升,给中职会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保障中职毕业生顺利就业,这是目前形势下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会计 课程改革
  一、受教育者情况分析
  (一)学生生源两极化趋势明显
  目前中职生源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学生是因为看好中职的成才快、就业好而主动选择了中职,第二部分学生是来源于贫困家庭,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选择了中职。第三部分(也是最大部分)是未能考上高中的学生。不同来源的学生表现在学习能力上有明显差别。特别是后者,他们基础普遍较差,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约束能力差,对学习缺乏兴趣和自信心。如何兼顾不同群体的需要,这是中职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学生就业呈现小型化、多元化的特点
  “小型化”是指学生的就业主要是小型的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这些企业为中职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多元化”是指就业的岗位多种多样,较为分散。据统计,目前中职会计毕业生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从事会计、出纳和收银等与会计有关的工作,其余三分之二的学生会从事文员、营业员以及仓库保管员等与本专业关系不大的工作。
  二、教育者的情况分析
  目前中職学校的专业教师多数还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相应的专业经历,教师本身的职业能力不足影响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再加上缺乏必要的进修和继续教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停滞不前,不利于教学改革的推进。
  三、教学手段的分析
  (一)缺乏相应教材
  近年来,不少会计专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法,如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以及直观教学法等,但由于没有相应的教材作支撑或者新教材不够完善,这些尝试只能是零碎的和片面的。
  (二)社会实践不足
  目前各中职学校都比较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配备了必要的设备和软件,校内的实训一般能按要求完成,所欠缺的是社会实践。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学校和实践单位之间难以形成长久固定的合作机制和关系,很少有实践单位愿意接收人数众多的会计专业实习生,以满足他们专业实习的需要。这就使得会计专业的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不能形成一个良好持久的运行机制,无法达到实习环节的预期效果。
  四、课程改革方向及建议
  (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思路
  基本素质对口就是最大的对口。一个具备良好素质的人无论将来做什么工作都能很快适应。中职教育应立足于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思路,加强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注重学生文明行为、良好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的养成。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更重要的是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方面,渗透到教学、实习和社会服务的各个环节。
  (二)逐步推行模块化教学
  为适应就业的多元化趋势,适应多岗位的能力需要,应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模块化教学。将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两级,第一级为基础模块(包含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在第一学年完成。第二级为专业方向模块(由专业课程构成),在第二学年完成。学生在完成基础模块的学习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专业方向模块。根据就业方向,可将会计专业再细分为会计电算化和会计服务两个方向。前者往专业纵深方面发展,要求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后者往专业横向方面发展,适当减少专业课的深度和难度,增加文字录入和社交礼仪等课程。这样既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又可以让对专业学习力不从心的学生“吃得了”。
  (三)加强模块化教材的建设
  新的会计专业教材建设应围绕着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题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来进行,按专业岗位模块的要求编写教材。打破传统的按照学科体系进行教材编写的模式,在消化吸收现行教材的基础上,从会计工作岗位实际需要出发,围绕每个会计工作岗位任职人员所需知识和职业能力,结合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构思和编写。同时,教材内容必须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意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编订出与生产实际、技术应用密切联系的模块化、项目化的教材,并使之形成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教材体系。
  (四)强化实践性教学
  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学过程必须面向岗位职业的需求,针对岗位职业的实际,注重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1)配备一体化实训室,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合二为一,通过仿真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企业或会计事务所等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让有经验的会计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包括担任兼课老师、定期举办讲座和参与制订教学计划等等。同时也能保证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落到实处。(3)探索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新模式,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五)完善教师培养和进修制度
  中职教育旨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更应具备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可通过以下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水平:(1)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和继续教育制度,促进教师深入生产实践,提高现有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2)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一定专业经历的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以改善教师队伍结构。(3)进一步优化教师的素质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4)开展新课程改革培训,促进促进教师更新观念,强化教师对现代课程理念、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汉东. 中等会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构想[J]. 职教论坛,2004(7).
  [2]劳劲彪. 中职会计教学模式改革[J. 广东教育,2011.
其他文献
文章结合近年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讨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然灾害防治意识。
【摘 要】导数在微积分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但由于教改的原因,大学数学中导数的部分知识已经被添加到初等数学里面,也就是高中数学,且在部分地区的高考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部分地区或文科学生又不学习该部分内容。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去深度探究该部分内容在大学数学中的相关问题,以期解决相关问题。  【关键词】导数 高等数学 初等数学 教学  导数的概念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在数学及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应用,由
小朋友,如果你迷失了方向,不用指南针,你知道怎么辨别方向吗?上一期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下面再向你介绍另外一种方法。借助手表来辨别方向。将你看到的时间除以2,再在表盘上
目前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还存在着某些滞后的观念,这与高速发展的社会和日益更新的文化是极不谐调的。这种滞后与不谐调,使我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重音乐技巧轻文化知识  作为教师,不光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应建构新型的声乐教学理念,这样才能能使自身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创造出美妙的声音。那么本人认为,在高师声乐教学中,首先应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过去常
针对双管套筒式砖内筒烟囱施工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工艺原理进行了介绍,着重阐述了内、外筒施工工艺流程及各自操作要点,并对该技术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指出该方法降低了成本,且
实行依法治国的目标之一,在于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然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究竟有哪些基本属性呢?对此,首都法学界发表了许多颇有见地的看法。总起来说有如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人文教育在教育体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初中语文课堂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场所,将人文教育渗透进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课堂,培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