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80例腹股沟疝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zhaozhi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讨论并且分析应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应用传统的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行镇痛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全部80例腹股沟疝患者经过了不同方法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行镇痛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结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较于传统的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有很大提高,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有显著减少,术后进行镇痛的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有明显降低。此种手术由于手术效果好、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以及应用。
  关键词: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患者 传统疝修补术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26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176-02
  我院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应用传统的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行镇痛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讨论并且分析应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曾经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42例,女性患者有38例,年龄最小的患者有51歲,年龄最大的患者则有79岁,平均年龄为64.9岁。两组腹股沟疝患者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病史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抗生素应用以防止感染,术后护理干预方法也相同。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部80例腹股沟疝患者经过了不同方法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行镇痛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结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普外科非常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属于疝的一种,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1]。过去对于此种病症应用的治疗方法是传统的疝修补术,历史有将近百年,这段时间手术也有部分改善,但热然存在着手术并发症发生几率高、术后患者恢复时间长、复发几率大等缺点[2,3],对老年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则是一种较为新兴的治疗方法,他在传统的疝修补术的基础上进行推陈出新,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疝修补术的一些不足,使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效果有显著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使用镇痛的患者数量有效降低。
  我院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应用传统的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行镇痛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现全部80例腹股沟疝患者经过了不同方法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行镇痛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结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腹股沟疝患者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较于传统的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有很大提高,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有显著减少,术后进行镇痛的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有明显降低。此种手术由于手术效果好、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易磊磊,罗淞,冉进宝.传统病修补术与病环填充式无张力病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病的临床对比研究I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273一275
  [2] 赵俊,张晓东.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原因分析及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31-32
  [3] 郭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128例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57
其他文献
摘要:甲状腺疾病常规检查方法是超声,超声诊断率准确与否,关键因素在于医生的水平、知识、手法、掌控一起的熟悉程度等等。甲状腺病变图像特征变化较为复杂,同一种病理类型可有不同的声像图表现,不同的病理又可出现相似或相同的声像图形;在目前超声图像的分析主要以肉眼、主观、定性为主的时期,对某种信号的分类不易过于复杂,以便广大超声医师更好掌握。超声图像分析中显示患者病变部位的图像特征不同以及分类标准的不一致等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阿卡波糖治疗社区糖尿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血糖水平。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C反应蛋白、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均
期刊
摘要:目的:根据临床诊治的老年人心律失常患者常见病因,提出治疗方法。  方法:对128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来诊断,对每1例患者的基础疾病、心律失常类型、临床表现和发病原因进行详细统计。  结果:心律失常的类型中室性早搏发生率最高,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房颤居其次。心律失常的病因中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是罪魁祸首。  结论:及时准确地诊断出心律失常,可以积极防治老年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盐酸氨溴索序贯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应用盐酸氨溴索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输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远高于对照组的86.0%,两组疗效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接收的宫颈糜烂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保妇康栓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1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为非妊娠期,且近期未接受其他方法治疗。患者治疗前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病毒性肝炎可以取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近来3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取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治疗,B组采取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分析AB两组的效果。  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采取单磷酸阿糖腺苷对病毒性肝炎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关键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临床面对上消化道出血患儿时,给予其实施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近五年内收治的明确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85例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组42例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在A组患儿的治疗基础上给予B组43例患儿增加实施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后,B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A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78.5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该类疾病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依据。  方法:本研究随机收集2010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2例行腹部手术且术后早期发生炎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11例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1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以及胃肠道功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食盐加碘浓度对我县居民防止碘缺乏病的临床效果,寻求最佳的食盐加碘浓度。  方法:以我县乡镇为单位,将抽取的300名乡镇居民(以8~10岁儿童尿碘水平作为评价该地区碘营养状况的指标)平均分成三组,让三组居民食用不同加碘浓度的食盐,干预9个月,统计干预效果。  结果:干预前相比,实验1组、实验2组研究对象的尿碘中位数明显下降(分别为186.10、25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四肢创伤复杂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换药处理(对照组,n=50)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总优良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达清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