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分层目标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o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还要充分兼顾学生的发展差异。学生因为自身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及情感态度等的不同,在语文学习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为了从整体上提升语文教学的成效,教师必须兼顾学生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级,施以相应的教学,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将分层目标落实到各个环节,有效提高了教学成效。下面作简要论述。
  一、教学设计实施分层要求
  教学设计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教学设计方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引领方向和保障的作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教学设计环节的优化。对此,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分层定目标的理念。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兼顾不同学生的实际状况,在能力、情感与知识点目标的安排上进行分层,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也兼顾了分层,在教学效果检测、作业安排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变化,让分层目标要求与整个教学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兼顾不同发展层次与状态的学生,做到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
  二、问题设置落实分层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主要载体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各类问题。借助于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启迪。部分教师设计的问题偏难,结果成为了优秀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中等成绩以下的学生则成为了被遗忘的对象。对此,笔者对教学问题设计进行了优化,既设计深奥的问题,也设置难度一般甚至较为简单的问题,在互动环节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分别对相应层级的学生进行提问,难度一般和较为简单的问题更多的是要吸引中等成绩以下的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让他们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避免被边缘化。这样的问题设计体现出较好的层次性与针对性,为不同的目标群体设置相应的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班级每一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参与的激情和成功的快乐。
  三、作业布置体现分层目标
  作业也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许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呈现出简单化的倾向,直接从教辅资料中摘录一些题型进行拼凑。这样的方式极为不妥,一是缺乏针对性,二是没有兼顾到学生的层级差别,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训练没有成效。对此,笔者在设计作业时精挑细选,做到既要精炼又要突出重点、难点,避免重复训练和背离教学重难点的训练。同时,对训练的量也进行适当的控制。经过优化的语文作业呈现出两个层级:一是数量稍多、难度稍大的A类语文作业,一类是难度、数量都有所缩水的B类语文作业。B类语文作业主要为班上中后位置的学生准备,主要面向学困生,将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融入其中,使他们的课后训练与学习目标相吻合,避免作业过多、过难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考核环节进行分层设置
  考核既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测,也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有效途径。多少年来,许多教师都是以一张试卷论英雄,在这样的考试检测模式下,学困生始终处于班级成绩排名的末尾,久而久之会感到自卑厌学,不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此,笔者对教学考核环节进行了优化,专门设置低难度的简单化试卷,对中后位置的学生进行单独考核。有了这样的分层考核,学困生的畏难厌学情绪会得到改善,他们接受了只要肯付出努力,也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分数的观点。这能够在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方面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对朗读、背诵、翻译等的考核,笔者也对学困生群体进行了分层要求,适当降低过关难度,兼顾他们自身的学习情感,使他们不再惧怕语文学习,而是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同时,加大表扬激励的力度,让这些学困生与其他学生一起快乐地学习语文。
  五、拓展活动予以分层要求
  教学拓展活动是初中语文立体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将课外教学资源整合起来,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语文教师要充分延伸课堂教学,利用这些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许多教师组织文学社团、兴趣小组、专题研究等活动,较好地满足了这一方面的要求。在开展活动时,在兴趣小组、社团内部,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如文学社活动中,对优秀生应当侧重进行写作技巧方面的训练,鼓励他们向各类刊物投稿;对学困生而言,则应当针对其写作中的一些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如怎样做到立意新颖,如何调整详略安排,如何突出中心,等等。以这样的分层要求为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找准定位,实现在自己最近发展区域有所提高的目标。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分层目标是兼顾学生发展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有效措施。广大教师要将分层目标的落实与各个环节的设计与组织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高中和大学入学率在最近几年的上升,中学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一些问题,如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中学生的英语素质等。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着重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将“以教师为中心”变“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课堂的关键,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
胡晓媛的艺术常常在提示我们注意物体的细微之处,但她同时也在忽略提示行为的原因。或许如她所言,“忽略从未停止,一如河流。”而生活本是如此。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提高学生听、说、读的能力,同时也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现在许多教师仅仅是在听、说、读的教学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在初中生最薄弱的写作环节上,却没有相应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写作的训练方法单一,且专门训练写作的时间较少,即使训练也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而针对一些专门的模块进行训练。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要想让学生都能够正确的表达
2012台北双年展“现代怪兽/想象的死而复生”是近年国际大型展览中又一个重审现代性的展监。展览略显绕口(尤其是中译文)的标题源自台湾学者王德威2004年出版的著作《历史与怪兽
媒体对本届光州双年展的大部分关注点都集中在其6人策展机制上面,这6位女性策展人分别来自孟买、卡塔尔、东京、首尔、北京和雅加达,就其各自工作生活的城市和国家来说,这个地理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是社会的主流,独生子女的唯一性,使家长对孩子的成败带有“下赌注”的心理,因而对孩子的培养表现出过多的呵护,致使这一代孩子中有不少人存在自私、虚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曾经上过一堂别开生面的公开课,至今感受颇深,我将通过亲身经历来谈谈自己的感悟。  我所执教的内容是《Go for it!》七年级(上)Unit5 Section B部分,由于是公开课,我和学生都显得有些紧张。在上课之前,为了缓解大家紧张的情绪,我播放了一首比较流行的英文歌曲《God is a girl》。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跟着歌曲哼了起来,我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为上课作好了准备。 
反思主要指的就是让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去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学生具备反思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掌握新的解题方法,还能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体会,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很多年了,但在目前中、高考的压力之下,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素质教育的美好成果只能在观摩活动、宣传报道、评优晋升中看到或体现。走进常态的中学英语课堂,我们感知到的教学氛围和面貌,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还有距离。在课堂上,为了充分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围绕着教师讲、学生记、学生练、教师评这样单一而枯燥的模式开展。这样的课堂如何能吸引住学生的的注意力?这样的课堂又如何能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