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q2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教育。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重要渠道。
  关键词:音乐教学;学生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5-048-01
  
  建設创新型国家的希望在于全民族创新素质的提高,在于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涌现。由于音乐作为高雅艺术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空间,所以音乐课堂也就成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
  
  一、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中学音乐教育得到了极好的发展环境,受到了各级教育机构的关注,得到了空前普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当今教育事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不可估计的作用。
  1.对中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存在误解。现今,部分音乐教师仍然把音乐技能的学习当作中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只是单一地认为中学音乐教育主要是为高级专业音乐学校输送后备力量的一个环节,因此错误地把培养音乐特长生作为中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当作提高升学率的一个主要步骤。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阶段的首要任务和目的,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雅文化情趣,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的目的。
  2.中学音乐教育教学方法也存在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音乐教师习惯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主要方式,形成了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传承式教学模式,教师永远是主位,学生永远是被动的客位,从而降低了学生主动思考的创新能力。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必须全面素质教育。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应改变传统单一的、简单的、机械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更多地去鼓励学生的奇思异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大胆地创造与实践,树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教育模式。
  3.音乐教材存在单一化。现在的中学音乐教材全国统一化,这样使学生失去了学习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音乐的机会。同时,音乐教材编排过分强调自身严密的逻辑体系及时序安排,封闭单一,不活泼,没有给教师和学生留下多少创造的余地,与音乐学科本身的创造性品格严重相悖。教材的选择使用应该随着文化的快速发展而改变,音乐教师应把最丰富的教材内容展现在学生们的视野中,让学生从音乐课堂上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继而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不同风格的音乐和文化,让学生在丰富的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去想象、去思考、去创新,从而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更加促进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二、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可能性
  
  音乐是一切艺术中最自由的艺术,这种自由的艺术为人们提供的创造空间最为广阔,能使人们所产生的想象与思索最大限度和多向辐射。
  1.现代音乐美学理论认为音乐运动与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异质同构的关系。美国的心理学家和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就认为在物理世界、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三种力的结构中,人在进行音乐的各种活动的时候,除了物理能量与生理反应的对应关系外,更为本质的是对一种充满活力的生命运动形式的自主把握和独特理解,就是音乐形象。当审美主体在自由地开展其心理活动时,由于大脑的自我调节功能,就使得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反映,而是将具体能力抽象化,反过来加在外界世界上,开始了变换外在世界的创造过程。
  2.音乐艺术满足人类的诸多价值是辩证统一于音乐特殊性之中,和谐于音乐实体之中。在音乐的创造中,音乐赖以发展、创造的物质材料比其他艺术材料已有较多的主体实践性、创造性。由音乐的各种表现要素构成的音响动态结构,是体现着创造者创造力和创造性的有序结构。无论是巴洛克的复音对位技术,还是古典乐派的大小调功能的和声体系,以及现代音乐的十二音技法,其巧妙的形成构造本身,就是人类创造性的表现。
  
  三、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与方法
  
  1.改变教学观念和环境,启发学生自我想象,唤起创新
  “蹲下来,同孩子一起看世界。”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改变传统的音乐课对学生的束缚,创造性地、灵活性地使用教材,注意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注意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自主、探索、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在音乐中自由想象和翱翔。
  2.突破教学内容,捕捉时机,诱导创新
  在歌曲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适宜学生开展模拟性实践,进行发散性创编,音乐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这种时机,并充分挖掘教材因素,注意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把课本知识放在自然社会的广阔背景下学习,因势利导,诱导学生去创新。
  3.探究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励创新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尊重学生意愿,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交流,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创新中去。这样,学生在不断接触到音乐和谐和丰富的同时,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加强。
  4.改变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创新
  通过音乐教学上的多样化,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逐步养成勤问善思好学的良好习惯,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陈泓茹:《中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李世海:《创新教育新探》,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5.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年版。
  6.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调脂胶囊在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疗效。方法:将颈动脉有软斑块患者分为调脂胶囊组和洛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大小的变
常占杰教授提倡乙型肝炎伏邪致病理论,认为瘀毒贯穿疾病始终,在临床中注重辨证辨病相结合,确立三型分治之法,为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提供了较好的思路。
采用观察痰色、痰量、痰质,听咳嗽的声音高低、清浊的方法,分辨小儿咳嗽的病程、病性、病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诊断迅速,方法简便,辨证准确,疗效确切。
自制中药制剂,具有消癥散结、理气止痛等功效。强痛定注射液为速效镇痛剂,二药合用,止痛疗效显著。本科自2004年1月—12006年3月采用二药合用治疗重度癌痛病人56例,取得了满意疗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缺血性视盘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中药辨证分型治疗98例102只眼前部缺血性视盘病变同时配合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83%(P〈0.001),能提高组织对缺氧的耐受
臁疮是指发生在小腿的慢性溃疡而言。因病变属于臁骨(胫骨)内侧,外臁(外侧),故称臁疮,俗称“老烂腿”。本病由于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静脉高压,血栓形成,血液倒流,静脉曲张,使
目的:探讨安胰颗粒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4例,随机分为西医对照组19例,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5例,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胰颗粒口服,比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