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建库及入库分析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lau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对我国的意义重大,它包括对农村土地的调查和城镇土地的调查,这项重大任务是由政府实施的。它是根据我国土地的现状,再结合实际,对我国农村和城镇的土地进行了调查。特别是对农村的土地调查,根据内外业相结合方法,全面掌握了农村住宅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数量和分布,同时建立了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过程。本文就对湖南省常宁县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的建库及入库进行分析。
  [关键字]农村 土地调查 建库 入库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0-20-2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正不断的向城市化发展,这就使得建设用地不足,农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的农村土地利用,其现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务院为了掌握全国农村的土地利用情况,也下发了通知。通过国务院的统一规定,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是由各省政府领导的,同时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和开展的,由此可知,这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重要性,这次土地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查清我国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面积、分布情况和利用情况,从而建立全国各地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和管理系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1 如何采集建库数据
  通过对MAP2004 软件的使用,我院自主开发了二调工具条(如图1所示) ,再根据图幅的情况,对线状地物、地类图斑和零星地物进行采集,线状地物主要包括河流、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林带、和田坎等,做此项工作需要掌握以下技术:
  (1) 首先要在影像上测量线状地物的宽度,如果实地宽度大于或等于 2m ,那其线状地物要根据影像中心来采集单线,如果线状地物的实地宽度大于或等于 20m ,那就应该利用比例尺根据地类图斑来采集,确定其宽度后,再对其进行修改。
  (2) 如果有批地文件的应该根据批地文件的范围来确认,像国有公路、铁路、沟渠和河流等,如果没有批地文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认。所以在制作土地调查作业流程图时,如果需要穿过居民地,就应该将居民地分成两个地类图斑。
  (3) 如果农村道路和沟渠这就线状地物需要穿过居民地,那就应该在其外围有所表示。
  (4) 如果遇见像线状地物这种狭长地类,一旦其面积小于图上面积,那对其采集时就可以运用到相邻地类中,但是最好不要运用到耕地地类中。
  (5) 地类图斑的最小上图面积要注意,农村和工矿用地在图上表示时都有一定的比例,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也有一定的比例。如果其比例小于图上比例时,不是耕地内的不需要采集,耕地内的根据零星地类采集外围线,外围线在最后也会被删除。
  (6) 通过影像特征可以判断地类图斑,再根据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的土地分类标注二级地类编码,例如,旱地的编码是013、农村居民用地的编码是203。如果居民庭院的耕地面积大于最小上图的面积,那么就应该绘制一张单独的地类图斑,在其地类的编码后面加a。
  (7) 居民地内部如果不是耕地就不用绘制一张单独的地类图斑,但是它周围的林地和果园就不应该综合过大,如果大于最小上图的面积,就应该绘制一张单独的地类图斑。
  2 对数据进行整理
  结合建库规范的规定,再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如果发现了问题,那就应该对数据进行再修改和处理。
  (1)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对数据进行修正,这就需要对其认真检查和分析。
  (2)要详细记录图斑地类的属性、权属属性和线状地物的归类。
  (3)对数据进行处理,对矢量点、线、区的空间结构进行修改,从而减少数据中的错误,再适时的进行校对和补充。
  (4)检查调查数据,这主要是检查空间数据的分层和文件命名,再对图形数据的拓扑结构、属性数据的结构和属性数据的逻辑性进行检查和修改。
  (5)对数据报表进行汇总,再编辑图件和编写文字报告。
  3 土地调查数据建库的子系统
  (1)注入图形数据。把前期的数据撤出国图支持的格式数据,再重新注入,根据图层设置相对应的名称。
  (2)根据属性赋值。在国图里对所有的属性进行赋值。
  (3)按面积计算。控制行政区的面积平差,再计算各种地类。
  (4)做好标记。按照批量分别做好标记。例如,地类图斑注记、零星地物注记、行政区注记和基本农田图斑注记等。
  (5)输出成果。输出相关的土地利用分幅图和行政区划图。
  (6)检查属性赋值和汇交。检查包括拓扑检查和汇交各项检查。当行政区、宗地和地类图斑放在同一个数据集中时,需要进行拓扑检查。做汇交各项检查时需要在汇交之前进行,这是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性,从而通过国家的质检。
  (7)汇交数据。汇交数据首先需要设置汇交目录,再选择汇交的格式,例如是选择VCT 或者 MDB。数据在汇交之前一定要对标识码进行。
  (8)通过国家的质检。进行质检时,首先要设置检查目录。这个步骤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如果出现错误,可以根据检查的记录,在对其进行修改。
  4 数据入库和应注意的问题。1
  (1)新建数据库实体。数据库中的图形数据是把分幅图幅当做单位存储的,结合图表可以提高统计和查询数据的效率,再建立相对应的数据库实体。
  (2)新建数据字典。对土地利用现状的数据库进行设计就一定会运用到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描述了数据库中属性字段的属性和组成,1其数据库中的数据值是常量,同时也是一个规范的元数据。一般来说,建立数据字典有2种方法,一种是人工编辑,另一种需要通过地类图斑区文件自动生成。
  (3)新建数据库工程。这就需要结合图表和数据字典。新建数据库工程可以确定数据库的整体框架, 然后在这个框架基础上,对文件进行修改。
  (4)如果导入的是坡度图,那就要对地类图斑区的坡度等级进行赋值。如果导入的是线状地物,那就应该计算线状地物的面积。
  (5)宗地数据是根据地类图斑区融合出权属地物层形成的。其融合条件是要符合权属的性质、单位代码和单位名称,同时,应该明确坐落单位的代码和名称等条件,在对其进行合并,从而相加其面积 (如图3所示),这时它就会自动处理宗地的属性结构,再生成宗地号(如图4所示)。这样对其面积进行计算时就比较便利。
  (6)如果是计算行政区、地类图斑区和权属地的面积,就应该按照椭球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最后再对土地利用面积进行重算。
  在建库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使建库过程顺利进行,就要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标准来做,其规定了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内容、数据分层、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图形数据和数据交换格式等。数据库存在的错误仍然很多,所以在处理问题时,因为建库软件和数据库检查软件不是属于同一个软件平台的,这就需要利用数据库检查软件对数据库进行检查。这时的过程相对来说就比较麻烦,因为这需要对数据库进行很多遍的修改检查,一直到没有错误出现。
  5 小结
  我国进行农村土地二次调查,不仅提高了我国的二次调查技术,更对土地利用的分类和土地权属的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在这次调查中,因为生产的需要,我院就自主开发了二调作业软件,这对于提高作业效率有巨大的帮助,同时,还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利用数据库为土地作出规划,这对土地调查提供了数据资料,更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董高梅,秦岩宾,李奎.MAPGIS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J].四川地质学报,2008,(4)
  [2]项小静,林爱文.MAPGIS在全国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09,(2)
  [3]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教材[Z]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6)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剖视诊断小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小儿心脏三维超声信息采集和剖视诊断方法对复杂型先心病进行三维剖视诊断,以造影和手术诊断为标准,与二维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118例复杂型先心病中有108例(92.59%)获得较满意的三维重建图像,并在心室构型、心室大血管连接及室间隔缺损位置等心内结构判断上获得比二维超声更丰富的空间信息,从而纠正了二维超声诊断1
[摘要]虽然我国地质成矿条件比较好,地域也比较辽阔,但是由于我国对地质勘查工作的投入较少,况且也还未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地质找矿机制,与此同时还有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及地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等不利因素,导致我国地质资源还没有完全被挖掘出开发和利用的潜力,并且地质勘查和找矿工作程度很低。笔者主要从我国地质勘查与找矿工作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应对措施。  [关键字]地质勘查与找矿 
[摘要]在对城市土地节约利用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土地节约利用与城市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给通过城市土地的集约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途径。  [关键字]土地开发 经济增长 土地集约利用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0-16-1  1 城市土地节约利用的基本特点  1.1 城市区域发展给城市土地的节约利
[摘要]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布局、对策措施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促进城乡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字]优化城乡用地 布局 节约和集约利用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0-21-2  根据(国办发[2005]32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行世界上严格的土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