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钢琴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v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琴教师是钢琴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引导者,钢琴教师的自身理念和教学方式,对钢琴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要不断改进钢琴教师教学理念的改进和教学方法,提升钢琴教学有效性的,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关键词:教育 教学 钢琴 有效性
  钢琴弹奏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在钢琴弹奏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艺术修养会有进一步的培养。从钢琴的演奏技巧来看,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化的行为,能够让学生领会到美妙音乐对人的积极引导作用,而从钢琴的演奏内容来看,钢琴曲目都是一些经典的、具有内涵的曲目,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自然会受到这些曲目的影响,进而培养其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一、钢琴教学的意义
  (一)拓展思维、开发智力
  钢琴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不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过程,在钢琴的教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接受一些钢琴的技能和知识锻炼,在钢琴的谱子和弹奏技巧方面,学生不仅要熟记这些知识,同时还要勤加练习,练习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一个思维锻炼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学生的记忆力锻炼,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在钢琴教学中,学生要掌握弹奏钢琴的技巧,必须要学会手脚之间的协调配合。而手与脚的协调配合,是有小脑进行统筹的,因此在锻炼弹奏钢琴的过程中,也是对于学生小脑的一种开发,有助于开发其智力,促进其进一步的成长。
  (二)磨练意志,提升自信心
  在钢琴极富感染力的艺术影响背后,却是艰辛的学习和锻炼的一个过程。尤其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而言,作为钢琴的初学者,在学习中不仅要掌握相应的技巧,同时还要背会很多重要的谱曲,这是一个相对枯燥的过程,但却能够帮助学习钢琴的学生磨练意志,进而增强其今后面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和水平。同时,钢琴教学中,学习钢琴的学生在掌握了钢琴演奏的一定的技巧之后,就会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一个阶段予以适时地鼓励和认可,帮助学生培养其自信心。
  二、钢琴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素质不利于钢琴教学质量的提升
  当前的钢琴教学来看,从事钢琴教学的教师只有少部分是经验丰富的钢琴教师,大部分都是缺乏专业锻炼和技能的教师,这种教师素质的参差不齐,与我国的钢琴教学发展较为缓慢有关,导致一些学校的钢琴教师数量出现了短缺,忽略了教学中对于学生全方位的培训和锻炼,也不利于钢琴教学的教学质量提升。
  (二)教学方法落后,忽视审美培养
  在当前的钢琴教学中,主要的出发点并不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而是出于功利的目的,即帮助孩子在升学以及就业中发挥一些作用,现在的钢琴教学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诉求,在具体的钢琴教学中,以考证为主要目标,因此单纯地追求钢琴演奏的技能培养,尤其是针对儿童的钢琴教学中,单纯地追求技能的教学,忽视了儿童的天性,尤其是这种成人化的教学方式,会使得儿童产生很强的抵触情绪,进而在最初的钢琴学习中,就减少了对于钢琴学习的兴趣。除了这种注重技能教学的问题,在钢琴教学中,忽略了对于学生审美兴趣的培养,也是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大的问题,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曲目的理解不足,难以和曲目所要求的意境等相吻合,而在这种时候,教师如果一味的强调演奏的效果,就会导致学生的厌恶心理,一方面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另一方面也会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更是难以发挥钢琴教学的积极效果。
  (三)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钢琴考级制度下,很多的钢琴教学都是单纯地追求钢琴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弹奏技能的培养,但是忽略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从钢琴教学的目的和作用来看,钢琴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的提升,但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得教学过程中忽视了钢琴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对音乐的感知、对音乐家生平的了解以及对于演奏过程中的心灵真实的感受,不利于学生的培养。
  三、提高钢琴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一)转变理念,提升技能
  钢琴教师要转化以钢琴考级为目的的教学理念,将国际上的主流、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入到自己的教学课堂中,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参与与体验,并且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能单纯地追求弹奏钢琴的技巧,而是要对学生将每一个曲目的内涵讲解清楚,引导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主动去探寻钢琴曲目背后所蕴藏着作者的人生故事和内在的旋律。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综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每一首钢琴曲目都成为能够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想象的引子。
  (二)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
  钢琴教学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课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熏陶,不能采取僵硬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该采取互动性的教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讲解演示完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演奏,并且就学生表现中较好的部分予以奖励。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能够活泼教学气氛,形成民主科学的教学。应该正确认识到钢琴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正确施教的重要性,不要一味地去逼迫学生学习,也不要只是停留在对钢琴考级的关注上,而是应该正视自己在孩子学习钢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以往逼迫孩子学习等不当行为转换为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乐观主动的学习。
  (三)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要思考自己是否有学习的兴趣,避免由于好奇心等因素导致自己去学习钢琴,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有学生进行表演的时候,要大胆地展示自己,一方面锻炼自己的钢琴弹奏,另一方面培养自己的自信心,进而促进自己的进一步成长和进步。
  基金项目:
  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21世纪中国钢琴文化特征及发展(A029)。
  作者简介:
  张金石,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摘要:视唱练耳课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专门训练音乐听觉的基础课。它的教学内容包括“视唱”和“练耳”两个部分,它的训练目的是准确把握、深入理解音乐知识及技巧,用已知的音乐手段完美地表达音乐。要想切实地做到这一点,听觉训练中旋律听写的内容选择及听写方法的科学与否,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视唱练耳 音乐手段 听觉训练 旋律听写 能力  一、旋律听写内容的选择  高师音乐专业视唱练耳
摘要:声乐表演艺术是一门结合情感、生活、美学的艺术。在艺术表达的过程中,文化的传播对于演唱家和听众都是享受的过程。对此本文就声乐表演艺术中的过程美和效应美,结合演唱的规律、情绪、思维、理性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见解。  关键词:声乐表演 过程美 效应美  声乐表演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表演者将发音和身体呼吸、语言、听觉、身体律动等方面结合在一起;并且在锻炼的过程中,逐渐的掌握表演的技巧,
摘要:节奏是钢琴学习的重要因素,是进行其它技术前提的有力保障,本文从掌握理论知识、加强基本功训练以及理解作品音乐风格等方面阐述节奏的重要性,将这三个方面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加完整地表现一部钢琴作品。  关键词:节奏 连奏 音乐风格  “节奏”是学习钢琴音乐最熟悉不过的字眼,可以说,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旋律,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特性,没有它,就象鱼儿离开了水,音乐就没有了生命力源泉。因此,节奏就是
摘要: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应用信息技术都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在管乐专业教学中应用电脑音乐,可以进行曲式与作品分析、视唱练耳、和声等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管乐的相关知识。电脑音乐技术也被称为电子音乐技术,让学生掌握先进的电脑音乐创作方法,在电脑软件的帮助之下可以更好地掌握管乐专业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管乐专业 电脑音乐 教学应用  在学校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本文以共同写作时期的曲式结构为线索,将本科作曲教学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单结构曲式、复结构曲式、奏鸣性曲式、自由曲式及现代音乐特殊曲式。分别论证各阶段的创作要领与教学
摘要:声乐是情感表达的艺术,它包含着多种元素,要想使自身的声乐演唱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不仅要学习歌唱的各种技能,还要从其他多个方面进行完善,其中个人的音乐素养就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音乐素养关系到演唱者对歌曲作品的理解,影响到歌唱的艺术表现力,是声乐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声乐 音乐素养 演唱水平 表达  演唱是对歌曲作品的二度创作,在这种过程中既要有演唱技巧的运用,也有对歌曲作品意境
摘要:声乐的“音乐化语言”的特质,确定了这一学科的依存性与独立性。声乐心理学是音乐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它给歌唱者从事声乐艺术提供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依据,为歌唱者的技术学习、表演和声乐教学取得优异成绩服务。因而在声乐实践学习和舞台表演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声乐心理学 实践学习 舞台表演 紧张心理  一、何谓声乐心理学  声乐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原理来研究声乐艺术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的主
摘要:企业有企业的文化,校园有校园的文化。作为学校灵魂的校园文化,表现了学校的教学理念,显示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是创建校园最重要的一环。从历史经验中发现,音乐教育有利于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本文根据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分析,向读者阐述音乐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几点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 作用  校园文化体现的是校园的灵魂,校园文化建设包括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