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中专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因为受到了社会经济转型、西方文化入侵、就业形势紧迫等多种因素影响,其思想容易发生新的变化,甚至会出现价值观的混乱,这就为职业中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职业中专学生的基本思想特点,剖析了职业中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职业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鉴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怎样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走出一条符合职业中专特色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对于将职业中专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形势的发展,中专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新变化,要求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探索出一条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一、当前职业中专学生的基本思想特点
一是中专学生更为注重物质利益分配当中的公平。虽然当今社会强调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学生们的要求则是唯有做到公平,才能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产生效率。二是社会的急剧变革容易在中专学生们思想上积累起许多热点和难点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学生们所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三是鉴于理论和实际的相互脱节,导致青年学生产生了十分强烈的逆反心理。这一思维方式事实上是一种直线平面式思维在遭遇现实障碍之后所引发的反弹。逆反心理所针对的对象有以空洞说教为主要特点的思想政治教师、刮风起哄式舆论及其导向。四是习惯于作出独立比较与判断,这是当代中专学生开展理性思维追求下出现的新特点。如今,中专学生们面对前人之实践及其结论,不管是直接接受,还是习惯于亲身重复进行实践认识。现在的青年学生习惯于在事实面前才会真正接受,所有的一切都需经过自身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接受。五是渴望进行多样化的思想交流。因为社会变化得太快,生活节奏也在加快,中专学生们的思想极为活跃,因而导致青年学生们对多渠道和便捷的思想交流提出了更加紧急的需求。六是职业中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思想认识不够稳定,存在信心不足、精神不振、学习缺乏足够动力的问题,对个人的前途显得信心不足,进而缺乏奋斗的目标。
二、职业中专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如今职业中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取得了相当成绩,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流是好的,大部分学生胸怀大志,努力进取,关注社会热点与焦点,痛恨腐败现象。但是,不可否认,鉴于职业中专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存在着相应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 职业教育的尴尬地位
在中国,大教育下的职业技术教育地位低微,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地位实际上还未达到与普遍教育并驾齐驱的地位。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还在教育界、社会上占统治地位,传统的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还被作为衡量标准套用于职教。在家长的心里,还是只有名牌大学、重点大学,职业教育并没有吸引他们注目的光环,即使学生被送入职业中专也是一种相当无奈的选择,而家长的这一态度也影响了学生,这些使职业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2 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模糊
社会总体对职教的定位,在理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没有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的模式可据。缺乏对典型的有全面推广意义的办学、教学经验的总结、提高及推行。大多中职学校仍然套用被动生硬的管理模式,条条框框管理学生太多,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不够。加之中职教育课程设置虚无化,教育过程形式化,教师安排随意化等问题也为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
3 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
大多数职业中专学校都是管理与思想教育混为一谈,管理学生的教师可以同时担当思想教育的职责,这样教管不分,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不利于教师工作的进行。同时,由于中职学校对德育课地位的认识不足,导致了职业学校普遍对德育课的教师配备不够重视,再加上现行的师资培训体制也没有专门的渠道为职业学校培养和储备德育课教师。现实的情况自然造成了德育课教师安排的随意化,这样德育课师资相对不稳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是极其不利的。
三、加强职业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 帮助中专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中的各种思潮纷纷出现,其中一些腐朽而颓废的思维方式对于中专校园的冲击是十分显而易见的。一部分学生的脑子里充满了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价值观。作为中等专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堡垒的党组织,应当发挥正面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在中专校园的内部,要坚持旗帜鲜明地讲清道理,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坚信共产主义理想永远不会过时。应当要让学生们深刻理解奉献始终是人生之第一要义,也是人生价值的一种充分体现,因此,只有崇尚奉献精神才是真正具有意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大张旗鼓地宣传科学,让学生们能够用科学的思想来武装自己,并堅决反对迷信,自觉地抵制“法轮功”等一切邪教组织。只有运用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才能解决目前科技领域当中的疑难问题,而且也是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的重要理论武器。同时,也只有科学才是真正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唯一重要手段。相信科学和依靠科学是每一位中职学生都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基本思想素质。职业中专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有义务,而且也有责任,教育每一位中专学生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使其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和具有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2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设
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设,就应当建立起良性互动的新型工作机制,从而形成一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良好工作格局。为此,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要建立起一支由中专学校领导、学生管理部门专职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主任等为主体,并要求全体教职员工人人参与其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要建立起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会议制度与学生思想的形势分析制度,强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其次,进一步健全完善考核制度,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岗位职责之中,并实事求是的使之列入到教师考核评价的条件中。
再次,应当建立起学生思想政治培训机构。青年教师是本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和主力军,因此,培养与提高青年教师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所以,一定要对全体教师,特别是要对青年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道德觉悟。
最后,建立起预警机制。应当通过建立完善中专学生的思想反馈网络,强化对学生们思想动态的控制与分析,及时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与带有倾向性和苗头性的突出问题,从而有 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将问题切实解决在开始状态。
3 预防在校中专生违法犯罪
在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取得巨大成果的背景下,职业中专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也变得多了起来。这一现象绝对不是教育改革所造成的结果,而是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改革工作的同时并没有注意到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平衡,忽视了对职业中专学生健康成长的关心,从而造成这部分学生在思想道德上放松了对自身之要求,再加上法律意识的淡薄,时间一长,就在外部因素影响之下迈向了违法犯罪之道,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将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上来。我们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也应大力提高其法制观念与法律知识,不仅要其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而且又要让他们的行动能够合乎道德与法律准绳,特别是不能以身试法。对于那些已经触犯到法律的学生,不仅要密切配合公安政法机关予以坚决打击,同时又应当尽自己所能,做好挽救和帮助工作。只有采取这种以预防为主体,以打击为辅助的方式,切实加大法制教育的力度,才能确保广大职业中专学生得到健康成长,从而成为国家未来的有用之才。
4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育
人的思想均是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养成和体现的,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源自于生活。正是因为如此,职业中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当源自于中专学生的生活,并切实贴近中专学生的现实生活,让职业中专的学生觉得目标近在眼前,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达到,而不应当是那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前些年来,我们对于中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倒金字塔现象,也就是学生从小就喊着空洞无物的,离自己十分遥远的理论口号,但是对于身边能够轻而易举做到的小事却不闻不问。对于这一棘手问题的出现,我们不能将其怪罪于中专生缺乏道德素养,实际上并非是中专生不愿意去做,而是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长期存在着一个难以逾越的现象,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往往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总想在假设的情景之中去塑造中职学生们的灵魂,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超越了中专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其最终结果是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未能坚强地顶天,也未能扎实地入地,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与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相脱节。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育,这不仅是时代发展之要求,而且也是实施现代思想教育之要求,更是与教育回归生活的趋势相一致。
5 提高中专生自我教育能力
自我教育之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与自我控制的过程。在现实当中,我们应当注重帮助中专学生树立起理想之自我。要引导与帮助中专生正确地开展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并努力训练学生们的思想行为,真正将受教育者头脑当中的内化思想意识外化为现实的思想行为,从而形成全社会所共同认同的思想行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从外部强化对学生之影响,还应充分发挥中职学生主体作用,形成自我教育的良好机制,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6 强化中专生理想信念教育
强化对职业中专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这部分学生的道德思维与行为选择的能力,而且有助于促进中专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对于中专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及理想信仰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有利的。在如今社会的市场化、世俗化及功利化潮流影响之下,學生能否具有清醒的头脑,对于处理好个人和社会、公和私、利和义之间的关系,不但取决于职校生是否能用社会公德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也取决于学生是否具备了正确的理想信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中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新形势对中专学校思想政治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职业中专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接受教育者传授的思想。因此,教师应当切实从学生的思想实际着手,紧紧围绕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实践,通过入情入理的教育,努力培养学生们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从而真正提高职业中专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及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6).
[2]秦琳,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0).
[3]张廷霞,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5).
[关键词]职业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鉴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怎样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走出一条符合职业中专特色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对于将职业中专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形势的发展,中专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新变化,要求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探索出一条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一、当前职业中专学生的基本思想特点
一是中专学生更为注重物质利益分配当中的公平。虽然当今社会强调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学生们的要求则是唯有做到公平,才能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产生效率。二是社会的急剧变革容易在中专学生们思想上积累起许多热点和难点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学生们所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三是鉴于理论和实际的相互脱节,导致青年学生产生了十分强烈的逆反心理。这一思维方式事实上是一种直线平面式思维在遭遇现实障碍之后所引发的反弹。逆反心理所针对的对象有以空洞说教为主要特点的思想政治教师、刮风起哄式舆论及其导向。四是习惯于作出独立比较与判断,这是当代中专学生开展理性思维追求下出现的新特点。如今,中专学生们面对前人之实践及其结论,不管是直接接受,还是习惯于亲身重复进行实践认识。现在的青年学生习惯于在事实面前才会真正接受,所有的一切都需经过自身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接受。五是渴望进行多样化的思想交流。因为社会变化得太快,生活节奏也在加快,中专学生们的思想极为活跃,因而导致青年学生们对多渠道和便捷的思想交流提出了更加紧急的需求。六是职业中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思想认识不够稳定,存在信心不足、精神不振、学习缺乏足够动力的问题,对个人的前途显得信心不足,进而缺乏奋斗的目标。
二、职业中专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如今职业中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取得了相当成绩,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流是好的,大部分学生胸怀大志,努力进取,关注社会热点与焦点,痛恨腐败现象。但是,不可否认,鉴于职业中专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存在着相应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 职业教育的尴尬地位
在中国,大教育下的职业技术教育地位低微,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地位实际上还未达到与普遍教育并驾齐驱的地位。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还在教育界、社会上占统治地位,传统的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还被作为衡量标准套用于职教。在家长的心里,还是只有名牌大学、重点大学,职业教育并没有吸引他们注目的光环,即使学生被送入职业中专也是一种相当无奈的选择,而家长的这一态度也影响了学生,这些使职业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2 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模糊
社会总体对职教的定位,在理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没有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的模式可据。缺乏对典型的有全面推广意义的办学、教学经验的总结、提高及推行。大多中职学校仍然套用被动生硬的管理模式,条条框框管理学生太多,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不够。加之中职教育课程设置虚无化,教育过程形式化,教师安排随意化等问题也为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
3 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
大多数职业中专学校都是管理与思想教育混为一谈,管理学生的教师可以同时担当思想教育的职责,这样教管不分,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不利于教师工作的进行。同时,由于中职学校对德育课地位的认识不足,导致了职业学校普遍对德育课的教师配备不够重视,再加上现行的师资培训体制也没有专门的渠道为职业学校培养和储备德育课教师。现实的情况自然造成了德育课教师安排的随意化,这样德育课师资相对不稳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是极其不利的。
三、加强职业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 帮助中专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中的各种思潮纷纷出现,其中一些腐朽而颓废的思维方式对于中专校园的冲击是十分显而易见的。一部分学生的脑子里充满了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价值观。作为中等专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堡垒的党组织,应当发挥正面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在中专校园的内部,要坚持旗帜鲜明地讲清道理,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坚信共产主义理想永远不会过时。应当要让学生们深刻理解奉献始终是人生之第一要义,也是人生价值的一种充分体现,因此,只有崇尚奉献精神才是真正具有意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大张旗鼓地宣传科学,让学生们能够用科学的思想来武装自己,并堅决反对迷信,自觉地抵制“法轮功”等一切邪教组织。只有运用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才能解决目前科技领域当中的疑难问题,而且也是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的重要理论武器。同时,也只有科学才是真正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唯一重要手段。相信科学和依靠科学是每一位中职学生都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基本思想素质。职业中专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有义务,而且也有责任,教育每一位中专学生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使其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和具有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2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设
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设,就应当建立起良性互动的新型工作机制,从而形成一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良好工作格局。为此,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要建立起一支由中专学校领导、学生管理部门专职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主任等为主体,并要求全体教职员工人人参与其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要建立起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会议制度与学生思想的形势分析制度,强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其次,进一步健全完善考核制度,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岗位职责之中,并实事求是的使之列入到教师考核评价的条件中。
再次,应当建立起学生思想政治培训机构。青年教师是本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和主力军,因此,培养与提高青年教师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所以,一定要对全体教师,特别是要对青年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道德觉悟。
最后,建立起预警机制。应当通过建立完善中专学生的思想反馈网络,强化对学生们思想动态的控制与分析,及时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与带有倾向性和苗头性的突出问题,从而有 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将问题切实解决在开始状态。
3 预防在校中专生违法犯罪
在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取得巨大成果的背景下,职业中专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也变得多了起来。这一现象绝对不是教育改革所造成的结果,而是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改革工作的同时并没有注意到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平衡,忽视了对职业中专学生健康成长的关心,从而造成这部分学生在思想道德上放松了对自身之要求,再加上法律意识的淡薄,时间一长,就在外部因素影响之下迈向了违法犯罪之道,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将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上来。我们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也应大力提高其法制观念与法律知识,不仅要其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而且又要让他们的行动能够合乎道德与法律准绳,特别是不能以身试法。对于那些已经触犯到法律的学生,不仅要密切配合公安政法机关予以坚决打击,同时又应当尽自己所能,做好挽救和帮助工作。只有采取这种以预防为主体,以打击为辅助的方式,切实加大法制教育的力度,才能确保广大职业中专学生得到健康成长,从而成为国家未来的有用之才。
4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育
人的思想均是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养成和体现的,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源自于生活。正是因为如此,职业中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当源自于中专学生的生活,并切实贴近中专学生的现实生活,让职业中专的学生觉得目标近在眼前,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达到,而不应当是那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前些年来,我们对于中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倒金字塔现象,也就是学生从小就喊着空洞无物的,离自己十分遥远的理论口号,但是对于身边能够轻而易举做到的小事却不闻不问。对于这一棘手问题的出现,我们不能将其怪罪于中专生缺乏道德素养,实际上并非是中专生不愿意去做,而是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长期存在着一个难以逾越的现象,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往往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总想在假设的情景之中去塑造中职学生们的灵魂,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超越了中专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其最终结果是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未能坚强地顶天,也未能扎实地入地,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与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相脱节。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育,这不仅是时代发展之要求,而且也是实施现代思想教育之要求,更是与教育回归生活的趋势相一致。
5 提高中专生自我教育能力
自我教育之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与自我控制的过程。在现实当中,我们应当注重帮助中专学生树立起理想之自我。要引导与帮助中专生正确地开展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并努力训练学生们的思想行为,真正将受教育者头脑当中的内化思想意识外化为现实的思想行为,从而形成全社会所共同认同的思想行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从外部强化对学生之影响,还应充分发挥中职学生主体作用,形成自我教育的良好机制,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6 强化中专生理想信念教育
强化对职业中专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这部分学生的道德思维与行为选择的能力,而且有助于促进中专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对于中专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及理想信仰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有利的。在如今社会的市场化、世俗化及功利化潮流影响之下,學生能否具有清醒的头脑,对于处理好个人和社会、公和私、利和义之间的关系,不但取决于职校生是否能用社会公德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也取决于学生是否具备了正确的理想信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中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新形势对中专学校思想政治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职业中专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接受教育者传授的思想。因此,教师应当切实从学生的思想实际着手,紧紧围绕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实践,通过入情入理的教育,努力培养学生们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从而真正提高职业中专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及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6).
[2]秦琳,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0).
[3]张廷霞,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