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利用微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b_lzh_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是当前教育備受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当前的教学中,有必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针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微课教学的效果,增强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方法;微课;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042-02
  当前信息技术和教育在发展中实现了融合,产生了信息条件下的教学方法,比如微课的实现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要结合相关课程的特点,结合授课学生的特点。许多课程具有知识点多、分布范围广、实践性强等多个特点,微课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微课教学应用于教学中可以产生多种效果,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一、引入微课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间接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微课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已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并产生了多种作用。微课可以体现出多方面的优势,学生因此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更系统化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由于得以提升,因此提升了教学效果。
  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角色,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被动式的接受知识,这种教学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缺陷。比如在教学中,存在许多关联性强的知识点,需要学生深入理解不同的概念,但是部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相互联系难以搞清,对许多难点和重点内容难以深入理解,而教师由于授课时间的局限性,需要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相关知识的传授,这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被引入到许多学科的教学中,这一教学模式借助特定的教学视频可以完成知识的积累。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消除教学中时空的限制,学生的学习具有选择性。微课的应用,原有的教学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二、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培养方式
  1.核心素养的概念。
  在学生的学习中,需要通过特定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能力可以称为思维能力。学生面对问题时,需要通过特定的思维将问题形象化,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可以通过培养的方式加以提升,学生具有思维后,在遇到问题时,会通过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通过分析和推理将问题变得更加直观化。学生具备了相应的核心素养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升,还可以提升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微课培养核心素养依据的原则。
  2.1 结合实际的原则。
  核心素养的提升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有了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的认知特点,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效果采用相应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意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变化,教学方法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效果,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不断强生的核心素养。
  2.2 逐渐推进原则。
  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注意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教师针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要有耐心,要理解学生在学习不同阶段的理解能力。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融会贯通过地理解相关的知识,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可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由于个体差异,在学习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注重各类知识的综合和归类,让学生理解不同知识点存在的关联性,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会慢慢提升。
  2.3 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的原则。
  教师针对核心素养的提升要紧扣课本的内容,这种可以保证学生具备的核心素养更有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深入挖掘课本的相关内容,从教材内容中提取知识点,将知识点融入到教学设计中,突出课本在教学的基础作用。学生对于各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要结合课本内容,如果脱离了课本内容会发生超纲现象,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会存在障碍。
  三、如何利用微课强化核心素养
  1.教学内容与微课的深度融合。
  在课程教学,借助微课要考虑到课程的教学特点,要实现微课和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在应用微课前要全面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微课教学的重点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微课的引入也要注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2.微课教学方案的合理设计。
  微课教学方案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是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所以教师在引入微课时,要分析的教学内容,有选择地将相关教学内容采用微课的形式。在的教学中,保证学生的主动性和学生的参与热情是应用微课的关键条件。此外教师还要注意难点和重点知识的导入方面,以保证教学效果。
  3.提升教师的引导作用。
  微课由于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需要在自主条件下完成知识的积累。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发挥积极地引导作用,教师在“旁观”中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给予指导和帮助,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微课是信息技术条件下新式教学法,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要分析微课的应用特点,实现微课和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秀萍.关于高职英语教学实施微课的可行性分析[J].海外英语,2014(24):67-68.
  [2]金燕.基于微课的微课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14(23):55-58.
  [3]景生进.基于“PCK”的高中历史研究性备课探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51-54.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期是塑造幼儿良好行为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幼儿良好行为的塑造将会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幼儿期属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用讲大道理摆事实或者让幼儿用自我约束的方法来塑造良好的行为是不适合也是不合理的。[1]而强化是他人借助表情、言语、肢体动作、物品等向幼儿表达对其特定行为的肯定或否定信息,从而达到调控幼儿行为的目标。[2]
【摘 要】實际电路在普遍情况下,其分布结构十分复杂,同时如果线路布置不当,还容易出现供电不足的问题,所以在理论上中职电子电工课程电路教学必须具有实践性,然而传统中职电子电工电路教学中,因为部分因素的影响,其对于教学实践性的重视以及展示性都不强烈,可见其不满足理论要求,对此在现代教学研究当中,提倡一种以仿真技术为基础的电路教学方法,利用仿真功能来保障中职电子电工课程电路教学的实践性。  【关键词】电
丹麦一项新研究发现,喝红葡萄酒有助于增加脊柱骨密度,有益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既往的研究已经证实,红葡萄酒、葡萄和坚果中的天然化合物白藜芦醇有利于增加好胆固醇(高密度脂
大学是人受教育的黄金时期和顶点时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是人价值观、行为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格、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因而大学对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体
【摘 要】为探索适应当代高职学生学习行为和习惯的教学模式,优化职业类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基于基于智慧校园平台对高职数控编程技术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展开研究。在高职教育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理论策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数控编程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策略,并对其展开具体实施。文章提出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对智慧课堂和智慧教育的尝试,为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智慧校园;数控编程技术;
【摘 要】小学教育作为初等教育的第一阶段,对学生一生的教育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提高小学教育质量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同数学一同并称小学教育的两大主科。本文以从教人员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当下我国语文教学的现状,并就师生互动教学展开论述了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准。文章额主要目的在于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做出相应的贡献,并为相应的从教人员的教学质量改
随着经济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模式呈多元化的趋势。本文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发展进程以及弊端,指出当前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水平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