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胸腰椎骨折早期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roragame_luo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后路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早期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3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合并PLC损伤胸腰椎屈曲分离型骨折患者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3~62岁,平均39岁。所有患者病情稳定后,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根据骨折移位的程度及韧带损伤的类型行后外侧和(或)椎体间自体植骨。观察术前、术后3 d、随访末期的椎体高度恢复率、Cobb角矫正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患者均获得随访5~51个月(平均26.5个月)。骨折复位满意,分离的后部结构闭合。椎体前缘高度术后较术前平均改善20.6%(P<0.01);Cobb角术后较术前平均改善10.60°(P<0.01)。术前有神经损伤的8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感觉评分较术前平均改善20.7%(P<0.05),运动功能评分较术前改善30.9%(P<0.01)。CT三维重建示植骨全部骨性愈合;患者无局部疼痛及内固定物断裂。

结论

后路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合并PLC损伤的胸腰椎屈曲分离型骨折短期疗效满意,钉棒固定可以达到满意复位、骨折失稳脊柱的三柱即刻稳定;充分植骨是获得永久性稳定的保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l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的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患者42例,其中股骨感染13例,胫骨感染29例。30例行病灶清除+骨折断端加压+干骺端延长治疗,12例行病灶清除+骨搬移技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48个月[(15.0±4.5)个月]。其中38例手术感染得到Ⅰ
期刊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在胫腓骨骨折术后早期感染中的应用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采用VSD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早期感染患者19例,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26~57岁[(37.0±5.3)岁]。其中单纯胫骨骨折4例,单纯腓骨骨折2例,胫腓骨双骨折13例;开放骨折13例,闭合骨折6例。所有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14~21 d [(18.0±3.3)d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高能量损伤致足跟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1月– 2012年6月收治的足跟软组织缺损患者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18~57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1例,机器绞伤10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范围为5 cm×3 cm~ 8 cm×6 cm。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后外侧创面9例(A组),以胫后动脉皮瓣修复足跟后外侧创面5例(B组),以足底内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骨性强直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采用生物固定型THA治疗的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骨性强直患者23例,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23~67岁,平均43岁。内固定手术与THA间隔12~73个月,平均3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3~60个月,平均28个月。23例所有假体均取得良好的生物压配,髋臼外翻角
目的观察柚皮苷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的作用,探讨柚皮苷促进大鼠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选择60只3个月龄雌性SD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2个月后制作右侧胫骨横行骨折。术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只)、柚皮苷组(20只)和雌激素组(20只)。柚皮苷组灌服柚皮苷100 mg·kg-1·d-1;雌激素组灌服17-β雌二醇22.5 μg·kg-1·d-1;对照组给予等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