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实践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h83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充满激烈竞争的未来世界,新的世纪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受教育者不仅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教师的使命不单单是教学,而是指导学生自己去学,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本领,让他们成为品格完善、学识渊博、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而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教学中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组织学生观察事物,对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有着重大意义,在教学中,如能善于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精细的观察,不仅会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能提出更多的为什么。许多事实证明,观察能力强的学生,求知欲就强,获得的知识也丰富,而成绩差的学生往往也是观察力薄弱的儿童,“视而不见”,不可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发展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如在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利用晴天的夜晚观察星座,指导学生认识各个星座在天空的位置,选一个固定的位置观察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方位变化,通过观察使学生增强对大自然变化规律的了解,让他们认识到自然界中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增强他们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信心,同时增强他们学好自然科学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一切真知都是通过反复实践得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得到的知识才能可靠,而掌握更加牢固。学生自己掌握了实验操作能力,他就懂得了科学来自于实践的道理,也就学会了检验知识的本领,从而激发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从小养成学会用科学的态度看待事物,在教学中,教师不仅重视成功地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动手做好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学生不仅能接受新知识,而且对所学知识感到确信无疑。如对种子的萌发,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回家做种子萌发过程的对比实验,在不同条件下,观察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变化,将实验结果汇总后概括出种子萌发的条件。对阳光下物体的影长与太阳高度的关系,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在太阳地里把一根木棍垂直插入土中,量出它的高度,每隔半小时,在影子顶端钉人一木桩,并量出影子长度,学生们发现太阳逐渐倾斜、影子就逐渐变长,这样学生很快就概括出结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还学会了用测量影子的方法测量树高。当影子的长度是木棍的两倍时,他们就研究并认识到,当木棍影子的长度是木棍的两倍时,那么树的影子也必然是树高的两倍。我们能用测量影子的方法找出树高。
  三、培养学生综合知识能力
  综合运用知识是学习中的难点,对成绩差的学生更是难上加难。但在教学中经常有目的地帮助学生进行综合运用,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自然学科面广、量大,它包含了很多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学生要全面地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并为将来继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教学中我们有目的地帮助学生进行综合、概括,如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对涉及到的已学知识引导他们回忆、复习,然后与新知识综合分类。这样不仅对新知识加深理解,而且对已学知识加深记忆,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对培养人材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方法的改进无止境。教师要努力探索,可使学生以最少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出多方面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早日成材。
其他文献
据统计,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发病率达到了9‰,手术治疗是先心病的主要治疗方式,而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先心病术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
本文主要以《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提出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师应对教学改革的三个举措.教师应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德育教
学位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形成学生写作能力,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的主要途径。书面作文是作文训练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情境作文又是书面作文的一种常规形式。笔者在吸取借鉴一般教学过程的基础上,结合情境作文自身的特点,探讨一下情境作文的写作过程。   一、创设特定情境提供写作素材  教师是平等对话中的导演,更应该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不仅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