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音乐课程创新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king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可夫斯基说过:“音乐是上天给人类最伟大的礼物,只有音乐能够说明安静和静穆。”高中音乐课面对的群体是全体高中生,高中生在具备文化修养的同时也应具备一定的音乐艺术修养。当前教育制度下,高中生少了初中生的自由活泼,多的是紧张的学习,以及应试的压力,每天的学习任务之重让人望而兴叹。在这种高强度的教学过程中,音乐课无疑就成为了学生减压、放松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现就高中音乐鉴赏课简单地谈几点,望各位同仁指正。
  一、音乐课的重要性
  首先音乐课是一门高中课程,高中教学中将音乐鉴赏课单独区划出来也就说明了其重要性,并非可有可无。高中音乐课是高中生放松自我,调节压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关键。现在的高中毕业生步入大学也好,步入社会也罢,基本上都会出现应试教育后遗症。素质教育跟不上,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这其中原因之一不得不承认是应试教育的结果。而高中音乐鉴赏,正式弥补这一缺憾的有效途径之一。音乐能帮助人放松,能帮助人提升精神境界。对于高中生来说,音乐最直接的则是帮其更好地学好文化知识课程,而并不是应试教育思想认为的那种在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学习音乐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持有这种想法的师生不在少数,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音乐的重要性,没有深入思考过如何在学生学习情绪上做调节,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音乐课的创新
  音乐课虽然能带来很多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但是至今高中音乐课并没有显现出自己的优势。这不仅仅是因为应试教育压力下师生对音乐等所谓的“副科”不重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音乐课本身并没有散发出吸引学生的魅力,没有让学生看到音乐本应该能带给他们的乐趣和改变。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不管是遵循传统教学模式而“照本宣科”也好,还是因为受应试教育“排挤”而“自暴自弃”也罢,总之,高中音乐的教学结果也确实没有带给学生任何所谓应当达到的精神享受。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的高中音乐局限于所谓的传统形式,例如,课程结构基本上就是先介绍要欣赏音乐的作者简介、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然后整体听一遍音乐,再分段落逐一听一遍,并同时听教师进行讲解,最后贯穿起来整首音乐一起再听一遍基本就结束了教学任务。上面整个环节中学生一直是“听”,“听”几遍音乐,“听”教师讲解,根本就没有机会用心融入音乐,更谈不上投入身心进行音乐欣赏,感受音乐魅力。这就是音乐教师忽略的重要环节,也是诟病之所在。学生都是在被动的,为完成课程而完成课程,为上一节音乐课而上一节音乐课,效果可想而知,甚至很多学生将音乐课作为休息时间,趴在桌上睡觉,因为这是一门唯一不用解题和做试卷的课程,是唯一可以暂时放下数理化语数外休息的时间。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音乐欣赏的作用自然更难发挥,对于音乐教师来说自然是不利的。所以,改变高中音乐课的现状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有效改善呢?笔者对于音乐课的创新小有心得,和大家交流分享下,希望广大同仁多多批评指正,大家共同交流。
  (一)在传统的基础上发挥创新思维
  传统教学之所以存在时间长,是有存在的理由的,虽然很多教学模式过于程式化,但是也是体现整个课程重点的最有效的方式,这样才能将课程重点有条不紊地展现给学生、介绍给学生。比如音乐创作的作者和时代背景等,都是很有必要首先介绍给学生的。学生了解背景知识对于学生深入了解一首音乐作品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教师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又要能创新,那么如何做到呢?其实,教师只要转变下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就可以了。例如,做必要的音乐背景介绍的时候,教师完全不必设置成某某音乐,作者是谁,生平年月,作品大约多少,最著名的是什么,所处年代怎样等枯燥的历史条件,而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大家。比如学生都知道贝多芬晚年失聪却创作了优秀的作品,那么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抛砖引玉,问问学生,如果失聪可不可以创作出音乐作品,提起学生的兴趣,继而娓娓道来,甚至有的学生知道相关的背景知识,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主动说出来,而教师自己则作适当补充,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输入模式,而变成互动模式,这样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积极改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是课程成功的关键。如果学生和教师之间相处的不融洽,那么就会使学生对教师不认同,从而会很直接地体现在课堂上,即对课程不重视。所以要将音乐深入人心,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在学生面前展现音乐的独特魅力,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要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甚至崇拜,将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这样教师的号召力就会很大,也在无形中减少了很多教学阻力。那么,如何做到这些呢?首先,教师要放下所谓“教师的架子”,平易近人,走进学生群体,了解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想法,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给他们表达的机会。这样,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则会愿意和教师沟通,从而进入良性循环,达到师生关系的和谐、亲密无间。
  课程改革是一种逐步探索的过程,我们音乐教师只有本着与学生合作、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思想,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才能上出一堂别开生面的优质的高中音乐课,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欣赏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产生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激情,提高审美能力,最终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责编 张宇)
其他文献
以β-丙氨酸为原料,采用一种简单方法合成对硝基苯甲酰-β-丙氨酸,收率96%.
耙吸式挖泥船在硬黏土底质施工中,存在堵耙、闷耙等问题,生产效率较低。介绍天航局耙吸挖泥船在鲅鱼圈港25万吨级航道施工开挖硬黏土时,成功研制犁齿、软格栅的施工方法,有效
长江下游福姜沙水道航道治理双涧沙守护工程是目前投资最大的单滩治理工程,同时也是实施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工程的实施为12.5 m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打下了良好基础。旨在通过
环抱式港池既有防浪挡沙的优势,也有港区内外水体交换不畅的不足。以规划中的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为例,利用对流扩散模型,模拟计算潮流作用下环抱式港池水体半交换周期,研究探讨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