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给棚室蔬菜科学浇水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zumi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严寒的冬季,给棚室蔬菜适时、适量、科学地浇水,是保证蔬菜产量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的管理措施。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冬季给棚菜浇水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采用滴灌。将普通垄沟浇水改为膜下滴灌,这样可提高地温5℃左右,降低空气湿度约10%,从而减轻病害30%以上。
  2.浇水量不宜过大。在低温下,棚内土壤水分蒸发慢,需水量相应减少,故浇水量要小,间隔时间适当长些,切忌大水漫灌,以免低温高湿导致蔬菜沤根。浇水原则以满足蔬菜所需水分为宜,最好是浇水与施肥结合进行。
  3.合理安排浇水时间。冬季棚菜浇水应安排在中午前后,以上午10点以后、下午3点以前为好,此期棚温较高,浇水后副作用最小。要避免清晨和傍晚浇水,以防引起蔬菜冻害。浇水应尽可能用井水,因井水温度较高,可减少对蔬菜的生理刺激。也可采用蓄水增温的办法,即在大棚内建蓄水池,先将水经蓄水池提升温度后再浇灌蔬菜。此法简单、实用,效果也不错,缺点是占用一些棚内空间。
  4.看天灵活浇水。根据天气状况,掌握“晴天适当多浇,阴天少浇或不浇,风雪天切忌浇水”的原则进行。当天气由晴转阴时,水量要逐渐减少,间隔时间适当拉长;由阴转晴时,水量由小到大,间隔时间相应由长变短。
  5.看菜浇水。由于不同种类蔬菜和各个生长期需水不同,应采取不同浇水方法。一般情况下,叶菜生长期较短,需水比较集中,浇水量应大些,浇水间隔应短些。蔬菜幼苗定植期应适浇缓苗水,发棵期控制浇水。当果菜类第一批果实开始膨大时,要逐渐增加浇水量。结果盛期正是需水高峰,要保持充足水分。
  6.不同部位浇水应有侧重。大棚内各部位温度相差较大,浇水量也要有所不同,如大棚南部及靠近火炉、烟道等热源的地方温度较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浇水量宜大些;大棚东西侧及北部温度较低,日照时间短,浇水量应少些。
  7.浇水后抓好棚菜管理。冬季浇水后容易造成大棚内气温低、湿度大、病害多等问题,因此浇水后头两天要先在中午升温至40℃左右,闷棚1小时,提高大棚内地温。然后加大通风量,降低棚内湿度。再针对所种蔬菜易发病害,喷药预防,以减少棚菜病虫害的发生。
  程茂发
其他文献
青钱柳为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别名铜钱树、摇钱树等。为我国特有树种。青钱柳树形高大挺拔,材质优良,树姿优美,果似铜钱,既可作为高档观赏绿化树种及造林树种,其叶片还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隆血脂等功效,是一种集用材、绿化、药用于一身的珍稀多用途树种。  青钱柳树自然状态下常呈小片状分布,树高可达25米,胸径可达50厘米以上,青钱柳老树干有中度深裂,嫩树皮呈白灰色不裂,嫩树皮可以造纸,也可作栲胶原料。枝有片
最佳蔬菜——苦味菜  炎炎夏日,人体代谢旺盛,易产生“热毒”,表现为发热、心烦、口渴、尿赤、大便干结等,可以多吃些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苦味蔬菜来缓解。常见的苦味蔬菜有苦瓜、苦菜、莴笋等,凉拌或清炒皆可。研究表明,这些苦味蔬菜含有丰富的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及矿物质,具有消暑、退热、除烦、提神和健胃功能。笔者提醒,在烹调苦味蔬菜时,可以适当加些辣椒、蒜等,防止寒凉过度。  最佳汤肴——番茄汤  
利用发酵处理的豆渣养猪,比正常喂养提前1个月左右出栏,既可以节约养猪成本,又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配料。稻草或秸秆粉碎后占5%~30%,豆渣占60%~70%,饲料发酵剂按1‰~2‰添加,其余可用玉米粉或米糠,其中玉米粉或米糠和豆渣的比例可根据豆渣水分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混合。先将饲料发酵剂用玉米粉或米糠稀释,按1∶5的比例,然后与要发酵的物料充分拌匀(为了达到混匀目的可以采用
赛维系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选育的大果型 中 晚熟甜樱桃新品种。果实心脏形,平均单果重9.3克,紫红色,有光泽。果肉红色,肉质细脆,汁液多,酸甜适口,鲜食品质上等。可食率92.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2%;畸形果率2.1%。硬肉型,较耐贮运。花期晚,在郑州地区5月27日左右成熟,比萨米脱晚熟4天左右,果实发育期51~53天。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李明  电话:0371—6
1.选择合格地膜。要根据不同作物选择合格地膜(厚度≥0.01毫米),坚决不要使用超薄膜和劣质膜。选择地膜时,仔细看清厂名、商标、合格证标识、产品透明度、色泽,并索要购买发票。如果不慎购买到劣质地膜,可以向工商、质检及农业部门举报,帮助你挽回合理损失。  2.规范起垄覆膜。覆膜要选择无风天气,起垄前施足有机肥,按照不同作物对垄高、垄宽、沟宽的要求不一,规范起垄;覆膜时地膜与垄面要紧贴,膜边一定要压严
“新中玉801”属于南方春播类型玉米品种。全生育期134天,株高242厘米,穗位高97厘米。穗长18.8厘米,穗行数18行,单穗粒重204.3克,百粒重33克。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抗倒性强。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大、小斑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中抗纹枯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容重744克/升,粗蛋白8.43%,粗脂肪3.84%,粗淀粉75.18%,赖氨酸0
蝎子有很强的生命力,一般很少生病,几种常见疾病多在夏秋交替季节发生,以下介绍两种疾病防治经验。  1.半身不遂病(拖尾病):有些养蝎户没养黄粉虫,用其他动物肉做食料,蝎食后因体内脂肪大量积累而致病。如果用高蛋白低脂肪的黄粉虫做蝎子食料是不会发生此病的。另外,蝎窝过湿也易得此病。病蝎通体光泽油亮,尾巴后拖活动困难,口喘发红,发病10天后开始有死亡现象。  防治方法:尽量选黄粉虫做饲料,不用或少用其他
“中油桃 4号”200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  特点特性:该品种果实呈短椭圆形,果个较大,平均单果重148克,最大果重206克以上,果顶圆,微凹,缝合线浅。果皮底色黄,全面着鲜红色,艳丽美观。果肉桔黄色,硬溶质,肉质较细。风味浓甜,香气浓郁,可溶性固形物14%~16%,品质优,耐贮运。粘核。花粉多,自花坐果率高,极丰产,生产上应注意疏果。果实发育期74天左右。  适宜推广地区
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上的一大害虫,一般可减产5%-10%,不仅降低玉米产量,而且还影响玉米的质量,因此要在防治玉米螟上下功夫。一般都是夏季玉米螟发生时期进行防治,很少在冬春出蛰前防治,根据玉米螟的生活习性及其越冬规律,冬春出蛰前防治效果也很好,可以减少越冬基数,能大大减轻来年玉米遭受玉米螟危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到了惊蛰,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晾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
核桃,世界四大干果之一,有“营养丰富的坚果”、“益智果”等美誉。由于其独特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核桃种植及加工,如今已经被当作山区农户脱贫致富的一种主要方式。四川是全国核桃主产区之一,2014年,该省核桃种植面积超过1070万亩。尤其是位于嘉陵江上游、秦巴山脉中部的广元市更是被称为四川境内核桃最佳适生区之一。目前,该市核桃种植产业基地超过165万亩,年产量超过8万吨。围绕生态保护与农民脱贫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