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优化“四式”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mzg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现阶段中学物理的教学现状,要完成新的课程教学目标,大面积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可以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兴趣培养、思维启发、学法指导、实践方式等方面进行系列的改革,促进学生物理学习的主动性转化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挖掘学与教的内在联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笔者非常重视常规教学,试通过“四式”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化。
  
  一、实验探索式
  
  1、教师创设“科学探究”氛围和学生掌握“探究方法”是开展探索式实验的主要内容。
  教学活动中积极倡导的创新精神,努力创设的创新情境,是学生主动走进探索式实验的强大动力。对在实验中能够采取多种方法解决难题的学生要及时表扬,要为学生进行实验提供条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法的学习,能够在过程中学习方法、学会设计实验、学会准备实验,更会在实验中发现规律、手脑并用。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把照相机、放映机给学生展示,发现它们的成像特点,激发学习的兴趣;再引导学生亲自利用凸透镜成像装置,在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发现在不同焦距条件下的成像规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实验方法、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发现在实验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要给以鼓励,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2、教师诱发“探究动机”和学生重视“学以致用”是开展探索式实验的关键问题。
  实践证明,学生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物理现象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容易产生探知愿望。教师要把学生引导到实验的具体研究之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发现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对科学想象和科学发现的兴趣,保持良好状态,探究未知领域,养成系统研究问题的习惯,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在实验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学习到的经验方法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应用,加深理解知识、规律的本质含义。如在进行摩擦力影响因素的实验时,引入“方砖”实验,提问学生:一块方砖在木板上什么情况下摩擦力最大?把方砖哪个侧面与木板接触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最大?不断的设问,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对方砖不同侧面放置的实验后,澄清了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数与物体的接触面积大小、运动速度大小有关的错误概念。
  
  二、复习梳理式
  
  1、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现象分析归纳物理规律
  在生活中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要在普遍的自然现象中发现其内部的奥秘,揭示本质规律,又能够把所得出的方法、认识用于对其他现象的分析之中,实现从现实中学习的效果。对气体、液体对流现象的认识、对热传导规律的认识等等,都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2、引导学生根据物理实验分析归纳物理规律
  在学生进行物理实验中,通过学生对现象、数据的分析、归纳,找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内在原因,理解现象的本质,对物理实验的观察、分析进行理性的归纳,认识原理、发现规律,是学习能力提高的方向。如:在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的实验中,既要发现电流通过导体转化成热能的现象,又要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的关系。这里要求学生运用计算方法、观测方法、归纳方法,探究出一个因素与多个因素的关系,分析出影响实验数据的相关因素,经过改变相关变量,验证影响因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得出本质规律的认识和实验方法、数据归纳的方法。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找出产生的原因、分析归纳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
  3、引导学生根据典型习题分析归纳物理规律
  学生对物理习题的分析是对物理概念、规律的具体应用。对解题方法和知识线索的比较归纳是认识的飞跃和再实践。要在多种习题的解答中锻炼思维,拓展知识视野,养成对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的发现与关注,实现知识点、线、面的合理结构,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如:对物体受力分析的习题进行练习后,可归纳出有关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存在条件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情况,把知识、概念的认识转化为生动的题型,并从习题中发现归纳出各种力的应用规律和受力分析的方法。
  
  三、教学虚拟式
  
  现在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设计出生动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生动情境,改变过去一本教材、一个挂图、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使物理现象中微观化直观、抽象化形象、单调化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虚拟式教学容易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生动地表现出来;可以虚拟现实中的物理现象,使学习成为轻松快乐的过程。如对于磁场概念的教学,利用虚拟技术可以描述出磁铁周围存在的磁场,两个磁铁发生作用时通过它们周围存在的磁场而发生力的作用,动态呈现的磁铁周围的磁力线可以把过去教学的难点十分方便地解决好。又如可以用虚拟现实的处理手段,把汽车由于高速行驶,在紧急刹车时出现的危险情形再现出来,让学生对物体的惯性概念有一个形象的理解,这用以往的教学方法是难以达到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虚拟式教学,可以将抽象概念、复杂的结构形象地展现给学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迁移,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四、实践体验式
  
  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亲身的感受体验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学习科学方法,启迪科学思维,培养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到生产实际中发现物理知识的应用,分析物理现象,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去发现、思考、制作、创新,探求物理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在实践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教学技巧所在。”如在学习滑轮的知识时,可鼓励学生制作滑轮组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并在自己的家里使用,减轻劳动强度;在学习串、并联电路时,可让学生设计出学校收发室简易电路控制模型,并介绍设计思路和制作体会。要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自主制作模型,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良好的学习结果,应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同发展。优化课堂教学的情绪,促进“三维”和谐发展,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促使良好学习结果产生的主渠道。    一、教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主导情绪状态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积极的。教师的情绪是极易感染学生的,当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拉长着脸,或表情淡漠、忧心忡忡,或神色恍惚、烦躁不安地走进教室,打开书本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会感到情绪
期刊
进入初中后,许多同学都感到物理难学,怕学物理,老师也感到难教,不管老师多么用心,学生成绩难总是难以提高,而且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新的课程标准呼唤教学的改革,物理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物理学习的快乐。    一、在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中,让学生感到快乐    新课标要求物理教师要多和学生平等交往,要爱护学生;同时,教师要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学生
期刊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
期刊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下面我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尊重“需要”,注重“激趣”。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
期刊
长期以来,初中物理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约束,老师备课时,很少顾及到好、中、差生的智能差异,均采用一种模式授课,使得优生吃饱、差等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探索采用了“ABC”教学方法。  “ABC”教学方法,就是在班级教学中,依照大纲的要求,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留不同层次的作业,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具体做法是:  
期刊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一、转换角色,互动生成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不断解决新的问题中获知、练能、增信,即在学生的头上始终有一个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层次性,做到层层递进;解决问题具有启发性,充分发挥
期刊
对于文言文教学,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许多学生谈起某歌星、影星或电脑游戏往往眉飞色舞,而对于文言文学习则毫无兴趣,一上文言文课就情绪低落,做文言文题目更是无从下手。个中缘由,除了学生文言基础相对较差,文本年代久远,词汇、语法与现今存在较大差异,文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难学难懂而外,更与教师教学文言文的方法有很大关系。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让学生感到文言文并非“面目可憎”,产生学习文言文
期刊
新课程的改革是一项涉及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材和评价改革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需要理论指导,也需要实践的支撑,其中情境教学就是把新课程和新教材应用于物理教学的一个实践上的突破口,它一改以往填鸭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从情境出发,学会观察、体验,从而进行自主探究。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文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情境教学略作探讨。     一、利用生活经验,创设物理情境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总结出来的,在物理教学中,实验对启发思维、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等方面起到的作用,用其他的教学手段是无法替代的,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终生难忘的。而中学物理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的一种方式,它的作用直接影响到知识的传授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期刊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什么?具体到语文教师在学生作文的讲评中,就是“老师的美言”——老师鼓励的话语。学生读了老师鼓励的话语,就会有美的感受;看到了老师鼓励的话语,学生就会总结经验,下一次把作文写得更好。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巧用鼓励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书面鼓励    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总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