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富有活力的科学课堂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on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堂是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理念、启迪科学思维、培育科学精神的主阵地,而科学教师则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自主发展的引导者。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作为小城镇的初中学生,缺少大城市较为浓厚的科研氛围的熏陶,同时也没有科技馆博物馆等可以帮助开阔视野,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取只能在课堂上靠教师的协助完成。如何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带领学生探索自然界的诸多奥秘,同时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既提高课堂效率而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这是对科学教师的极大考验。
  十四五岁的初中生和小学生相比,思维上有了明显的提高,情感也进一步丰富,自我意识和独立倾向更是飞速地发展,但却有着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毛病,这些特点决定了初中生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又具有一定的叛逆性。教师只有在了解了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兴趣特点、思维特点后,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心理障碍,发展心理因素,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产生明确的探索目标,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向,这是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前提。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人们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让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感兴趣,一直是广大教师努力的方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
  
  要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首先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对知识的渴望,而激发学生好奇心则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能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要使学生在课堂中时时处于主动参与的状态,就必须为他们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
  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与科学有关的问题比比皆是,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习题情境、实验情境等,则可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比如,在“月球”这一课的教学中,设计“假如我在月球上生活”这样的一个活动环节,通过热烈的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月球和地球的区别,让学生面对这一情境用科学的思想、 语言来解释由此造成的一些现象。 由于情境新颖且富有挑战性, 学生兴趣十足、畅所欲言,最后顺利归纳出月球的特征。又如学习“环境污染及保护”这一内容时,利用课件创设一个“全班外出旅游”的情境,每“到”一地,展示大量的图片资料,让“沿途”的各种触目惊心的污染促使学生去联系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形成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树立环保的意识。类似这样的问题情境实际上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环境支持和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学生能不能进行主动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有没有充分发挥问题情境的作用,给学生创造一种能进行探究的氛围。若教师能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时常创设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可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中,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积极、活跃的水平,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一个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自主发展。
  
  二、设置悬念
  
  悬念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创设的具有新颖性、科学性且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活动的各种疑问。在教学中,若能巧妙地设置悬念,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丰富其想象力,并能开发他们的思维,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十几岁的青少年往往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同时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生活的经历使得他们对很多问题都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既可利用它来实现知识的迁移转化,同时也可利用它来制造认知上的冲突达到教学目的。这样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不断追求、探索知识的心理需求。因为如果某些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突然变得反常起来,而所学的知识却能解释这个现象的时候,学生对这些知识必然会十分感兴趣,学习的效果就一定会好。如,在学习“液体沸点和气压的关系”这一内容时,先出题让学生想办法使水沸腾,这时学生都能利用酒精灯来加热将水烧开,接着教师可很神气地告诉他们:用火烧不算本事,老师用冷水就能办到,你们信吗?学生大都半信半疑,接下来当场让学生去取冷水,演示将冷水浇到烧瓶底的实验,结果烧瓶中的水果真剧烈沸腾起来!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迫切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从而造成了知识上的悬念,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情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就非常深刻。这样通过设疑和解疑,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可见设置悬念也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值得运用的手段,教学中还可以常常有意设计一些容易做错的题目,也可造成悬念,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兴趣的调控
  
  心理学研究表明:单一刺激长时间持续作用于某一感官,会产生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引起感受性降低,从而产生厌倦的心理。所以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会让学生觉得乏味,导致降低学习兴趣。如果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经常更新教学方法、尝试新颖多样的教学风格则可以让学生感觉耳目一新,并引起探究的愿望,提高求知欲。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手段很多,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逼真的教具、丰富有趣的实验、灵活多变的多媒体手段以及将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等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地球的绕日公转引起四季更替及昼夜长短变化时,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对这个内容不太理解,这时可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画展示,这样直观的教学可收到很好的效果。又如在讲解人体对付入侵病原体的三道防线的时候,教师可通过形象的比喻,把自己模仿成一个侵入人体的细菌,忽而凶狠忽而软弱,忽而得意忽而沮丧,配合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这样的语言,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会把枯燥难懂的内容讲得栩栩如生,可使学生听得兴趣盎然。此外,教师更要充分发挥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如通过光的色散实验及有色玻璃透过各种色光的实验,揭示颜色形成的奥秘,有效降低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的难度。
  除以上方法外,教师尤其要充分注意课堂中自身情感的激发,教师在讲台上激情高昂神采飞扬,才能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教师的表演形象生动、奇异多样、和谐协作、幽默风趣、还时而穿插诗词歌曲等,往往能使科学课堂满堂生辉,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愉悦的张弛中学好科学,获得发展。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教师要从科学的特点出发,把科学、生活、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关心学生的不同特点,用多种方法来强化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悟新知识,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顺利实现自主发展。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好的教学方法一定能让课堂焕发出艺术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1  老刘是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在工作中,他是铁血硬汉,曾一人一枪,制伏过三个歹徒。但在我面前,老刘胆小如鼠。  那次,老刘外出办案,整整一个月才回家。他进门后,还没顾得上换鞋,便急匆匆敲响了我的房门:“闺女,怎么回事?桌上为什么会有药盒?”我拄着拐,像伤兵似的惨兮兮地打开房门。老刘脸色骤变,赶忙冲过来扶住我:“你的脚怎么了?”  “没事。前天打排球时,我不小心被同学绊了一下。”  可老刘听完,盯
悠悠书香,伴我成长,浅浅书香,萦绕在我身旁。书香,一直浸润着我的心田。  当我还是黄口小儿时,受外婆和妈妈的影响,对古文和诗词产生了兴趣,从小时候熟背的《三字经》《咏鹅》和《古朗月行》到现在的《木兰辞》《将进酒》,无不深深感动着我的心灵。在诗中,我看见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丽景色,体会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孤独和“海内存知己”的豁达。诗中精妙的语言,寄寓情感的一草一木,浸润了我的心田,
机长:戴宇轩  小咬是我的外星人朋友,他见到喜欢的人时都会轻咬一下对方,于是我把他叫作“小咬”。  小咬刚到我家时,他看到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对我不时发出的笑声感到疑惑。我才知道原来在小咬的星球上是完全没有娱乐节目的。为了让小咬体验不同的生活,爸爸决定带着全家和小咬外出自驾游七天,小咬在路上可高兴了,不时地咬我们以表达他的喜悦之情。副机长:吴思曼  小咬是一只流浪狗。在秋天的一个下午我遇见了它,它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个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在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策略过程中,教学督导是一项不可缺少和替代的教学指导监督系统。2007年4月,学校成立了宁波市首个以学校层面建立的教学督导团,其中,听课评课成为督导团指导青年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专业技能的重要举措。校督导团由12位资深的高级教师组成,涵盖了各基础学科以及专业课。督导员教学经验丰富,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但多数督导员是跨学
周春生在《文明史概论》中指出:文明史核心就是人及其活动。人的智慧与创造,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一大批著名的具有时代特征意义的历史人物,以其鲜明的个性和富有创造性的行动,有力地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历史新课程设置《历史人物评说》选修模块,是很有意义的创造。该模块介绍了22位在人类历史上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笔者日前听了一节课——《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教版)第3单元第2课《美国
臭豆腐是一种發酵食品,“闻着臭”是因为豆腐在发酵腌制和后发酵的过程中,其中所含的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所含的硫氨基酸也充分水解,产生了一种叫硫化氢(H2S,早晨起床还未刷牙的时候口腔里面也含有这种气体)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具有刺鼻的臭味。“吃着香”是因为蛋白质被分解之后会产生氨基酸,氨基酸具有鲜美的滋味,故而吃起来特别香。  彼岸花开摘自《南北桥·奇闻怪事》
鼹鼠一直想结识獾。他从大家的谈论中觉得,獾似乎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虽然他很少露面,却无形地影响着这一带的每一个人。但每当鼹鼠跟河鼠提起自己的想法,河鼠都搪塞过去了。“别急,”河鼠总是这样说,“总有一天獾会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到时候我再介绍你认识他,他可是最厚道的人!不过,最好不是你前去登门拜访,而是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迎面碰上他。”  “那你能不能请他到这儿来——吃饭什么的?”鼹鼠说。  “我想他不会
我曾经听过一位老师的一堂课,教材是七年级下语文课本中普希金的一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文很短,只有10行。这位老师的教学能力是强的,口头表达和板书都很清楚,工作很投入,准备得也很充分,但感觉这一堂课内容太杂太满,时间很紧。课后反思,他的教学设计有问题。  这堂课是这样安排的:  1. 课前发课外材料《少女为情26楼欲自尽 警方吟普希金诗歌将其救下》全文(文字材料有2900余字,来自成都晚报20
总觉得各类饮料的饮料瓶包装千篇一律?那是你不知道可以秒变音乐播放器的它。总“嫌弃”自己太忙碌而无法陪伴猫咪?科学家为猫咪量身打造出了一款陪玩小神器,铲屎官们这下有福啦!甜甜的棒棒糖不仅能让心里乐开花,埋在土里也能开花……遇见这些小小黑科技,我们不得不感慨一句:“原来生活可以如此多娇!”可以播放歌曲的印刷包装  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了一款包装特别的可乐——包装的印刷结合AR技术,只需通过手机软件扫描瓶子
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本次课程改革所追求的核心价值。高中课程改革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我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所必然涉及的领域。    一、课改前后所发生的主要变化    在课改调研中,我们非常关注课改实施以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通过师生座谈与问卷调查的形式,我们发现有83%的教师、78%的学生认为在以下五个方面发生了悄然变化。  1.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