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心智年龄不够成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也都不同,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别字的现象。尤其是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知识的积累能够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避免学生在写字的时候出现错别字等现象,就必须针对学生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错别字;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如果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在日后的学习中也很难进行改正,所以在小学阶段就应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生的学习中,错别字是最普遍的现状,也是很难完全避免的问题,这主要归因于小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对于一些形近字和同音字,很难正确的区分。但是能够正确地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学习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只有书写才能够表达感情。小学生由于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对汉字书写的练习,所以很容易出现错别字,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学生的书写练习,并采取其他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错别字进行及时的纠正。
一、 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
(一)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部分学生经常写错别字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语文基础差,而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因为粗心大意而出错,这些学生的错别字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字音错误和笔画错误。字音错误主要是同音字的错误,例如把“角”写成“脚”,“英”写成“应”或者“硬”,笔画错误则是汉字笔画多一笔或者少一笔,像“睛”和“晴”之间的误写。
(二)汉字的结构相对较复杂
汉字的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的长河里经过一定的沉淀,目前我国的汉字相对比较简化,但是还是存在着很多字形相同的汉字,对于这些汉字的书写,少一笔或者多一笔就可能写成另一个字了,并且学生如果没有仔细辨认的话,也很难发现其中的不同,进而导致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出现错别字。
(三)心智能力的发展
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其心智年龄还不够成熟,所以接受知识的能力还存在着很大的进步空间。对于一些汉字的学习还不能领悟到精髓,只是简单地进行相应的模仿,进而去书写,去认识,当出现相似的汉字时,学生就很难对其进行区分,进而就很容易造成书写错误,并且学生的学习尚且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所以在学习和记忆汉字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对汉字不能正确地认识,造成错别字的书写。
二、 解决小学生出现错别字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通过有效的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汉字,降低错别字出现的概率。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修订生字纠错本,整理自己的错别字,并在旁边标注正确的汉字。然后,运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多练习写汉字将语言文字教育发展成艺术教育,例如开展汉字听写比赛、书法大赛等有趣的活动来调动学生认字、练字的积极性,要求学生不仅要牢牢地掌握所学的生字,还要规范学生的写字要求,让学生在很小的阶段就能够养成良好书写的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对一些汉字进行有效的分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结构等,從而更加方便学生的记忆。
(二)及时复习知识,巩固练习
小学生的学习和分析能力都还不够成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也还比较弱,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及时对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从而在学生的脑海里能够形成长期记忆,使学生能够印象深刻,避免出现错别字的现象。除此之外,每当学习新的汉字的时候,教师还应该将其与之前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区分。
(三)使学生养成短期记忆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短期记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形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同时还应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意识。当学生出现错别字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正确汉字的记忆,应该可以要求学生将其抄写几遍,加深学生的短期记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识字的正确率。
(四)将识字教学贯穿到日常生活中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多数都还比较贪玩,在识字的过程中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引入一些有趣的环节,与日常生活能够紧密相连的,这样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其中一些环节还能够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将一些图片和故事融入其中,通过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能够加深对汉字的熟悉度,增强对汉字的印象,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和记忆,能够正确地识字。
(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细心地写好每一个生字,总结自己写错别字的原因并及时纠正错误。告诉学生写完汉字以后应参照课本生字表仔细对照,对于其中存在的错别字能够及时的进行修改。而且还要鼓励学生使用字典,对于一些不熟悉或者不认识的汉字能够学会查阅字典,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高学生对于汉字的识字量。此外,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使用纠错本,将自己出现错误的汉字记录在上面,并且对于一些比较难分辨的汉字进行相应的分类,弄清楚每一个汉字的特点,这样再书写的时候就能够有效地避免错别字,长此以往,就会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出现错别字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对形近字和同音字进行有效区分,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掌握,尽可能地避免在书写汉字时出现错误。
参考文献:
[1]游园园.关于错别字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策略[J].新课程,2017(1):87.
[2]魏字波.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之错别字探究[J].学周刊,2014(15):140.
[3]王海燕.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之错别字探究[J].新教育,2017(7):59.
[4]刘洋.小学语文错别字教学策略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2015(1):43.
[5]佚名.也谈小学生“错别字”应对策略[J].语文天地,2019(3):26-27.
[6]刘敬孝.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纠正错别字[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92-93.
[7]陈芳.从小学生错别字看识字教学之应对策略[J].吉林教育,2016(29).
作者简介:
兰韩英,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大小学。
关键词:错别字;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如果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在日后的学习中也很难进行改正,所以在小学阶段就应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生的学习中,错别字是最普遍的现状,也是很难完全避免的问题,这主要归因于小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对于一些形近字和同音字,很难正确的区分。但是能够正确地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学习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只有书写才能够表达感情。小学生由于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对汉字书写的练习,所以很容易出现错别字,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学生的书写练习,并采取其他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错别字进行及时的纠正。
一、 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
(一)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部分学生经常写错别字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语文基础差,而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因为粗心大意而出错,这些学生的错别字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字音错误和笔画错误。字音错误主要是同音字的错误,例如把“角”写成“脚”,“英”写成“应”或者“硬”,笔画错误则是汉字笔画多一笔或者少一笔,像“睛”和“晴”之间的误写。
(二)汉字的结构相对较复杂
汉字的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的长河里经过一定的沉淀,目前我国的汉字相对比较简化,但是还是存在着很多字形相同的汉字,对于这些汉字的书写,少一笔或者多一笔就可能写成另一个字了,并且学生如果没有仔细辨认的话,也很难发现其中的不同,进而导致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出现错别字。
(三)心智能力的发展
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其心智年龄还不够成熟,所以接受知识的能力还存在着很大的进步空间。对于一些汉字的学习还不能领悟到精髓,只是简单地进行相应的模仿,进而去书写,去认识,当出现相似的汉字时,学生就很难对其进行区分,进而就很容易造成书写错误,并且学生的学习尚且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所以在学习和记忆汉字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对汉字不能正确地认识,造成错别字的书写。
二、 解决小学生出现错别字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通过有效的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汉字,降低错别字出现的概率。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修订生字纠错本,整理自己的错别字,并在旁边标注正确的汉字。然后,运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多练习写汉字将语言文字教育发展成艺术教育,例如开展汉字听写比赛、书法大赛等有趣的活动来调动学生认字、练字的积极性,要求学生不仅要牢牢地掌握所学的生字,还要规范学生的写字要求,让学生在很小的阶段就能够养成良好书写的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对一些汉字进行有效的分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结构等,從而更加方便学生的记忆。
(二)及时复习知识,巩固练习
小学生的学习和分析能力都还不够成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也还比较弱,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及时对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从而在学生的脑海里能够形成长期记忆,使学生能够印象深刻,避免出现错别字的现象。除此之外,每当学习新的汉字的时候,教师还应该将其与之前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区分。
(三)使学生养成短期记忆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短期记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形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同时还应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意识。当学生出现错别字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正确汉字的记忆,应该可以要求学生将其抄写几遍,加深学生的短期记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识字的正确率。
(四)将识字教学贯穿到日常生活中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多数都还比较贪玩,在识字的过程中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引入一些有趣的环节,与日常生活能够紧密相连的,这样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其中一些环节还能够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将一些图片和故事融入其中,通过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能够加深对汉字的熟悉度,增强对汉字的印象,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和记忆,能够正确地识字。
(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细心地写好每一个生字,总结自己写错别字的原因并及时纠正错误。告诉学生写完汉字以后应参照课本生字表仔细对照,对于其中存在的错别字能够及时的进行修改。而且还要鼓励学生使用字典,对于一些不熟悉或者不认识的汉字能够学会查阅字典,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高学生对于汉字的识字量。此外,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使用纠错本,将自己出现错误的汉字记录在上面,并且对于一些比较难分辨的汉字进行相应的分类,弄清楚每一个汉字的特点,这样再书写的时候就能够有效地避免错别字,长此以往,就会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出现错别字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对形近字和同音字进行有效区分,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掌握,尽可能地避免在书写汉字时出现错误。
参考文献:
[1]游园园.关于错别字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策略[J].新课程,2017(1):87.
[2]魏字波.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之错别字探究[J].学周刊,2014(15):140.
[3]王海燕.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之错别字探究[J].新教育,2017(7):59.
[4]刘洋.小学语文错别字教学策略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2015(1):43.
[5]佚名.也谈小学生“错别字”应对策略[J].语文天地,2019(3):26-27.
[6]刘敬孝.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纠正错别字[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92-93.
[7]陈芳.从小学生错别字看识字教学之应对策略[J].吉林教育,2016(29).
作者简介:
兰韩英,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大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