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了解永嘉县离退休干部高血压病的患病情况,并据此作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用血压计测量,在不同时间内测量2次或以上,平均值达到最新高血压诊断标准,并对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永嘉县3 606名离退休干部参加体检,检出高血压病1 008例,其中男560例,女448例,患病率以60~69岁年龄段人数最多,占45.5%。检出率医生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离退休干部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已不容忽视。高血压又是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独立因素,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控制高血压非常必要。
关键词: 离退休干部 高血压病 流行病学 防治
高血压是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的慢性疾病。现有资料表明,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超过1亿,是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1]。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诸多危险因素中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可以使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下降。故防治高血压非常必要。现对2006年永嘉县3 606名离退休干部体检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2006年永嘉县3 606名离退休干部,其中男2 010名,女1 596名;医生497名,其他职业3 109名;年龄51~93岁,平均年龄为67.8岁。
研究方法:由临床专业医师用血压计进行测量血压,在不同时间内测量2次或以上,平均值达到最新高血压诊断标准,发现高血压者进行统计分析。
诊断标准:用血压计测量,在不同时间内测2次或以上,其平均值达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 ≥90mmHg则为高血压。
结 果
高血压患病率:在参加体检的3 606名离退休干部中,共检出高血压患者1 008例,患病率为28%。新发42例,患病率为1.16%。
年龄分布:高血压患病率以60~69岁年龄段为最多,占45.5%。见表1。

性别分布:本次共调查男2 010例,女1 596例,其高血压患病率分别达27.76%、28.07%。通过统计学处理,运用X2检验,P>0.05,表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

职业差别:本次共调查医生497名,其他组3 109名。其患病率分别为44.8%、25.25%,医生组显著高于其他组,通过统计学处理,运用X2检验,P<0.01,表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讨 论
经过这次调查,发现永嘉县离退休干部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以医生组尤为突出,可能和医生的职业特点有关。由于长期轮班工作,生活不规律,医生又担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责任重大,精神较紧张。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交感神经兴奋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环节。高血压常伴脂质代谢紊乱,并使高血压危险性增加。据报道,超过50%的高血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2]。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在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据荷兰Louis verschoor 报道,40%~50%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而非糖尿病人群为20%[3]。肥胖者患高血压病较瘦人多2~3倍。可靠的前瞻性研究已证明,1个时期内体重增加快的个体,其血压增高也快。又有资料表明,每日饮酒30ml,收缩压可增高4mmHg,舒张压可增高2mmHg,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0%;每日饮酒60ml,收缩压可增高6mmHg,舒张压升高2~4mmHg,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00%。离退休干部常有上述高血脂、高血糖、饮酒、肥胖等因素同时存在,患病率较高已不容忽视。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独立因素,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控制血压非常必要。首先,要调节饮食,改善饮食结构,要结合每个人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不能千篇一律,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高血压病患者应克服困难,逐步使自己的饮食结构趋于合理。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保持血压平稳。包括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尤其是芹菜、苹果及香蕉,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黄豆、核桃、牛奶、虾、红枣等,控制和减少脂肪和总热量的摄入,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选择鱼类、禽类、瘦肉等动物性食品,多吃豆类制品,控制和减少脂肪的摄入。每周至少吃1次鱼类。高血压病人宜多吃粗粮,不吃或少吃“精粮”。其次,要适当运动,坚持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骑车等不剧烈的运动,有助于血压下降。再者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到张弛有度,消除过度紧张。现已研究表明,轻型高血压只要能够通过改善饮食结构,适当运动就能使血压下降,并多年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提示对高血压的治疗除药物外,非药物治疗也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主编.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56.
2 彭健.高血压与血脂代谢紊乱.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4):202-204.
3 陈国伟.高血压与糖尿病.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4):199-200.
关键词: 离退休干部 高血压病 流行病学 防治
高血压是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的慢性疾病。现有资料表明,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超过1亿,是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1]。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诸多危险因素中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可以使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下降。故防治高血压非常必要。现对2006年永嘉县3 606名离退休干部体检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2006年永嘉县3 606名离退休干部,其中男2 010名,女1 596名;医生497名,其他职业3 109名;年龄51~93岁,平均年龄为67.8岁。
研究方法:由临床专业医师用血压计进行测量血压,在不同时间内测量2次或以上,平均值达到最新高血压诊断标准,发现高血压者进行统计分析。
诊断标准:用血压计测量,在不同时间内测2次或以上,其平均值达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 ≥90mmHg则为高血压。
结 果
高血压患病率:在参加体检的3 606名离退休干部中,共检出高血压患者1 008例,患病率为28%。新发42例,患病率为1.16%。
年龄分布:高血压患病率以60~69岁年龄段为最多,占45.5%。见表1。

性别分布:本次共调查男2 010例,女1 596例,其高血压患病率分别达27.76%、28.07%。通过统计学处理,运用X2检验,P>0.05,表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

职业差别:本次共调查医生497名,其他组3 109名。其患病率分别为44.8%、25.25%,医生组显著高于其他组,通过统计学处理,运用X2检验,P<0.01,表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讨 论
经过这次调查,发现永嘉县离退休干部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以医生组尤为突出,可能和医生的职业特点有关。由于长期轮班工作,生活不规律,医生又担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责任重大,精神较紧张。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交感神经兴奋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环节。高血压常伴脂质代谢紊乱,并使高血压危险性增加。据报道,超过50%的高血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2]。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在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据荷兰Louis verschoor 报道,40%~50%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而非糖尿病人群为20%[3]。肥胖者患高血压病较瘦人多2~3倍。可靠的前瞻性研究已证明,1个时期内体重增加快的个体,其血压增高也快。又有资料表明,每日饮酒30ml,收缩压可增高4mmHg,舒张压可增高2mmHg,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0%;每日饮酒60ml,收缩压可增高6mmHg,舒张压升高2~4mmHg,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00%。离退休干部常有上述高血脂、高血糖、饮酒、肥胖等因素同时存在,患病率较高已不容忽视。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独立因素,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控制血压非常必要。首先,要调节饮食,改善饮食结构,要结合每个人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不能千篇一律,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高血压病患者应克服困难,逐步使自己的饮食结构趋于合理。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保持血压平稳。包括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尤其是芹菜、苹果及香蕉,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黄豆、核桃、牛奶、虾、红枣等,控制和减少脂肪和总热量的摄入,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选择鱼类、禽类、瘦肉等动物性食品,多吃豆类制品,控制和减少脂肪的摄入。每周至少吃1次鱼类。高血压病人宜多吃粗粮,不吃或少吃“精粮”。其次,要适当运动,坚持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骑车等不剧烈的运动,有助于血压下降。再者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到张弛有度,消除过度紧张。现已研究表明,轻型高血压只要能够通过改善饮食结构,适当运动就能使血压下降,并多年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提示对高血压的治疗除药物外,非药物治疗也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主编.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56.
2 彭健.高血压与血脂代谢紊乱.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4):202-204.
3 陈国伟.高血压与糖尿病.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4):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