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探究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s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现今尤为重要,德育教育在其中更是关键的内容。尤其在小学,德育管理是完善学校的教育结构的重要所在,优化好管理工作,能够使得小学校内外教育工作更好的开展。无论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还是培养思想文化道德优秀人才,对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进行深入、全面的探索。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德育教育;全面探索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概念下,各个小学也开始大力提倡道德教育管理的优化,提高教育工作的水平,但目前为止仍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在许多学校的具体表现。学校领导和教师需要结合学校目前具体的情况,再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不断的优化,从而研究探索出更加科学、创新的德育管理思路和策略,从根本和整体上对小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提高。
  一、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实现各种德育管理之前,很多学校将会为其计划目标,但很多计划由于太过宽泛从而难以实施。这时,要教师在规划管理内容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多的添加一些具体指示、实际操作,更可能的减少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
  就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和日常行为处事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从而使得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例如,在上课的课堂游戏中,教师从旁监督,严格要求学生在游戏中不要相互推挤,也尽量避免在楼道上嬉戏,以免发生意外。放学后学生们要靠路的右边行走,严格遵守安全守则,避免发生推挤踩踏等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在学校外面的时候,小学生在过马路之前,必须先仔细看左右两边的车况以及严格遵守红绿灯的指示,以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等。而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选择合适的时间,时机,教师来给学生更加强调这些细节,从长远来看,学生不仅会养成良好的言行,还可以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1]。这样在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减轻教师在德育管理中的压力。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环结合
  学校,首先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社会行为习惯会对学校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积极促进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继续扩大其影响力,严格地将所有负能量的、低劣的行为会带来的负面结果完全清除。第二,在家庭方面,是构成社会的重要一部分,小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其他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家里与家人相处一整天,家庭能够给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造成重要的影响,正所谓好的环境能造就好的人才。学生在家中养成良好的品德思想和行为习惯后,会在入学后渐渐地影响到周围其他学生,这也有助于教师进行道德教育管理工作。此外,无论哪个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最终还是要踏入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现象的出现,各种各样的人在社会上,为了准确地识别是非好坏,始终坚持正义的信念,这一切都与道德教育是分不开的,从最基本的层面上,也反映了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的传输,还要引导学生知道做人、做事的方法和道理。父母在学生的教育事业上,需要实现孩子良好生活保障,在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也要及时关注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要时刻意识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为重要[2]。进入社会,如果你没有一个健康的思想,即使你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你也会因为道德素质的低下和缺失而被社会遗弃,甚至可能因为道德缺乏而影响行为习惯,造成犯罪等错误。而反之,有些人虽然身有残疾,却因他们的道德品质优良而受到钦佩,他们凭借自己对生活的良好态度在社会竞争中获得了生存的真谛。所以,要想小学生在以后获得更好的生活,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整合,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与运用。
  三、合理的应对网络影响
  网络虚拟世界的显著特征,即开放性和及时性。小学生的思想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对世界的认知尚待正确地引导。互联网络在为学生的生活带来更加新颖的方式与巨大便捷的同时,倘若稍有不慎,便会对其思维方式、道德行为等诸多方面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不加以及时纠正,后果不堪设想。想要开展道德教育管理,学校应该在掌握网络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应及时处理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准确的理解和应用网络技术,以及道德教育的实施管理工作发展的新路径。让学生们可以更积极地配合老师开展管理工作,推动小学德育创新发展,为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创造更加优秀的条件。
  四、结语
  总之,为了取得最理想的结果,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中,学校应适当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并选择更具可行性的形式和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使得形成一个正确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更轻松和自然。与此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学校领导也应该适当增加工作监督和指导,并实时进行培训,不斷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教学特点,通过发挥教师教学角色,不断引导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向玲.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3):20-21.
  [2]  涂小林.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德育管理分析[J].好家长,2018(7)129-129.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现如今为了提高学校德育教育,学校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而家校合作就是提高德育教育的一项有效方式。本文通过论述家校合作在小学德育建设中的重要性,更新教学思想、转变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家校合作德育教育小学  一、小学德育教育建设发展现状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德育一直占有重大教育地位,它是教育教学当中的核心,可以说学
期刊
摘 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與传统的教学方式大相径庭。教师在课堂作用发生的转变和学生思维模式的转变,都成为高校体育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口。,因此,研究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创新性地改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发展体育教学的新思路,是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非常具有意义的。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体
期刊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国学经典作品诵读保持高度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诵读国学经典作品,培养语文初级能力,加强文化素养,为以后的语文学习过程夯实基础。本文通过对于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情况的研究,探讨国学经典作品的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具体实施的举措。希望能够为以后的教学创新发展带来更多的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意义  近年来,随着流行文
期刊
一、小学语文阅读的意义  在新课改形势下,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引领中,再加上新教材的实施。笔者认为,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必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小学阅读课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首先要熟知教学目标,其次要做好课内外读物的有效引导,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通过阅读,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营造情景,提高学生阅读热情  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原动力。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
期刊
摘 要:小学体育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基础教育开展的重要学科之一。体育教育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培养學生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生活品质。然而,当前在大多数农村偏远地区,体育教育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认为体育课是“副科”,只要语文、数学、英语学好就行了,这种重视智育而轻视体育的现象严重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因此,培养体育兴趣,提高体育地位成为当前基础教育中急需重视的一个问题。 
期刊
摘 要:当前小学综合实践的开展效果达不到课程改革的需求,现状也不容乐观。结合当前的“微课热”及“信息化教学”的流行趋势,本文试图谈谈微课助阵小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与学,以期对优化拓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综合实践;微课;信息化教学  1.前言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在如今的自媒体应用时代,“微课”早已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手
期刊
摘 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新课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大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素养。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一门培养学生品质、提升学生素养的学科,对于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正在形成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
期刊
摘 要:生活是体验的过程,艺术是经过洗礼后生活的片段。既然说艺术是经过洗礼后生活的片段,那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艺术更偏向于内心的体验,就是所谓的的“精神食粮”。艺术中到处都体现着生活、体现着自然。艺术来源生活,生活来源自然。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自然是变化无穷的。因此,艺术是丰富多彩的。  关键词:美术;生活;艺术  就如雨果所说“没有艺术,人类生活便会黯然失色。”早期的艺术是自发产生的,其双重目的是人
期刊
摘 要:探究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的培养策略已经成为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的研究课题。纵观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上,而基于对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的分析,如何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从而展现多样化、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新面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的整体趋向
期刊
关键词:一年级;师资配备;教学理念;习惯养成;家校配合  基础教育很重要,基础中的基础更重要。一年级教育是启蒙教育,这是黄金阶段。这个阶段从师资配备到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到家校配合程度等各个环节都是基础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一、学校教务处对一年级教师的师资配备尤其重要。  在这里有一个定论:凡是认为一年级好教的,多是不去用心投入去做的。如果学校安排有这样想法的教师去教授一年级,那么安排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