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奶,你做对了吗?

来源 :母子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anl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挤奶信号
  
  宝宝刚出生吸吮力不强,或者妈妈的乳头内陷让宝宝不太适应等情况时,都会出现宝宝吃不到奶的难题。新妈妈要掌握科学挤奶的方法,才能让哺乳顺利完成。以下几种情况就是挤奶信号:
  信号一:当新妈妈乳房太胀影响宝宝含接时,可以先挤出一些奶,使乳晕变软,便于宝宝正确的含接到乳晕上。
  信号二:新妈妈乳头疼痛暂时不能哺乳时,要将奶水挤出来,这样既可用挤出的奶喂养宝宝,缓解了乳头疼痛,还防止了由于宝宝未吸吮而乳汁分泌的减少。
  信号三:宝宝刚出生不久,吸吮力不是太强,如果母亲的乳头内陷,宝宝一时还没有学会吸吮这种乳头,这时候要挤奶喂宝宝以保持乳汁的分泌。
  信号四:宝宝出生体重过轻或宝宝生病吸吮力降低时,应挤奶喂养宝宝。
  信号五:宝宝出生几天,食量比较小,吃不完的奶水需要及时挤出,以便正常泌乳。
  
  胀奶的原因
  
  新妈妈为何会胀奶?新妈妈从怀孕末期就开始有初乳,当胎盘娩出后,泌乳激素增加,刺激乳汁的产生,乳腺管及周围组织膨胀,在产后第3、4天达到最高点。所以,当新妈妈太晚让宝宝吸吮母奶时,就容易产生胀奶的情况。让宝宝越早吮吸或吮吸的频率越高,就越不容易胀奶。
  
  挤奶三招
  
  第一招:手工挤奶法
  挤奶步骤:准备哺乳工具、奶瓶、乳垫、奶瓶保温盒、干净纱布(清洁奶头用)。
  挤乳动作:彻底将手洗干净,采用舒服的姿势并放松身心,轻柔地按摩乳房或在乳房上敷一条温热的毛巾,均有助于输乳管内乳汁的流出。正确的挤乳姿势乳房不会有疼痛,如果会痛,表示动作有误,需要重新调整大拇指与食指的位置。
  动作一:将双手靠近乳房,拇指在上,其余4指在下面托住乳房,握成一个c型。将拇指和食指及中指放在乳头后方约2.5~4厘米处。挤压的区域是以乳头为中心,半径约3厘米的区域。
  动作二:规律的一挤一放的动作,指腹向乳头方向滚动,同时将手指的压力从中指移动到食指。将乳汁推挤出来。挤压时避免太深或太用力,以免阻塞输乳管。不要挤压乳头,因为挤压或拉乳头就像婴儿只吸吮乳头一般,并不会促使奶水流出。
  动作三:手指放在正确的位置,并有节奏性地重复按压、推挤的动作。隔一段时间,转换位置挤压。避免用摩擦或滑动的方式,以免皮肤被挤压造成红肿。刚开始不会有奶水流出,但挤压几次后,奶水会慢慢滴出。当催产素反射渐渐开始活跃,乳汁就会似泉水涌出。
  新妈妈这样做:挤奶时,用拇指和食指挤压乳晕,以无疼痛感为宜。即使乳汁很难流出。也不要使劲挤压。挤奶的关键是挤压的部位和角度,用力过度会弄伤乳晕。另外,挤压乳晕的手指要勤换位置。挤压乳晕的位置有多种,手指可以上下挤压,也可以左右挤压,还可以斜着挤压。只挤压乳晕的一个部位,那个部位的负担就会过重,会有受伤的危险。
  每次挤乳每边乳房至少挤3~5分钟。直到奶流量主为慢;然后再挤另一侧。如此反复数次,直到乳汁不再流出为止。产后几天,妈妈通常需要20~30分钟才能把乳汁充分挤出。
  每天至少应泌乳3次(包括喂奶和挤奶),因为如果每天只喂1~2次,乳房得不到充分的刺激,母乳的分泌量就会越来越少,不利于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
  
  第二招:吸奶器挤奶法
  吸奶器分为手动吸奶器和电动吸奶器。手动吸奶器可以通过挤压吸奶器后半部的橡皮球,使吸奶器呈负压,将吸奶器的广口罩在乳头周围的皮肤上,不让其漏气,放松橡皮球,乳汁慢慢地流入吸奶器容器内。待没有压力时,再重复挤压橡皮球。当吸奶器挤器中的奶较多时,应将奶倒入准备好的容器内。用吸奶器挤奶,在每次使用前都要将吸奶器消毒。电动吸奶器的操作比较简单,新妈妈只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严格操作就可以了。
  新妈妈这样做:吸奶器每天要清洗与杀菌,买前最好也请教有经验的妈妈看哪一种较理想。使用挤奶器挤奶前,先行乳房按摩是有助于挤奶的,按摩时以小圆圈之旋转从乳房之外围向乳头方向按摩,然后以姆指及食指轻轻的揉乳头,这样同时有助于挤奶。
  如果新妈妈产后奶水不足,要做到24小时内挤奶6~8次或更多,才能保持泌乳。可每隔半小时至1小时挤一次,夜间3小时挤一次,几天后乳汁就会增多。
  
  第三招:热瓶挤奶法
  准备工作:对于一些乳房肿胀疼痛严重的妈妈来讲,由于乳头紧绷,用手挤奶很困难,可用热瓶挤奶法。取一个容量为1升的大口瓶,用开水将瓶装满,数分钟后倒掉开水。
  新妈妈这样做:用毛巾包住拿起瓶子,将瓶口在冷水中冷却一下。将瓶口套在乳头上,不要漏气。瓶内逐渐形成负压,乳头被吸进瓶内,慢慢地将奶吸进瓶中。待乳汁停止流出轻轻压迫瓶子周围的皮肤,瓶子就可取下了。这个原理与中医的拔罐比较相像。这个方法现在使用的较少,一般采取的是前两个。
  
  挤奶护理技巧
  
  技巧一:护理乳房很关键
  分娩后的1~2天,要适应乳房突然沉甸甸的变化,并且珍惜淡灰色的初乳,吃了初乳的宝宝会格外有抵抗力。头两天宝宝频繁有效地吸吮,一方面充分吸吮到免疫物质丰富的初乳,又可以刺激乳汁的尽快产生,还可以防止下奶时的乳胀。
  日夜都要戴具有保护性的、舒适的胸罩。胸罩不要太紧,以免束缚乳腺导管。
  新妈妈可能会感到乳房肿胀难受,可以在哺乳前用温热的毛巾敷几分钟乳房,或者用温水淋浴。注意不要用肥皂清洁乳房,肥皂会使皮肤干燥。也可以在胸罩内垫上衬垫。注意要经常换衬垫,减轻乳头潮湿引起的疼痛。
  
  技巧二:用挤出的母乳正确喂养宝宝
  母乳加温以热水隔水加温为最佳,使用流动的温水加温或温奶器亦可,绝对不可以为了贪图方便以微波炉加热或用炉火直接加热,会破坏母乳内的养分。
  母乳放在常温下和冷藏室里会出现分离的现象,上半部乳白,下半部很清,有水乳分离的感觉,是正常现象。加热后需将其轻轻摇晃,将其混合均匀喂食,但不可用力摇晃。另外每次温奶最好先评估宝宝所需的量取用,不要取出超过太多,避免母乳浪费。冷藏的母乳一旦加温后即使未食完,不可再冷藏,需丢弃。
  
  TIPS:如何储备母乳
  如果是三到五天之内要喝的母乳可存在保鲜室。若要保存久一点就得存在冰箱冷冻室内,如果冷冻室温度在零下18度,则可冷冻4个月,但要注意奶水一定要先冷却才可放进冰箱冷冻。
  储存母乳一定要用消过毒的干净的容器。装母乳不要太满或把盖子盖得很紧,要让容器留点空隙,以防冷冻结冰而撑破。
  每次储存母乳时,都要另用一个容器,且在每个容器上贴好标签记上日期。储存母乳最好分成小份,每份约60~120ml,或以宝宝一次喂食量为准,这样方便家人喂养宝宝,而且不会造成浪费。
其他文献
夏季饮食有原则    夏季天气炎热,饮食上宝宝爱贪凉,食欲不佳,有些宝宝甚至苦夏,出现消瘦的问题。而注意以下几点,就能让宝宝顺利度夏。饮食不贪凉夏季天气燥热,宝宝爱吃冷饮,但宝宝脾胃娇嫩,如常吃生冷食物尤其是冰激凌、冰棍、饮料等,糖分又高,极易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出现食欲不振、腹痛、大便异常等寒凉伤及脾胃的症状,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因此,宝宝少吃冰冷食品,吃冰棍只吃一根,不要一连吃好几根,喝水
期刊
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动当代外交话语核心概念的对外传播,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国外受众常常曲解我国外交话语核心概念的内涵,怀疑甚至抵制这些核心概念所表达的政治理念和相关举措.这不仅是由于中外社会制度和主流意识形态不同,也是由于我国当代外交话语核心概念的译名变化不定、传播主体单一、传播形式和传播方式较为单调.鉴于此,我们应采取柔性传播策略、多主体传播策略和立体式传播策略,以卓有成效地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当代外交话语核心概念.
宝宝上火,不容忽视    宝宝上火后易出现口角糜烂、干裂、嘴唇起疱疹、口腔粘膜及舌头溃疡等症状。此时宝宝疼痛难忍,不肯吃奶、吃饭,甚至不愿意饮水,哭闹不安。大一点的宝宝会说嘴疼,疼痛影响宝宝的正常进食,引发食欲不振、睡眠不足。长久发展,还会导致宝宝抵抗力下降、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严重后果。上火宝宝不佳的身体素质极易受到其他病毒的侵袭,引发感冒、肺炎、咽喉肿痛等疾病。  上火的宝宝,小便赤黄,并且量
期刊
性别与跨性别理论在西方当代批评理论中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该理论的缘起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以来女权主义对女性受压迫根源的探寻、20世纪60—70年代生理性别/社会性别的分类与制度探讨、20世纪80年代男女性别二元对立困境.该理论先后以社会性别和跨社会性别概念为聚焦点,以突破二元对立为驱动力,对性别理论和跨性别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学理探讨和批评实践.该理论一方面从多元视角考察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关系,以获得对性别的整体理解;另一方面以跨性别群体的性取向遭压制的根源探讨为出发点,描述和解析除异性恋之外的跨性别性
插曲1:吸住乳头不放    表现:很多宝宝吸住妈妈的乳头不放,是妈妈最痛苦的事情之一。  原因:对许多宝宝来说,依偎在妈妈怀里,吸吮妈妈的乳房,是十分愉快的事情。宝宝在吃奶时被妈妈抱在怀里,重新听到在腹中生活时就熟悉的妈妈心跳声,睁开眼睛就可看见妈妈的面孔,可以给宝宝带来安全感,所以,小宝宝吸着乳头,有时为了吃奶,有时是为了自己舒服一一这对宝宝可谓一种超级“享受”。  新妈妈怎么做:妈妈如何区分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