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育壮秧技术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稻旱育壮秧技术包括:选用良种、苗床准备、种子处理、播种及苗床管理等等。
  关键词:水稻;旱育壮秧;技术措施
  1 选用良种
  选择丰产性好、分蘖性强、抗病,抗倒、质优品种。
  2 旱秧苗标准
  中稻宜用中苗。壮秧的形态指标:叶龄5~6叶,苗高 15~18 cm,带蘖1~3个,带蘖株率80 %以上,第一叶鞘高度小于3 cm,基部扁平,秧龄约30~40 d。茬口矛盾大的地方可选用中大苗,叶龄5~7叶,中稻秧龄40 d左右。
  3 苗床准备
  3.1苗床选择 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质地良好、深厚疏松通气的菜地或水浇旱地做苗床,要求地下水位在30cm以下。
  3.2苗床面积 一般小苗(4.0叶龄以下)移栽的10 m2左右,中苗(4.0~5.5叶)移栽的12 m2左右,大苗 (5.5叶龄以上)移栽的17 m2左右。
  3.3播前施肥 播种前10~15 d,每平方米苗床施入腐熟农家肥20~30kg,硝酸铵40~50 g,过磷酸钙100~150 g,硫酸钾(或氯化钾)20~30 g,硫酸锌3~4 g。按耕翻→施肥→碎土的程序进行,再翻锄3次(深度为10~15cm),将所施肥料与10~15 cm深的表土充分搅拌均匀,否则易产生肥害。
  4 种子处理
  4.1晒种 选择晴天晒2~3 d。
  4.2种子消毒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种衣剂拌种、温汤浸种等。
  4.3浸种 经过消毒的种子,如已吸足水分,可不再浸种,未吸足水分的,在播种前仍需浸种,稻谷吸水量达到谷重的30 %左右时,就能正常发芽。
  4.4催芽 催芽要求早、齐、匀、壮,可用塑料薄膜、木桶等进行,先加50 ℃左右温水预热15~20 min,然后加覆盖物,使谷堆温度保持在35 ℃~38 ℃,破胸露白即可播种。
  5 播种
  5.1适期早播 适期早播秧苗素质好。特别是旱育稀植栽培主要是以分蘖成穗增产,更应争取有较长的有效分蘖时间,所以必须适期早育早插。播种期要根据种子发芽最低温度、秧龄和插后秧苗成活最低温度三个生物学指标来确定。中苗的秧龄期30~35 d,成活温度为13 ℃,而大苗的秧龄期40~45 d,成活温度为14 ℃。而发芽的最低生物学温度为10℃。而床内温度为6.2918 1.044 5χ(χ为当日平均气温)。因此,当温度6 ℃时可作为安全播种的气象指标。全省各地均可在4月播种。第一、第二积温带,4月1~25日;第三、第四积温带4月15~25日。
  5.2适当稀播 稀播能育出壮秧。但在实际生产中,秧田播种量普遍较大。播量标准:手插中苗(3.5叶龄),每平方米播90%,播以上发芽率的湿种280 g,干种225 g;手插大苗(5.0叶龄),播湿种190 g,干种150 g。机械插秧,必须加大播量,每盘播湿种120 g,干种96 g。
  5.3播种方法 苗床应浇足底水后播种:为准确掌握播量,人工撒播应按床定量播种,按每床面积一床一床地称量。为下种均匀,做到不留空地,不重叠,把每个苗床的种子分2次播种。第一次播70 %,第二次用剩下的30%找匀。播种时最好选择晴天。有条件的最好用苗床播种机或播种器播种。播完后,要用平板锹或特制的压种器把种子均匀压人土中,使种子三面入土,一面朝天。为防止农具沾土,可将塑料布铺在床面上进行。苗床压种后覆土盖种,用筛子筛覆土或用手均匀撒覆土。覆土厚度以盖严种子为宜,一般为 0.5 cm,不能超过l cm。
  5.4化除及防治地下害虫 每平方米用呋喃丹4 g和二嗪农0.3 g或杀草丹0.4~0.6 g,兑水1kg喷施,防治地下害虫和化学除草。
  5.5盖膜方式 一般可采用平铺薄膜和低拱架盖薄膜的方法,低拱架盖膜法是用竹篾搭起高20~30cm的拱架,然后盖上膜。
  6 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的重点是温度和水分。
  6.1温度管理 播种—齐苗应保温保湿,促进齐苗。低于35℃一般不要揭膜,高于35℃,应揭开两头通风降温,以防烧芽,但在下午3~4点后要及时盖上。齐苗1~1.5叶:应开始降温炼苗,晴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揭开部分,保持膜内在 25℃左右,3点后要盖上。1.5~2.5叶:是控温炼苗的关键时期,也是生理性立枯和青枯病的危险期,要经常揭膜通风,晴天可从上午9点至下午4点,使床土干燥;阴天可开口通风,膜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
  6.2水分管理 播种至现针前,以保温、保湿为主。
  现针后,严格控水,促进根系下扎,早上揭膜,傍晚盖膜,进行炼苗。
  2叶期即可揭膜。一般晴天下午揭,明天上午揭,雨天雨后揭。
  揭膜后.若秧苗发生立枯病,发病区每平方米苗床再增施50 g壮秧剂(叶面无水株时均匀撒施),然后浇水,可有效防治病害;另外如出现脱肥,每平方米秧床可用硫酸铵或硝酸铵20~30 g,兑成10%的溶液喷施,施后喷清水举重洗苗。
  揭膜至移栽前的水分管理。一般在出现秧苗叶片早晚无水株或早晚床土干燥或午间叶片打卷时,选择傍晚或上午喷浇水一次,以3cm表土浇湿为宜,但对土壤不太肥沃,较板结的秧床,以每次浇透水为好。
  6.3追肥管理 如果苗床培肥不够,表现脱肥,可结合洒水补施提苗肥。用2%的硫酸铵液喷施,每平方米100~200 g,施肥后噴清水洗苗,以防烧苗。
  6.4防治病虫草害 早、中稻苗期病害主要是立枯病,可在2叶1心期每平方米用2g50%的敌克松兑水2 kg喷施。
其他文献
摘要:该文针对FAT32文件系统DBR损坏造成分区无法正常打开的故障,提出手工重建DBR及先备份再格式化恢复分区的解决方案。实践证明,两种解决方案对解决DBR损坏的故障都是有效的。  关键词:FAT32;DBR;BPB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碼: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9-2188-01  Solutions of Recovering Data from FAT32
介绍了目前比较成熟的PPPoE接入技术。并在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上实现了PPPoE接入的几种方式。
摘 要:摘 要:大豆灰斑病初次侵染来源是病株残体和带菌种子。因此认真清除菌源,合理轮作,种植抗病品种及搞好预测预报。大发生年份及时喷药保护,可以减轻发生为害。  关键词:大豆灰斑病;发病规律;影响因素;防治、  大豆灰斑病分布很广泛,遍及世界各大豆栽培区。在国内各大豆区均有分布,不同的地区和年份发病程度不同,尤以黑龙江省东部发生程度较重。一般可是大豆减产13 %左右,严重的可减产30 %。  1
组合目标由多个子目标组成,子目标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有规则的阵列分布关系。针对子目标分割后为斑块状的阵地目标的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ARG模型的最大后验概率的统计识别方法对阵地目标进行识别。
摘 要:落花落荚成为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探明落花落荚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方法保花保荚,减少脱落是提高产量的根本因素。  关键词:大豆;落花落荚;原因;预防  花荚脱落是大豆生产中的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一般每株大豆蕾、花、荚脱落数占总花数的45 %~70 %。、脱落比例大致是:花朵占50 %,幼荚占40 %,花蕾占10 %。  1 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  1.1花荚脱落的过程  大豆花荚脱
最新的拉曼光谱方法在水性笔油墨的检验中具有无损、方便、有效的特点,使其在法院科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拉曼光谱在常用红色水性笔油墨测试中的原理和
糯玉米也称粘玉米,是玉米胚乳性状的一种突变体,其胚乳淀粉儿、乎是支链淀粉所组成。其籽粒黏软清香、皮薄无渣、内容物多、营养丰富、口味纯正且易消化吸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