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纳米科研及产业化发展现状

来源 :新材料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hexia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市科委在十五期间注重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链的形成,制订出“十大工程、十六大专项”的发展战略,并将纳米技术作为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纳入重点专项组织实施,旨在推动天津市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优化产业结构;同时也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为天津经济在“十五”期间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作出贡献。
  
  一、组织实施纳米专项计划
  
  指导思想是:以国家和天津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牵引,以国内外纳米技术发展趋势为方向,以市场和应用为导向,着重发展那些有利于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含量的纳米技术;培育纳米技术相关的新兴产业,重视那些以市场和应用为依托的纳米科学基础研究;推动纳米技术发展的初期要以政府推动为主,吸引企业介入,使纳米技术的发展进入市场运作的平台。
  总体发展目标是:在纳米应用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十五期间实现产业化生产;培育一批技术基础成熟的、具有市场前景的骨干项目,达到中试水平,为今后的产业化奠定基础;在纳米基础研究方面出一批创新成果,为产业化做技术储备;建成纳米科研产业化平台基地,对一些技术比较成熟的有市场前景的项目进行产业孵化,形成纳米高科技型企业。“十五”期间要使5~10项与纳米有关的项目实现产业化,并增加产值10亿元。
  从2001年天津市科委开始正式启动“纳米技术专项”,通过纳米专项的组织实施,带动了全市整体纳米科研开发水平,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市场前景好的项目,推动了全市纳米科研成果的转化,产业链初步形成。
  南大合成公司承担了“纳米专项”课题——《纳米固相合成载体树脂》项目,该项目产品为内部具有独特纳米结构的微球树脂,是多肽药物合成的重要原料,随着多肽药物的陆续投产,对多肽合成载体树脂的需求猛增,国际市场容量近期会增至百吨年左右。该公司在科委的组织协调下,经过一年的努力,最近取得新的突破进展,开发出包括基础树脂、吸附树脂、功能化树脂、短肽在内的系列化产品。最近,公司与开发区泰达风险投资公司定了投资协议,由泰达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组成新的股份制公司,此举大大加速了该项目的后续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从而完成了我市第一个纳米高科技项目与风险投资的有效结合,实现了风险资金和纳米技术产业化的对接。
  目前,该公司正在加紧生产基地的建设,投资300万元的1500平米新建厂房已经完工,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10月中旬可正式投产,形成年产600吨各种树脂的生产基地。今年,截止到8月底已经实现产品销售近900万元,预计全年可达到1300多万元。两年后,将形成产值超2亿元的新型高科技企业。
  由西青区新丽华色材有限公司承担的纳米汽车漆项目,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运用天大研制开发的水性高纳米分子胶囊包覆技术,明显提高了传统的水性电泳漆的耐盐雾性和附着力等主要指标。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技术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先进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此项技术对其它传统产业产品的性能改进和新产品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发展前景。该公司已经自筹资金建成年产4000吨水性纳米汽车电泳漆的生产线,新开发出的水性纳米阴极泳漆将成为主要产品,并已经有多家老客户与该公司达成订货意向,该项目已成为天津市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品新的亮点。预计2005年可年产2600吨,实现销售11,500万元,创利税1700万元。
  天津大学承担的纳米金属粉润滑修复剂项目运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金属粉工业化制备技术,开发出新型的纳米金属粉润滑修复剂。通过测试表明:与普通润滑油比较,大大改善了汽车的尾气排放,CO和CH化合物排放分别降低50%和53%;通过减少磨损提高功率输出5%,达到节油5.3%的明显效果,并且具有独特的耐高温性和化学稳定性。据了解,目前国内研制开发该项技术产品的单位有多家,但均处在实验阶段,在内燃机上应用并达到上述明显效果,目前在国内还未见报道。该项目产品具有10万吨/年的广阔市场,现在已有多家海内外企业关注此项目的产业化。
  “负载型纳米新型催化剂”是由南开大学和瑞凯科技公司共同承担的重大项目,主要开发内容是:研制开发负载型纳米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纳米过渡金属氮化物催化剂。此类催化剂可取代价格极其昂贵的铂、钯钌、铑催化剂和价格高安全性能差的骨架镍催化剂。该项目被列入科委的“纳米专项”计划以来,产研密切合作,目前开发的负载型纳米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在环丁稀砜加氢反应中催化活性是骨架镍的2.5倍。该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经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已经通过用户的实验评价,进入工业生产装置试用阶段,年底可正式批量生产进入市场,预计此种催化剂国内年需求量为100吨。
  
  二、组织专项调研,摸清纳米发展现状
  
  最近对天津市纳米科研开发及产业化现状进行的专项调查结果表明:
  1、目前全市从事纳米材料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的单位有20多家,纳米研发项目104项,涉及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能源环境等各高新技术领域。其中纳米材料基础研究项目占60%,纳米材料应用技术项目为40%。
  2、科研开发的主要队伍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占85%以上,部分国企和民营科技企业力量单薄,约占10%。研究人员近千人,具有博士、高级职称的占50%,中级职称占30%。
  3、涌现了一批纳米科研成果,目前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已发表有关纳米技术的论文226篇,申请中国专利72项,占纳米研发总数的11%,通过国家级成果鉴定的纳米项目4项,省部级鉴定11项。
  4、所统计的项目科研经费总额达5000万元,国家拨款占60%,自筹约占40%,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纳米科研,投入在100~600万元的纳米项目中有9项是全部由企业自筹的,说明企业的风险投资意识增强。
  5、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2年6月,全市现有纳米企业13家,正在中试和产业化的纳米项目23项,其中达到中试规模的12项,小批量生产的3项,形成规模化生产的8项,成果转化率超过20%,高于全国纳米成果转化率5%的最新统计数据。这些项目已经累计实现销售近2000万元,在未来的1~3年内,预期实现纳米产品4万吨,累计销售收入近9亿元。
  通过调查统计还发现,目前有多项正在研发的具有发展空间大、市场前景好的纳米项目即将进入中试和产业化阶段,这些纳米技术项目的产业化实施,将对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品的附加值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天津市传统产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发挥“国家队”优势,营造科技发展环境
  
  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由国家科技部经过实地考察后,于2000年12月6日正式批准成立,于2001年3月在开发区工商注册,成为具有独立法人的事业单位,坐落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大科技园,现有面积1.2万平方米,规划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
  基地通过与各大学、研究机构、大企业形成动态联盟、联合攻关的科研新体制,建立有利于纳米技术发展的创新机制,以体制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建立起人才、资金、技术、检测、信息、产业化六大平台及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依托纳米技术成果,孵化和培育纳米技术领域高科技企业。
  全新的机制带来优良的管理,优良的管理促进高技术的培育。基地正是在探讨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机制。
  管理体制创新——基地的公共研发检测平台以网络化形式对外开放,营造多元媒体空间体系,实现全球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为本市及国内纳米研究机构和企业提供实验和检测条件,并提供技术咨询,充分体现了它的开放服务性。
  科研体制创新——采取动态联盟,联合攻关,联合中央和地方力量、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力量、企业和个人的力量,组成若干纳米专业研发中心,在纳米技术乃至新材料领域形成一个强大的“团队孵化器”,原创技术成果和新型高科技企业的孵化摇篮,并充分发挥出基地科研成果的辐射带动性。
  人才机制创新——人才吸引实行国际化、全球化。不仅是在单个项目上吸引人才,而是“天下英才,唯我所用”,在整个纳米科技领域广泛吸引、招聘、留驻海内外一批团队。同时探索一条“后大学”新机制,使基地形成大学的延伸,教育的延伸,技术的延伸,科研的延伸。在国内形成纳米科研团队,实现强强联合,达到人才聚集效应。
  基地已经通过开发区财政及市科委共同投入1亿元,引进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纳米科研专用仪器设备,目前已完成天津市纳米产业孵化基地的组建并于10月初揭牌运行。大部分公共检测仪器已经到位并投入使用;基地已经与南开大学、天津医大等高校联合共建了纳米专业研发中心,建成了高水平的单壁碳纳米管和新型纳米催化剂两个实验室,并开始承担国家“十五”863项目。年底前将有几十位博士后进入基地。现在基地正在尽快制定纳米公共检测平台对外开放服务的管理制度;另外,实现基地所有公共检测仪器设备年底之前在网上公布,让大家充分了解纳米基地,也使基地今后能更好的发挥其服务功能。
  产业孵化基地的建立将充分利用社会的各方面优势,整合政府、大学、科研机构、金融组织和企业等多方资源,实现三个对接:
  ● 基础研发和产业化研发的对接;
  ● 国家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对接;
  ● 科学家、工程师、创业家、投资家、企业家、金融家等各种人力资源的对接。
  基地总体目标:
  吸引一批海内外一流的纳米人才、形成一批纳米技术原创科研成果、孵化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培养一批一流的高新技术企业家。力争用1-2年在纳米外沿技术上有重点突破,3-4年有大规模突破,5-10年向核心技术挺进,努力把平台建设成世界级纳米技术科学城。
  阶段性目标:
  近期目标(2004年):建立并完善六大服务平台(技术、检测、人才、资金、信息、产业化);建立完善各专业平台(天津、中科、清华、北大、总装、军事医学科学院);创建一流的研发(软、硬件)环境;规划完成2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
  中期目标(2007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纳米技术研发和教育基地;吸引海内外纳米科技人才,形成1000人的科研队伍;外延技术上取得大规模的突破,并向纳米核心技术挺进。
  远期目标(2012年):推出一批纳米原创核心技术;为中国纳米产业提供支撑技术和人才,并形成3000人的科研队伍;形成中、美、日、欧在纳米技术领域的抗衡局面。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重、危型毒蛇咬伤血清心肌酶变化特点,探讨早期防治意义。方法:对62例重、危型毒蛇皎伤的病人按毒蛇类型分为神经毒、血循毒、混合毒三组,进行血清心肌酶的检测,同
<正>引言:当今全球的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信息产业的成功,得益于电子信息材料技术的提高及新材料的应用。以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
从物流组织结构合理化、物流管理以及物流技术合理化三个方面对物流合理化的概念作了界定。
我国地大物博,物产资源丰富,很多种类的自然资源的储量在国际上都是名列前茅,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这些资源在人均分布上一直不及世界人口的平均水平,目前我国为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