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功能及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bei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是河岸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长江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综述了河岸植被缓冲带的主要生态功能,分析了长江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面临的环境影响因素,阐述了河岸植被缓冲带构建技术,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河岸植被缓冲带的主要生态功能为缓洪护岸、截污净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目前,长江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面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外来物种入侵、大量硬质工程建设和农业、工业发展带来的污染物排放等.长江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的构建技术应根据不同河岸带的特点和功能来确定,并加强对河岸植被缓冲带的管理.未来研究应集中于:①开展河岸植被缓冲带遮阴效应的过程及机制研究,根据遮阴效应的研究结果,讨论遮阴的利弊问题,以及遮阴效应与缓冲极端气候的联系.②开展极端气候条件下生态功能研究,利用模型模拟极端气候条件下(暴雨、干旱等)河岸植被缓冲带的截留减污效应,为植被缓冲带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③开展景观和流域尺度研究,结合遥感影像和各气象站点数据,从景观和流域尺度研究自然和人为活动对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影响,探讨河岸植被缓冲带综合治理和管理模式.④建立植被缓冲带综合评价体系,应用数字化手段对河岸植被缓冲带实时监控,结合野外观察和采样分析,综合评价河岸植被缓冲带的结构和生态功能.参43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外固定术配合综合护理对老年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营养、心理、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老年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和护理,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创面管理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和护理.观察两组创面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植皮成功率的差异及两组干预前、干预1 w、干预2 w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和血红蛋白(HGB)、血清转铁蛋白(TRF)、上臂三头肌肌围(AMC)〕、90项症状自评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