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大断面隧道围岩稳定性的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特大断面隧道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围岩的稳定性,为隧道支护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特大断面隧道位移—计算步关系曲线位移云图应力集中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围岩稳定是隧道安全的基本条件,如何维持隧道围岩稳定是隧道工程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对于隧道围岩的稳定的研究,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力学分析法、数值模拟方法、工程地质判别分类法、人工智能法和反分析法。本文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特大断面隧道稳定性进行研究。
  增建贵昆线六盘水~沾益段乌蒙山2号隧道四线大跨车站隧道,该隧道出口DK287+812~DK288+350段为538m的四线大跨隧道,DK287+740~DK287+812段72m为双线隧道至四线隧道过渡段的三线隧道,隧道开挖面积超大,最大断面面积达354m2,开挖跨度28.42m,为目前世界铁路隧道之最。
  2 数值模拟
  1、计算模型的建立
  本文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围岩均采用八节点六面体实体单元,初支钢架和喷混凝土及临时支护按照等效原则采用壳单元模拟,锚杆使用FLAC3D特有的三维锚索(cable)单元模拟,二次衬砌采用六面体实体单元模拟。围岩参数则根据地勘资料推荐的岩石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为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同时考虑合理的计算工作量:有限元三维计算模型的横向边界取到隧道边界的距离约4倍洞径,模型下边界到隧道底部边界的距离大于3倍洞径。具体的计算范围为:左右各取100m;仰拱下取为80m;拱顶以上覆土厚取为120米计算,纵向取了135米,根据现场施工情况3米为一个进尺,因此模型沿隧道纵向单元长度取为3米一个。边界约束为前后左右边界施加相应方向的水平约束,下边界竖向约束,上边界为自由面。
  
  
  图1三维计算模型
  2、位移—计算步关系曲线
  选取距离洞口12m处的断面作为考察面,取拱顶、边墙及仰拱共4个点进行跟踪考察,如图所示,运用FLAC程序的hist功能,可以对选取的这几个考察点做出随计算步的变化情况。其中1——拱顶中心点;2——隧道右侧拱腰;3——隧道左侧拱腰;4——隧道仰拱中心点。
  各点的位移—计算步曲线云图如下:
  
  
  从以上各点的位移—计算步曲线图中可以看出:
  (1)拱顶点1的沉降一直呈增大的趋势,且沉降曲线在③部开挖时的变化率最大,从计算结果显示③、④部的开挖(即对应的计算步为step9-step15)过程引起的拱顶沉降占到总沉降量的51.72%;在后期,随着开挖台阶的形成,拱顶沉降值虽仍有所增大,但是增幅较小,表明后面的开挖步对拱顶沉降的影响不是很大,后续的开挖步引起的拱顶沉降只占了整体沉降值的24.6%;最后,拱顶沉降达到73.5mm,且随着二衬的施作渐趋于稳定。
  (2)左边墙2点的水平位移表现为前期和后期较为平缓,主要在15-23步(step15④部开挖至考察断面,step23⑥部开挖至考察断面)之间变化较大,占了总位移值的62.41%,表明靠近边墙点2的两部的开挖对其水平位移影响很大,邻近岩土体的开挖致使了其径向应力的释放,因而也就产生了较大的位移变化。在后期随着二衬的施作,变形就显得不大,曲线渐渐平缓。
  (3)3点与2点对称布置,其总体变化规律与2点相似,但是位移值较2点大,这主要是由于开挖先后顺序引起的,体现出左右位移值的不均衡性,后开挖侧的位移值大于先开挖侧,可以理解为后开挖侧的围岩由于先前的开挖受到了扰动,围岩在其本身开挖前就受到了影响所致。但从变化曲线也可以看出,3点的水平位移值变化也是在靠近3点处⑤部、⑦部开挖时最大,变化率也是最大的。
  (4)从仰拱处4点的竖向位移曲线图可以看出,仰拱的施作对仰拱竖向位移的控制效果是很好的,随着开挖步的进行,仰拱位移在不断增大,但在step27施作仰拱,进行仰拱填充以后,位移值就很平缓了,曲线图近乎水平,很好的体现了仰拱的作用,可以提高隧道结构的稳定性。
  3、位移云图
  通过模拟计算,将隧道结构的竖向及水平位移云图绘制如下:
  
  
  图2竖向位移云图 图3水平位移云图
  从位移云图也可以看出,竖向位移的变化主要在拱顶及仰拱范围,而水平位移在两侧,且两侧也表现出不均衡性,在拱肩处左边大于右边(先开挖侧大),拱腰及下部则是右边大于左边(后开挖侧大)。
  4、围岩应力场分析
  由于岩体的自重和地质构造作用,在开挖隧道前岩体中就已经存在的地应力即初始应力场是处于相对稳定和平衡的。隧道开挖后,使得围岩在开挖面处解除了约束,破坏了岩体内原有的应力平衡,使得一定范围内的围岩产生位移,形成径向松弛,与此同时围岩在切向产生应力增高(集中)现象,形成应力重分布的二次应力状态。施作支护结构后,支护结构会对岩体的移动产生阻力,形成约束,并承受围岩给予的作用力,产生变形。支护结构变形后所能提供的阻力会有所增加,而围岩却在变形过程中释放了部分能量,进一步变形的趋势有所减弱,需要支护结构提供的阻力以及支护结构所承受的作用力都将降低,应力集中现象得到改善,位移与支护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达到平衡,形成三次应力状态。
  
  
  图41部开挖后应力矢量图(未支护) 图51部支护后应力矢量图(支护)
  由主应力矢量可以知道,初始状态下,围岩处于自重应力场中。①部开挖后,应力发生偏转,径向应力释放,切向应力增加。而施作支护后,应力集中现象得到了缓解,部分荷载转由支护结构承担,围岩应力减小。后续的开挖步变化规律也为类似,在此不一一列举。最终洞室开挖、支护、二衬施作完毕后,洞壁周边围岩应力方向又较刚开挖后的状态发生了一定偏转,表明支护结构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5、应力集中
  
  
  图6应力集中系數图
  洞室两侧的应力集中严重,应力集中系数在0.8~1.8之间,但由于深埋初始应力很大,即基数大,较小的应力集中系数就意味着有较大的应力扰动,顶部和底部的应力集中不明显,由于开挖卸载,应力集中系数小于1。
  3 结论
  通过对特大断面隧道,分部开挖进行数值模拟后,大致可总结出隧道围岩稳定性的一些规律,对隧道结构采取支护方式、选取支护时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而使特大断面隧道支护的设计更加优化合理。
  参考文献:
  [1]唐国荣,章慧健,仇文革,高扬. 基于乌蒙山2号隧道论多线大跨车站隧道的修建技术. 隧道/地下工程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增多,我国交通现代化建设的完善,同时,人们对现代化建设及公共设施发展要求也逐步提高。在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需要人们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本文主要是对我国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现状进行相关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相应观点。  关键字: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质量问题;施工策略  中图分类号:T
期刊
摘要:对箱梁进行预制是施工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文章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就预制箱梁的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叙述,希望能与同行共同交流、同时也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桥梁;预制箱梁;张拉及压浆  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钢筋工程  加工及安装:钢筋表面应清洁,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铁锈清除干净,避免在运输中受到污染。加工时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盘筋钢筋应采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迅速发展,预应力空心板凭借其造价低、施工方便、及大批量生产等优势,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此,本文针对预应力空心板施工工艺,做如下论述。    关键词:预应力空心板;施工工艺;施工结构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近几年的工程施工中,预应力空心板经常被应用到工程城中结构中,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工程今后的投入使用及人民的生命财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经常出现裂缝的这种情况通过列举分析市政隧道裂缝产生原因(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温度裂缝变现在约束条件)并列举出市政隧道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根据裂缝原因和特点简要的提出了在以下四个方面包括隧道结构抗裂设计构造要求方面、混凝土的配合比方面、隧道混凝土的浇筑方面、隧道混凝土的养护方面,提出了治理措施。  【关键词】市
期刊
摘要:当前世界各国的建筑结构正由土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向钢结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火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扑灭,由于钢结构耐火极限低,如果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将使建筑物迅速达到耐火极限,从而失去承载力,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介绍的这几种对钢结构建筑物的防火保护方法,在钢结构防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钢结构;防火;方法  中图分
期刊
摘要:机电安装是建筑工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构成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两方面探讨了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电安装;存在问题;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机电安装综述  说到机电安装,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都有涉及,比如说在工业上和一些民用设备中,有
期刊
摘要: 在施工中要以质量建设为生命,严把工程质量关,在施工前期必须采取相关预防措施来预防施工问题的发生,当问题发生时必须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效率更上一层楼。本文分析了市政排水管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控制的实证分析。  关键词: 市政;排水管道;施工;问题;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是与人民生活息息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隧道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长春市隧道工程为例,依据国家岩土、基坑及地铁等规范,对城市隧道涉及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总结,对勘察工作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城市隧道,设计条件,影响因素,岩土勘察;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方针。以长吉
期刊
摘要:在当今的公路建设中,施工方便的沥青路面受到了青睐,广泛用于各种道路的建设,相对于从前来说,沥青路面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沥青道路因有其自身的特点,建成之后的定期检测和养护工作非常关键,现随着沥青路面的技术日趋成熟,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准确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检测过后的保养十分重要,发现有缺陷和损坏的路面需要进行修补。笔者根据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针对不同的沥青路面成分,详细阐
期刊
摘要: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  关键词:城市规划 绿道 网络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国内绿道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