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jgood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游戏教学在幼儿园课程中是一种喜闻乐见且极具效果的教学方式。在幼儿教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意识尚未形成,而学生对游戏是极感兴趣的,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入游戏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活动,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参与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如何更好地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为主要内容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 游戏化 策略分析
  “游戏是儿童天生喜欢的”。如今大家对幼儿园课程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传统幼儿园课程只专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适应现代幼儿园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为了改变这种教学局面,教师要积极地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充分发挥寓教于乐的教学优势,把游戏教学融入日常幼儿教学课程中,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发展平台,让学生在游戏教学中培养个性,真正做到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合作交流,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发掘教学活动中语言的游戏性,实现教学的创新性
  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教师应当积极地将游戏当做是教学的一种基本精神,并将其融入幼儿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具有游戏性的语言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并用游戏性的语言组织教学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在进行美术活动“春来了”的教学时,教师为了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关注,便可以这样进行教学开场:“今天,小猴哥哥要邀请我们大家一起去郊外踏青,那在我们还未出发之前,老师想请小朋友们一起想想,在这个春姑娘已经到来的日子里,我们出去踏青会看见什么东西呢?还有,在这个绿油油、春暖暖的季节里,小朋友们又有什么比较想看到的东西吗?”像这样,通过语言的游戏性将学生带入一个崭新的游戏教学环境中,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造力。事实证明,游戏是最适合幼儿学习的活动方式,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本质是使教学课堂变得生动、轻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游戏过程中获取和掌握知识。因此,教师要努力对自己制定的游戏化教学进行改进和发展,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开展合理的户外教学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户外游戏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探索户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之一,它是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户外教学游戏活动的精心设计,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组织优秀的户外教学游戏?首先,良好的户外教学游戏活动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其次,教师要规划或集中或分散的活动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通过户外游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想象力和模仿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例如在进行《1和许多》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进行“老鹰做小鸡”的游戏,选出“老鹰”的时候,可以说:“我们只有1只‘老鹰’,但是却有许多‘小鸡’,是不是啊。”然后,每当“老鹰”捉到一只“小鸡”,教师就可以适时地说:“看,我们是不是又有1只‘小鸡’被抓了。”这样,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传达和强调1的含义,不仅可以让学生对1的认识更加的深刻,还可以将抽象的数字1变得更具体化。由此可见,户外游戏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可以有效地增长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在玩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分辨事物的能力。
  三、创建专门的教学游戏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专门的教学游戏区为学生进行某种特定的活动提供了场地,游戏区的区域基本上划分为积木区、益智区、游戏区、美工区、操作区、阅读区、音乐表演游戏区、角色游戏区等,对这些特定游戏区域的划分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识能力。例如在积木区中,学生就可以通过搭积木等游戏来发展自己的建构能力,这种建构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对空间的认知能力,不断地提高学生对基本形状、数量等知识的获取。学生在搭建积木的时候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各种不同的搭积木的方法、角度,进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及动手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提高学生之间的默契度,还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用积木搭建一幢房子,以此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在角色游戏区中,学生可以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扮演提高自己的社会性和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同时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如何与人交往,让学生真正做到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见解、情感,加强生生、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又或者是阅读区,其主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及表达能力。当然,不同的教学游戏区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应当合理而科学地运用这几种教学游戏区,充分发挥游戏区的自选性,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课程中实施良好的游戏化教学是我国教育领域对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全新的认识。随着幼儿教学程度的不断提高,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课程中展现出自身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蕾.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5,39:195.
  [2]李芳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08:4-5.
  [3]徐小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分析[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2:31.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前教育是教育阶段的开始,对于整个教学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学前教育,对于学前教育的方法、理念等都有所涉猎,目的就是要在幼儿思想启蒙阶段,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学习氛围当中。在学前教育中,对幼儿班进行教育主要是进行语言环境的创造,通过语言环境的创造,培养幼儿较强的组织能力,通过语言能力的培养,幼儿的整体思维会得到开发。本文主要就如何构建幼儿
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造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互动作用。”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认知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如今,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造对幼儿发展的重要影响。  一、乡土环境创建的意义  幼儿园的主题环境是幼儿的无声
幼儿期是儿童塑造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培养与发展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关键,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儿童内在潜力与性格的可塑性显得更重要。本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在现有论证基础上具体分析各要素对幼儿施加的正反向影响及幼儿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分析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因素的必然联系,并深入探讨改善幼儿心理健康状况过程的具体解决措施,有效将心理健康作为衡量儿童成长状况的基本标准。对于提高幼儿心理理论的发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政府部门为了更好地适应目前经济发展趋势,政府会计制度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过去的政府会计体系在会计制度、核算基础以及财务报告信息等方面都存在些许问题。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日益完善,政府也开始实施职能转型战略的工作。本文针对政府会计体系改革前后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政府会计;会计核算;改革  一、政府会计改革的意
摘 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艺术领域的目标设定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与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针对《纲要》中对于艺术领域的设定,无论是对美的感受、对美的体验,还是对美的表现,都应该让幼儿喜欢它。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美术活动 想象力 创造力 培养方式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给他们提供表现的
摘 要: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幼儿园音乐活动角度分析音乐活动对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重要性,导致幼儿形成不良学习品质的原因,提出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音乐活动 音乐教育 学习品质 对策建议  一、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我国的幼儿教育就对音乐教育尤为重视。据史料记载,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已经有了审美的意识,尤其是
摘 要: 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将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小班游戏生活化就是以小班孩子发展为本,以他们的一日生活为中心,以游戏与生活相结合为基本途径,强调孩子的体验和情感的表达,使游戏与孩子生活相结合,使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 陶行知 生活教育 小班 游戏生活化 实践与探索  一、创造富有生活气息的游戏环境  (一)提供丰富的、真实的材料  我们发动孩子和家长收集了多种废旧材料,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