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测试用例设计信息的回归测试优先级算法

来源 :计算机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1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先级技术是一种高效实用的回归测试技术.文中针对现有优先级技术未能有效使用测试用例设计信息的不足,提出了一组新的回归测试优先级动态调整算法.与已有方法相比,新算法充分考虑了测试用例的设计信息,能够通过及时捕捉和利用测试执行信息对测试用例优先级进行动态调整,具有时间复杂度低、检错效率高等优点.将其应用于Windows平台下应用软件的回归测试结果表明,新算法有益于在短时间内检测出更多的错误.
其他文献
传统的系统性能评测方法使用吞吐率等整体性参数作为评测手段.这类参数对于用户输入时间不确定的图形界面交互式应用程序并不适用.图形界面交互系统的评价应更侧重于考虑用户的主观感受.在多用户共享服务资源的图形界面系统中,单个用户可占用的资源受限,用户请求的处理时间可能会被延长.此时程序的"实际执行时间",即整体执行时间与等待用户响应时间之差,才能够真实地反映用户可察觉的系统处理能力.但如何提取"实际执行时
如何得到有效的融合系数是图像融合的关键.文中从图像的统计特性出发,构造了对比度塔(CP)和GHM多小波,建立了多小波HMT模型以捕获多小波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将进化计算思想——免疫克隆选择(ICS)算法引入到图像融合处理中,用来优化融合系数,较好地实现了多传感器遥感图像的融合.仿真实验证明,与传统的小波变换和多小波变换方法相比,文中方法得到的融合图像有效地保留了图像的细节和纹理信息,图像的信息
个体单体型问题指如何利用个体DNA测序片断数据,根据不同的优化准则确定该个体单体型的计算问题.因为技术上的限制,DNA测序实验中能直接测定的片断长度是有限的,一个片断所覆盖的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等效子午面和互信息量的三维医学图像快速配准算法——EMP-MI算法.传统的互信息量的方法需要考虑整个三维数据的信息,计算复杂度大,无法满足临床需要.而本算法将三维数据的配准转化为二维数据的配准,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减少了配准所需时间.文中创新点在于利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出图像的等效子午面并将图像转化到标准坐标系下,从而将质心和等效子午面粗配准,精细配准时只需要对浮动图像进行微小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