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ew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提升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对指标体系进行论证并确定权重。最终,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并确立了各指标权重。指标体系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人文理念,结构及内容更为合理。

其他文献
目的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针对国内高校传统教学方法评价忽视师生主体性及其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盲目求新求异、重形式轻效益等问题,依据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和特点,引入"期望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建立基于师生期望的教学方法评价模式,并以某高等医学院校八年制医学教育史课程教学为对象进行实践论证。结果基于师生期望的教学方法评价模式,能够为合理选用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结
期刊
目的应用优序图法确定医学本科生一般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为量化评估医学生一般能力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和优序图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评价,回收数据后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指标体系包括人文关怀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6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所有指标的重要性评分皆大于4分,标准差小于1,变异
期刊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方法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收集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的影响因素条目并编制成问卷,采用该问卷对哈尔滨医科大学及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及一线教师共350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8.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的影响因素包括7个,分别为教师胜任力、教学资源、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