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化的数学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chi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正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的创造条件,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鼓励学生善于分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即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作为一名教师就应当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生活,新课程呼唤生活化数学,让学生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应用意识,培养学习创新意识。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育心理研究:当学习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感到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强烈欲望。
  ①创设实际生活情境
  如教学“比例尺”时,我用如下方法导入:暑假,老师要乘飞机到云南旅游,经了解,厦门到昆明的飞机每小时飞750千米,需要飞几小时?你们能帮老师算一下吗?学生肯定感到无法计算,因为不知道厦门到昆明的实际距离的数据,于是教师出示中国地图。我们根据地图及其比例尺可以求出两地之间的距离,什么叫比例尺,有什么作用?这是我们本课学的内容,从而导入新课。像这样,从生活应用中的实例出发,把学生引入新课,进行尝试,一方面可以诱发学生的堂试动机,另一方面使学生看到数学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②创设“模拟”生活情境
  如“元、角、分的认识”,教师创设“文具店、售货员”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现实生活的商品买卖的实践活动中,激起学生兴趣,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数学概念“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概念定义等知识都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怎样才能变抽象为直观、生动、学生易掌握呢?我在这方面也作了些尝试:
  如教《克的认识》,我请学生亲自分别称出1克绿豆、1克大米、1克花生米……数一数各有几粒,边数边称,边用手掌掂一掂,1克豆的重量,学习在建立的“1克”感性认识基础上,请他们谈一谈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品用“克”作单位。学生很快地说出一袋茶叶、一盒(袋)牛奶、一条项链、一块香皂等例子再一次加深了并扩展了对克的认识,丰富了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的教学方法,还可以用在《时、分、秒的认识》、《千克的认识》、《吨的认识》、《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等等新授概念教学中,体现了“生活数学”新理念。
  三、数学应用题“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新教学大纲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教学的趣味和作用。 在低年级教学中,我常设计这样题型,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如(A):一个数是9,比另一个数少5,另一个数是几?该生回答:9-5=4,另一个数是4。
  (B):小明得了9个五角星,比小红少5个五角星,小红有几个五角星?该生想了想回答:9 5=14(个),答:小红有14个五角星
  数量关系相同的两道题,同一个学生都作出了两种不同的回答,这说明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该生之所以能对第2题作了正确的回答:是因为第2题的内容贴进生活,他们可以根据提出的数量关系及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四、练习设计“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①与生活问题相结合
  學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能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关键在教师课堂上的培养,教师可在知识建构中有意识地用刚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认识,请学生用生活的例子来加强知识的建构与生活中密切联系。如:我让学生复习“计量单位”时设计的改错题:《××的一天》内容是:2004年2月29日星期天,“今天清晨9点钟,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用了10小时很快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吃了200吨的早饭,我背起了2千克重的书包飞快地向400千米以外学校跑去,速度达到每小时10米,路上碰到了体重35克的小胖子方方。来到教室,我马上拿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2米厚的练习本做起了作业……” 老师在《××日记》上批了“可能吗”三字,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 以上改错题,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此外,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研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通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②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后,在课外,我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请同学们来解决。如:针对学校学生不关紧水龙头的现象,请孩子们展开调查、统计,每天每班有多少人不关紧水龙头计算,各年级同学一天浪费多少水?全校同学一天浪费多少水?这些用上缺水地区可以供多少人饮用多少天?供发电厂发多少电?结合我国是缺水大国,培养学生节水意识。
  总之,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老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教学中联系学习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并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其他文献
古希腊人万万没有想到,在一千多年之后,奥林匹克运动成为举世瞩目的一颗明珠,向世人展示着其璀璨的光华.奥林匹克精神在传播中对当代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着巨
幼儿教育是人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启蒙教育,为整个人生奠定基础。根据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实际,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必须顺应潮流,迎接挑战,把握现实,下
期刊
我小时候的梦想并不是当作家,而是当教师,这个梦想到现在还没有熄灭。其实有这个梦想的原因很简单,一是教师是个受人尊重的职业;二是教师有工资,有假期。  我出生在鄂西南的贫困山区,记得小时候还拿煤油票、布票、粮票买东西,这些东西那时在我们山区里都是稀缺物资,没有票光拿着钱是买不到的,印象中教师总是可以买到这些东西。  记得小时候村里有很多会手艺活的人,他们平时干农活,闲时就去帮人做手艺挣钱。极为吃香,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基本手段.有效的提问具有增进师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信心不足的后进生.本文结合物理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和后进生物理教学的尝试,探讨非智力因
幼儿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根基,其教育的模式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随着现代社会工作竞争压力的增大,幼儿教育作为孩子学习的起跑线,饱受社会关注。而应试化教育的发展使得幼儿教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央全会的层面第一次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开启了依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期,也预示着反腐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工程,进入加强法治化的新阶段。要大力推进反腐法治化,必须首先在反腐法制刚性运行上多下功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