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微课在其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微课;英语;应用文;写作
一、微课的内涵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指出,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需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改革评价制度,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将先进的技术手段与科学的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
作为“互联网+教育”的衍生品,微课自从进入人们的视野开始,就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巨大的冲击。焦健利教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短小精悍”的特点,可以将复杂的知识体系分解成若干简单、精确的知识点,并配以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方式,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学生。它借助触手可及的移动网络终端,使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把丰富充实的前沿学科知识形象地展现出来。它让课程的讲解从传统的教室转到网络空间,使无法复现的教师讲课情景变为随时随地、想听就听的便捷学习方式。它为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学习环境的变化,还有学习行为的变化。微课的出现,契合了当下移动互联时代90后学生个性化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化学习的需求,无论是教育管理层还是教师,都对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它毫无疑问地将成为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之一。
二、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
本文中所提到的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是指,高职院校大学公共英语课程“听、说、读、写”教学过程中的写作环节。《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高职学生应该“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如填写表格与单证,套写简历、通知、信函等,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恰当,表达清楚”。这一要求是基于高职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差异较大而提出的。因此,对于教师来说,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为将来的继续学习及涉外业务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職公共英语教学不同于专业英语的教学,没有单独开设英语写作课程,只是将其作为英语应用能力的一个环节设计在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以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为例,每学期公共英语有72个学时,每单元8个学时。理论上可以分配2个学时给每个单元的写作环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涉外日常交际的能力,以及加强学生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听说读环节就会占去7个甚至所有学时。即使有教师能腾出2个学时来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那么他既要讲解范文例句,示范写作格式,强调注意事项,还要分析写作技巧,布置写作任务,点评学生习作,教学紧张程度非同一般。
学生忽视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也是目前英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传统课堂上的写作教学,教师先假定一种要求写作的场景,学生根据想象进行写作练习。这种模式使得学生难以体会写作过程中的语篇、语体以及语感,写作过程变得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
三、微课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文写作微课既可以由教师自己制作,也可以借鉴网络上已有的、成熟的微课。全国高校教师微课比赛官网、外研社“教学之星”官网、Mooc学院以及学堂在线等网站都可以找到高质量的英语应用文写作微课。
微课虽然短小,但它也具备完整的教学环节,需要将课堂教学的各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传统课堂一样,录制微课首先要备课,要确定微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同时要着手搜集关于该写作主题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有了精心设计的文本、动画和板书演示后就可以开始录制微课了。
在开始上课前要求学生到指定的平台上观看微课视频,记录自己的疑点并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然后在指定日期前上传至教师邮箱。英语作文的评改是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了解自己习作的优缺点,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写作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师有充足的时间批阅每位学生的习作,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到课堂上,教师首先用10分钟简要回顾微课的主要内容,回答学生的疑问,然后讲解3到4份学生习作,使学生不再觉得英语写作高不可攀。
四、微课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生不能认真观看微课视频。观看微课视频一般在课外,只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但由于没有教师的监督及随机提问的压力,再加上没有同学的陪伴及相互督促,对于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来说,容易被周围其他事物吸引,不能完整观看视频,从而无法完成作业。
二是学生学习有惰性。一部分学生认为,课外既要观看视频还要完成英语作业,占用太多的课外时间,从而产生了学习惰性。
2.解决措施
对于上述问题,教师应耐心详细地解释说明采用微课教学的原因,以及微课教学的优点。要反复向学生强调,写作是语言学习运用的高级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真正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微课;英语;应用文;写作
一、微课的内涵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指出,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需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改革评价制度,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将先进的技术手段与科学的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
作为“互联网+教育”的衍生品,微课自从进入人们的视野开始,就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巨大的冲击。焦健利教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短小精悍”的特点,可以将复杂的知识体系分解成若干简单、精确的知识点,并配以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方式,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学生。它借助触手可及的移动网络终端,使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把丰富充实的前沿学科知识形象地展现出来。它让课程的讲解从传统的教室转到网络空间,使无法复现的教师讲课情景变为随时随地、想听就听的便捷学习方式。它为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学习环境的变化,还有学习行为的变化。微课的出现,契合了当下移动互联时代90后学生个性化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化学习的需求,无论是教育管理层还是教师,都对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它毫无疑问地将成为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之一。
二、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
本文中所提到的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是指,高职院校大学公共英语课程“听、说、读、写”教学过程中的写作环节。《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高职学生应该“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如填写表格与单证,套写简历、通知、信函等,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恰当,表达清楚”。这一要求是基于高职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差异较大而提出的。因此,对于教师来说,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为将来的继续学习及涉外业务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職公共英语教学不同于专业英语的教学,没有单独开设英语写作课程,只是将其作为英语应用能力的一个环节设计在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以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为例,每学期公共英语有72个学时,每单元8个学时。理论上可以分配2个学时给每个单元的写作环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涉外日常交际的能力,以及加强学生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听说读环节就会占去7个甚至所有学时。即使有教师能腾出2个学时来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那么他既要讲解范文例句,示范写作格式,强调注意事项,还要分析写作技巧,布置写作任务,点评学生习作,教学紧张程度非同一般。
学生忽视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也是目前英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传统课堂上的写作教学,教师先假定一种要求写作的场景,学生根据想象进行写作练习。这种模式使得学生难以体会写作过程中的语篇、语体以及语感,写作过程变得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
三、微课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文写作微课既可以由教师自己制作,也可以借鉴网络上已有的、成熟的微课。全国高校教师微课比赛官网、外研社“教学之星”官网、Mooc学院以及学堂在线等网站都可以找到高质量的英语应用文写作微课。
微课虽然短小,但它也具备完整的教学环节,需要将课堂教学的各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传统课堂一样,录制微课首先要备课,要确定微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同时要着手搜集关于该写作主题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有了精心设计的文本、动画和板书演示后就可以开始录制微课了。
在开始上课前要求学生到指定的平台上观看微课视频,记录自己的疑点并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然后在指定日期前上传至教师邮箱。英语作文的评改是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了解自己习作的优缺点,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写作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师有充足的时间批阅每位学生的习作,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到课堂上,教师首先用10分钟简要回顾微课的主要内容,回答学生的疑问,然后讲解3到4份学生习作,使学生不再觉得英语写作高不可攀。
四、微课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生不能认真观看微课视频。观看微课视频一般在课外,只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但由于没有教师的监督及随机提问的压力,再加上没有同学的陪伴及相互督促,对于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来说,容易被周围其他事物吸引,不能完整观看视频,从而无法完成作业。
二是学生学习有惰性。一部分学生认为,课外既要观看视频还要完成英语作业,占用太多的课外时间,从而产生了学习惰性。
2.解决措施
对于上述问题,教师应耐心详细地解释说明采用微课教学的原因,以及微课教学的优点。要反复向学生强调,写作是语言学习运用的高级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真正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