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1999年中国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学分析

来源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gming8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我国道路伤害的长期趋势和影响因素,为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和保障居民人身安全提供依据.方法计算LIS、LPS和MC等指标,对我国的道路伤害进行评价.结果50年来我国道路伤害致死人数每10年翻一番,LPS和里程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近10年来,浙江省的车祸发生率一直高居前三位,而宁夏地区上升幅度最大,从排行11位跃升第一位.造成道路伤害的责任者是机动车驾驶员,其中以超速行驶、疏忽大意和措施不当为主,造成经济损失达97%,因车祸造成死亡者中2/3为行人、骑自行车者和乘客,死亡人员年龄主要在21~45岁和65
其他文献
此项研究利用熵值法评价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程度,计算出各项指标权重,采用综合加权法得出农村居民点利用的集约度。以重庆市黔江区的30个乡镇及黔江区整体作为评价对象,根据
本文阐述了燃料电池基本原理和应用,由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航空航天技术、环保汽车等的需求,燃料电池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对当前研制开发的新型燃料电池的进展了也作了概述
高校学报应以学术质量为本,但是近年来,一些高校社科类学报,尤其是一些新创办的各类成人高校文科类学报,存在着学报缺乏学术性、栏目设置无特色等不足.究其根因,主要是办刊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