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袭珍珠港——零式战斗机模型的制作

来源 :航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ch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了美国夏威夷的珍珠港。从航母上起飞的日本飞机对珍珠港海军基地实施了两个波次的攻击。90分钟内,日本的海军航空兵炸沉了4艘战列舰和两艘驱逐舰,炸毁188架飞机,受损的舰船、飞机和建筑则更多。攻击中约有2400名美国人丧生,另有1250人受伤。这次偷袭过后,日本正式向美国宣战。次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声称这是美国的“国耻”,他随后要求国会宣布美国进入战争状态,签署了对日本帝国的正式宣战声明。珍珠港被偷袭,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故事背景
  太平洋上的珍珠港是交通的主要枢纽,夏威夷东距美国西海岸,西距日本,西南到诸岛群,北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峡,都在3200千米到4800千米之间,跨越太平洋南来北往的飞机,都以夏威夷为中续站。日本认为先在太平洋上夺取制空制海权就意味着南下的道路畅通无阻,必须先摧毁珍珠港,于是日本策划了珍珠港突袭。
  日本于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这次袭击将美国和它雄厚的工业能力和庞大的经济实力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轴心国在全世界的覆灭。从军事史的角度来看,对珍珠港的袭击标志着航空母舰和潜艇,以及舰载机取代战列舰成为海军主力的转折点。大型战列舰决战的时代过去了,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新的海战王牌,海军航空兵作为新的决定性力量登上海战舞台。
  零式战斗机被日本人视为最顶尖的空中武器,是日本航空工业的骄傲,当年也确实是一型的优秀战斗机。零式战斗机采用了全金属半硬壳构型,速度快,航程远,翼载低,水平盘旋性能优异,被日军称为角度战斗机。它的最大速度为533.4千米/时,实用升限10000米,最大爬升率900米/分,最大航程达到了3000千米。在太平洋战场的初期空战中,零式因没有性能相当的敌手而一时风头无两。直到现在,日本人也喜欢把最优秀的东西用“零”来指代。零式战斗机的各种改型几乎参加了日本全部的二战战争进程,在日本法西斯的驱使下,充当了侵略扩张的工具,在中国、东南亚、澳大利亚、太平洋都有零式战斗机的大量使用。
  零式战斗机最早的方案在军方和三菱公司内部叫“12试舰上战斗机”,在1940年7月12日,首批6架12试战斗机在横山保、白根斐夫、山下小次郎、东山一郎的率领下,经由大村、上海进驻汉口,这是日本海军唯一的在飞机没有定型时就派驻到前线的特例,随后又有9架由近藤三郎大尉率领从横须贺飞往中国,15架“12试舰上战斗机”在中国进行实战条件下检测、训练和战斗,用中国人的鲜血、土地、建筑完成了对“12试舰上战斗机”的实战验证。1940年7月31日,日本海军正式列编“12试舰上战斗机”,因为正好是日本纪年的2600年,因此,更名为“A6M1三菱零式舰上战斗机11型”。由于近藤三郎表现优异,其后被日本海军召回本土,参加了偷袭珍珠港的战斗,本次制作的零式模型也是他偷袭珍珠港时任第二波攻击中制空队的领队机。零式战斗机作为日本海军的主力战斗机有很多改型,包括一一型、二一型、二二型、三二型、五二型、六二型、六三型等,甚至还有以其为基础发展来的中岛二式水上战斗机,各型总计生产了10449架。
  2016年12月7日是日本法西偷袭珍珠港75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笔者也觉得应该以个人的方式来纪念一下,考虑再三,选择了制作一架1︰32的日本海军三菱零战二一型战斗机, 因为零式战斗机不仅仅是偷袭珍珠港的主力战斗机,它也曾经在中国的国土上肆虐,笔者特别制作这个模型是用于在当地的航空史展馆陈列,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公众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硬道理。
  制作过程
  这架飞机使用的模型是田宫的1︰32的零战二一型套材。凭心而论,因为日本人将零式视为国宝,因此开发零式模型时既有工匠的严谨又有全力以付的“爱国”热情。再加上田宫本身就是模型业界的领袖级企业,所以,这款零式战斗机模型的开发极其认真。其表面刻线铆钉,内部设备仪表,起落架收放机构细节丰富,表现精准,零件组合度甚佳,制作过程顺利愉快。在这一点上,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精心的设计和优秀开模带来的制作过程是顺畅的,几乎不用添加什么补品就能有很好的表现效果,通读说明书是制作的基础。当然,说明书里关于零式战斗机的介绍中就有很多的问题。日本人才不会在说明书里承认自己侵略的事实,往往都是说为了和中国空军作战的要求,感受到了先进机型的压力而研发了××,或者是为了抵抗从中国飞来的轰炸机,我们研发了××。总是把自己伪装成一副战争受害者的样子,也充分表现出日本对于二战根本没有深刻反省的事实。
  座艙细节是飞机类模型出彩的地方,需要好好地处理。其实套材本身的细节就已经不错了,直接做也有上佳的表现。但是田宫虽为模型大厂,其实也忽略了不少细节。于是笔者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以及玩飞行模拟的一些截图,开始追加一些所谓的管线细节,做出来的效果个人觉得很满意。至少套材里用水贴加透明件和仪表框的组合就让仪表的表现非常的漂亮。
  机身的组合中规中矩,就是要注意内部和一些气瓶零件的提前涂装。千万不要忘记安定面升降舵和后起落架收放机构的安装塑胶座,一旦忘记很麻烦。
  机翼的制作是个重点,因为这款飞机是可收放的起落架。与其他的1︰32比例的二战机不同,零式是唯一可以在做好状态下,自由转换起落架收起和放下构型的。其他的都是要么选择做成收起,要么选择做成放下状态。所以,其起落架包含了可动机构,而且还要支撑飞机,处理特别要小心。既要保持可动,还得保证粘接强度,特别注意不能在把玩时发生脱落。另外,主起落架的运行还和轮舱门有联动关系。套材在舱门的设计上就用了成形金属丝来做运动部件。这些地方的处理不能马虎,要仔细分辨说明书里指定的金属零件,看清外形分清左右前后再粘接。一旦失败就不好挽救,也会造成舱门开闭卡阻。模型在主起落架上已经提前进行了电镀,还有弹簧缓冲的机构和软胶制成的刹车线。所以,主起落架的缓冲支柱不用做任何效果就有上佳表现。应该说,需要有的细节都已经有了。零战二一型飞机为了适应在航母上面使用升降机,所以机翼端头各有50厘米的手动折叠翼尖。模型套材里把这两个翼尖都给出来了,而且材料足够,制作的时候就可以一起制作。这样后期展示的时候就可以随时更换,只是不能在翼折叠,必须拔下一个,插上另外的组件。
  整个模型开模犀利,细节到位,组合流畅,制作的过程是很顺利的。飞机本体制作完成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体涂装。日本的很多战斗机都使用了饴色,这是一种接近鸭蛋壳的极浅灰绿色。日本的模型厂对于这个颜色都有考证,田宫本身也给出了色标和漆,在说明书里就是用的XF-76灰绿色。而其他日本的模型厂则大多使用了郡氏的128号色。从实际效果来看,128号色更浅更白。有一些老的模型说明书可能还有推荐使用35号色。郡氏的35号色有点过白,而XF-76号则显得有些绿,感觉是刚出厂的样子。所以也有模型爱好者表示XF-76用于表现新飞机,而128用于表现使用过一段时间的飞机。笔者根据实际推荐田宫的XF-76或者郡氏的128号色,35号色不推荐。这也更符合很多资料对于日本零式战斗机的推测。当然,还有盖亚的213号色也可以作为主色的选择。
  笔者个人选择的涂装,是近藤三郎在第二波次偷袭珍珠港时候所驾驶AI-102号机。这是第二波次制空队的领队机。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零式飞机是日本海军刚刚装备不久的新锐武器,而且正值军力扩张期,地面维护保养是比较到位的。所以,飞机应该表现比较新。当然,为了偷袭珍珠港,日本还是做了大量的基础训练,这些都会让飞机有一定程度的磨损。所以,再稍微些許蒙皮边界的掉漆就好。这和日本在二战后期战争资源消耗殆尽,油漆掺杂太多桐油导致附着力变差,以及前线战事紧张根本无暇估计表面维护引发的大面积掉漆是有明显差异的。当然日本飞机的掉漆处理几乎成了制作日本飞机模型的铁律——不掉漆就不是日本飞机。如何精准地表现不同时候的日本飞机掉漆,也成了能否做出精彩的日本飞机的标准。
  笔者综合考虑后,选择使用田宫本身推荐的XF-76号色来做主色。先用黑色沿着模型蒙皮刻线的线条打底做预制阴影,随后就是大面积的主色。为了表现阳光的暴晒漂白引起的色彩差异,在上表面喷涂时还专门在漆中又添加了一点点白,而下表面则直接用原漆,然后再用主色兑白色在全体蒙皮刻线区域做色差处理。当时喷完效果还不错的,但是后来一做旧化渍细的工作把这些色差都给盖过去了。飞机的标示很简单,除了一些具体的字符和细节,大面积的识别色带。机徽等全部使用了遮盖喷涂,这样能出来更好的效果。整机喷涂全部完成之后再进行掉漆处理和旧化。掉漆的处理采用了海绵掉漆法,就是用撕下来的随机形状的碎海绵蘸银色,根据蒙皮刻线,以及地面维护、飞行人员上下飞机等经常触碰的区域进行处理。蘸去的漆千万不要多,在面巾纸上去除多余的漆,直接垂直点在做效果的表面,很快就能出效果。刚开始效果不强也不要急于求成,少量多次,慢慢就把效果做出来了。这些大部分都是在渗线旧化前做的,以模拟老的掉漆。渗线旧化之后在适当做一点点模拟后来新的掉漆。
  飞机整体做完涂装、旧化、掉漆工序之后就到了总装阶段。因为笔者制作的这个零战有要向公众陈列展示的需要,因此很多地方都没有粘接,发动机罩、散热口后方的盖板、驾驶舱的风挡,全部是轻轻地放在上面,随时可以做成不同的展示状态。当然,这个过程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并不是标准要求。
  飞机制作完成之后直接放在了当地的航空史陈列馆里,得到了参观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关注。飞机只是一个工具,不是法西斯主义,它落在法西斯手里就是侵略的工具,而在人民的手里就是抵抗侵略的武器。制作这架模型,主要是为了让公众了解历史,更加公正客观地认识战争的邪恶和暴虐,让我们回首往昔更加珍爱和平。
其他文献
演习进程  上合组织本轮军演与2007年的同类演习有颇多相似之处,作业地点都保持在切巴尔库利靶场和沙戈尔空军基地,只是2007年的“和平使命”还有些起点缀作用的中亚成员国兵力,这次参演的只有中俄武装力量,规模也不大。演习企图立案是:装备精良的“非法武装”占领帕什诺村,构筑防御阵地,搭建野战营地,储存充足的武器、弹药和粮食,随时准备与政府军队展开战斗。谈判期间,“匪首”提出让政府不能接受的条件,并威
一年多前,曾有专家设想中国未来航母有可能采用弹射和滑跃两种起飞方式之外的第3种方式——滑弹结合,并说这是中国创新。其实,这种起飞方式早已有之,谈不上是创新。因此笔者在几个网站上发了一个名为“滑跃弹射是创新?第4种起飞方式才是最佳方式!”的贴子,点击率还不错,只是当时并未写出第4种起飞方式具体为何。该方式是在弹射与滑跃结合方式的基础上改进的一种起飞方式,个人认为某种程度上可算是创新,具有相当强实用性
1941年8月,Fw 190刚服役时,库尔特·谭克博士便牵头开展了一项基于Fw 190设计的后续高性能战斗机计划,项目代号Project w。事实上,Project w是一个带有预研性质的项目,其本质是要探讨在对Fw 190基本设计不作大变动的情况下,通过为其换装某种处于研发状态新型动力装置,是否可以获得一种各项性能(特别是高空性能)得到全面提升的强悍战机。至于这种所谓的新型动力装置,便是谭克博士
他对记者们表示:“我们将维持我们在东北亚的力量,并将通过轮换存在增强向南和向西移动。”在具体列举向南和向西包括哪些国家时,卡莱尔提到了5个地方:达尔文、廷德尔(澳大利亚空军基地)、新加坡樟宜、泰国呵叻和印度的特里凡得琅(位于印度国防部长阿拉卡帕兰比尔·安东尼的家乡所在邦)。卡莱尔更是明确表示,已实地考察过特里凡得琅,并且认为此地非常适宜作为美军F-22和F-35战斗机未来的落脚点。  然而让人意想
“第一类接触”一词来自人类与不明飞行物(UFO)的接触分类。人类与UFO接触共分六类,第一类接触指目击者近距离观察到UFO,但没有直接接触。美国在世界各地建有众多的基地,其名称相信不少读者都很熟悉,但接触的机会对国内读者来说就比较少了。希望今后不仅能有第一类接触,还能有第二类(部分直接接触)和第三类接触(完全的直接接触)。  嘉手纳美军基地位于琉球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冲绳岛的中西部,而冲绳则位于日本九
受访人:军事评论员朱江明  采访人:《航空世界》记者  雅安地震中的直升机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直升机产业和直升机救援体系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相比于发达国家,我们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直升机产业相关救援体系的必要之路。近日,带着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安全专家、军事评论员朱江明先生。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
·周总理指着天空对毛泽东主席说:“领头的那架大飞机是刘善本开的。”  ·曾为“美龄”号机长的刘善本是第一个驾机起义反对内战的“领头雁”  ·毛泽东风趣地作了一首打油诗:“刘善本,性本善,驾着飞机反内战。”  1946年6月26日,是中国现代历史上一个极不平常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发生了一件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所瞩目的重大事件: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片面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发动了全面内战。也就是
第九届珠海航展无疑是历届航展中规模最大的,但大归大,对于一般航空爱好者来说,这并非关注的重点,航空爱好者们最重视的应该是各种飞机及武器装备本身。下面,笔者谈一谈参加此次航展的所见所闻所感,希望能引起航空爱好者的共鸣。  中国空军  在本次航展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展团再次展出了多种战机,包括歼10、歼8DF、“飞豹”A、轰6H、空警200、教8、直8KA等机型:另外,隶属陆军航空兵的直9WA也参加了静
本刊今年第8期封面选用了一张精彩的航空摄影作品,一架以特殊角度拍摄的挪威空军(全称皇家挪威空军,Royal Norwegian Air Force,RNOAF)F-16战斗机。照片拍摄于今年的北约老虎会。  2016年5月,一年一度的北约老虎会(NATO Tiger Meet)在西班牙萨拉戈萨举行。这每年的老虎会都是一次航空迷的盛会,各种绚丽的涂装透过摄影师的镜头不知亮瞎了多少钛合金X眼。  不过
20世纪70年代的军用直升机工艺技术水平根本不可能满足陆军对于UTTAS在性能、可靠性和生存力方面的苛刻要求。新型直升机的设计方案不是通过在参数上按比例缩放现有直升机就能实现的。由于陆军要求在作战性能上进行重大改进,因此其技术团队鼓励UTTAS采用全新构型并对UTTAS所需的旋翼机技术进行新的研究,尽量采用全新结构和旋翼技术。无疑竞标者需要提出创新的设计方法和新技术,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