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汶川地震后送至重庆伤员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的效果,为制订重大灾害后送伤员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首先使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心理健康自评问卷(PHSQ)
【机 构】
: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汶川地震后送至重庆伤员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的效果,为制订重大灾害后送伤员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首先使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心理健康自评问卷(PHSQ)、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及应对方式问卷对389例伤员进行测评,按照PHSQ评分结果将伤员分为对照组及应激组,此后对应激组给予心理干预,1个月后对此组伤员进行第二次心理测评.结果 (1)此批伤员入院时PHSQ评分≥8分共117人(30.08%),划分为应激组,其余为对照组.(2)应激组的SCL - 90焦虑、忧郁、恐怖及附加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应激组以不成熟型应对方式为主,其中以退避、幻想应对为主(P<0.01),而对照组则以合理化、求助应对为主.(4)应激组的领悟社会支持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5)应激组经过1个月心理干预,PHSQ分≥8共53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2,P<0.05).同时SCL - 90焦虑、附加因子及领悟社会支持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差异(P<0.01),应对方式从不成熟型向成熟型转变,以求助为主要应对方式.结论 汶川地震后送伤员具有较严重心理问题,主要与焦虑、忧郁、恐怖的情绪、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及缺乏领悟社会支持相关.针对性地及时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有利于伤员心理健康.
其他文献
为了解介质阻挡放电(DBD)的微放电电流脉冲的形成原理及微放电电流脉冲的特点与介质阻挡放电的均匀程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个双水电极DBD系统等效电路的仿真模型,模型电源采
本文使用德国MERCK公司生产的KDP原料和自行研制的晶体快速生长装置,采用“点籽晶”快速生长法成功生长出了150mm级中等口径的KDP单晶,晶体生长速度达到20mm/d。晶体生长过程
提出一种基于代理(Agent)、服务器(Server)和客户(Client)的协同合作模式(简称A-S-C模式),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紧急控制。该控制策略采用抗原能量函数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其特
为了研究同轴激光熔覆过程中球形粉末粒子和激光的相互作用,为激光熔覆中激光器和粒子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在进行了一定假设的前提下,应用米氏(Mie)散射理论建立了激光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频率响应(FR)、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研究了噻吩、苯在Ce(Ⅳ)Y分子筛上的吸附扩散性能.结果表明,噻吩与苯在Ce(Ⅳ)Y分子筛上吸附的机理不同
为了研究人眼对反射样品颜色在恰可察觉小色差辨色阈值水平上的颜色视觉特性,对印在半光相纸上的17个CIE基本颜色中心区域,约1000对颜色色样,采用心理物理实验方法中的固定刺激法,在CIE1976a~*-b~*平面上分别测得16名色觉正常的观察者在不同颜色区域的辨色阀值,并以色度椭圆表示辨色阈值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详细处理和分析表明,等明度a~*-b~*平面非视觉均匀,人眼对一、二象限的色宽容
孟德尔定律之再发现是科学史上的重要史实之一.回顾3位不同国度的科学家在这一史实中的主要贡献,再现了他们在揭示遗传学定律方面的主要科学活动,并从科学精神和科学史功能的
LRIG1是新近发现的抑癌基因,是LRIGs家族成员(LRIG1、LRIG2和LRIG3)之一,在哺乳动物体内广泛存在.目前其家族研究较为透彻的是LRIG1,表明其与多种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现就近几
关于西汉的起始年代,古有定论,不成问题,但目前国内通行的教科书、工具书一般认为西汉元年即公元前206年。然而上述说法都属错误,汉元年并非西汉元年。楚汉分王是西楚立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