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血症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分析

来源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342894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念珠菌血症的临床特点、分布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所有血培养念珠菌阳性的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等,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 97例念珠菌血症患者入选,其中男性64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59.6±16.8)岁。包括白色念珠菌51例(52.6%),非白色念珠菌46例(47.4%),非白色念珠菌中热带念珠菌17例(17.5%)、近平滑念珠菌12例(12.4%)、光滑念珠菌7例(7.2%)、无名念珠菌4例(4.1%)、其他念珠菌6例(6.2%)。念珠菌培养阳性后30 d内死亡37例,30 d病死率为38.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04,95%CI:1.041~1.170,P=0.001)、血液系统肿瘤(OR=63.256,95%CI:2.898~1380.833,P=0.008)、APACHEⅡ评分(OR=1.176,95%CI:1.053~1.313,P=0.004)、感染性休克(OR=12.032,95%CI:2.389~60.587,P=0.003)及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OR=26.016,95%CI:4.002~169.127,P=0.001)是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拔除或更换深静脉置管(OR=0.118,95%CI:0.025~0.559,P=0.007)是念珠菌血症死亡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念珠菌血症患者分布科室范围广、基础疾病重、侵入性操作多。年龄、高APACHEⅡ评分、感染性休克及合并细菌血流感染是影响念珠菌血症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拔除或更换深静脉置管是念珠菌血症死亡的独立保护性因素。
其他文献
在中国,“恭喜发财”是过年见面时人们常说的一句问候语,许多人还把印有“恭喜发财”四个烫金大字的对联贴在门上。  追求财富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做生意、挣大钱也成了许多年轻人的愿望。汉语中有许多有关钱财的俗语,比如“有钱能使鬼推磨”等。许多中国饭店和家庭都供奉着财神爷。在中国,招待客人时一般都要上一条整鱼,希望年年生活富裕,即“年年有余”,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发音相同。    善于赚钱    
地理特征对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我们都知道“海洋文化”、“黄土文化”这两个名词。山西就是“黄土文化”的代表之一。山西远离海洋,临近黄河,山西人爱“黄土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很大,因此具有憨厚朴实、相对守旧的性格特点。广东则是海洋文化的代表地区。海洋文化是开放的文化。这样就形成了广东人容易包容和接受外来文化和新鲜事物的心理特征。山东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一边伸向太平洋,另一边伸向黄河,受“海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