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声闻悠扬素养蕴灵华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一轮的教改大潮推动下,小学阶段的课程教育中增加了更多的教学品类。竖笛教育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小学音乐教育课程,通过学习竖笛,可以更好地调整发音,为学生在音乐道路上的前进做出铺垫,同时,竖笛教育对学生也具备了陶冶作用。文章就竖笛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作用给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竖笛;音乐素养;教学作用
  一、传统音乐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音乐教学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概念的误区,另一个则是方式的简陋。概念误区,体现在包括老师学生在内的绝大多数人对于音乐教学的理解一直仅仅停留在歌唱层面,认为音乐课就是歌唱课,老師唱罢学生唱。
  二、竖笛教学作用
  1. 打下基础,养成兴趣
  在小学课堂上,学生们已经适应了传统意义上的唱歌做活动模式,对于纯粹音乐知识的学习则是提不起兴趣,竖笛教学的意义就在于以音律吸引学生,以零距离接触来使学生投入。在竖笛学习中,学生学习识谱,学习音符的含义,学习各种音乐知识,并在课堂上实践操作,如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对竖笛的兴趣同比其他状态下的乐器学习也会显得更加的深入。
  2.技能深入,初窥门径
  竖笛的学习对注意力的要求很高。在吹奏的过程中,对于音调的变幻、气息的长短缓急都要拿捏到位,长此以往,学生通过竖笛学习,在自身的气息控制能力上,势必更上一层楼,而我们所追崇的唱功,对于气息的把控同样也是出奇的高,因此,竖笛学习过程也是个一举两得的过程。
  经过一段时间系统性的竖笛学习,学生对竖笛这种乐器的演奏和理论理解变得更加深入,在演奏技巧上,逐渐摸索出一些通过时间积淀就可得出的诀窍,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对于竖笛的理解已经不像当初一般仅仅定位在音乐课堂辅助工具的层次,而是初窥门径,逐渐由竖笛这类乐器打开了音乐世界的大门。
  三、竖笛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的具体实现
  竖笛教学对于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有着极为不错的效益,在曲目演奏上,通过竖笛演奏的乐曲婉转动听,使学生得到精神上升华之余,也完成了教学目标。
  下面,我以一节竖笛教学课为例,谈谈竖笛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音乐知识互动,开发主观能动性
  我在音乐课堂授课时发起了一个活动,要求学生通过歌曲辨识来给出曲目作者的名字。通过这种实时互动的方式来加强我与学生们的互动,并努力使得学生们不至于失去上课的耐心。我用竖笛吹奏了一首贝多芬的《欢乐颂》,吹奏时我尽量缩小乐器差异带来的音调的不同,避免学生进入分辨盲区。
  师:同学们,老师已经把这首曲子吹完了,有谁能告诉我这是哪位音乐家的曲子么?
  生1:老师,是施特劳斯的!
  生2:老师,是冼星海的!
  生3:是贝多芬!
  我听完前两个答案笑着不说话,因为这时候摇头就等于对学生们的否定,老师不否定,学生的积极性就不会受挫,学生的各种思维才会争先迸发出来。
  师:同学们答得都很认真,老师知道你们都在课后了解了很多音乐家,老师刚刚吹奏的这首曲子正是贝多芬的成名曲目之一《欢乐颂》。
  这一步骤主要在于以提问的方式来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并通过竖笛的吹奏使得学生们在感官上能够处于音乐熏陶的状态。演奏结束以后,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求知的主观能动性在这里得到了体现。同时也不难发现,师生互动的确不失为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捷径。
  2.乐理与欣赏结合,实现知识积累
  在大家列举音乐家时,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我示意他站起来说。
  生:老师,那刚刚同学们说的另外一些音乐家都有些什么作品呢?
  师:这位同学请坐,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接下来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些音乐家,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师:《欢乐颂》是德国著名古典音乐作曲家贝多芬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作品主要以交响曲居多。而冼星海是我国的著名音乐家,我们耳熟能详的《黄河大合唱》就是他的作品,莫扎特呢,是奥地利的音乐家,他的主要作品是《弦乐小夜曲》,同学们要不要听听弦乐小夜曲这首曲子啊?
  生:要。
  音乐知识的积累不能单纯局限于凭空的叙述上,有了音乐作品的播放环节为引子,学生在相关方面的求知欲才会增强,在吹奏完《欢乐颂》,结束了以学生为主导的一轮讨论以后,再以基础音乐知识的传授穿插其间。以后学生对其的记忆就会连带上欢乐颂的吹奏场景,显得更为印象深刻。音乐知识的传授不能停留在书面上,还应将其与人的听觉的联系起来。
  3.音乐作品欣赏,提升艺术素养
  我走到播放机器前,播放了《弦乐小夜曲》,我看见下面学生很多都是闭目静听,我深感这种互动式教学的高效。
  师:同学们,这首曲子好听么?
  生:好听!
  音乐作品的播放是音乐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学生而言便是听觉上的享受,《弦乐小夜曲》作为经典曲目,通过这首曲子的播放,同学们更能触摸到欧洲古典音乐的模样,艺术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总的来说,音乐课堂上音乐的播放作为一种辅助形式,对于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很有帮助。
  这时候,我已经带动同学们对于音乐的聆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没有学生表现出疲态,我开始引入了本堂课的核心内容——竖笛教学。
  4.回归竖笛教学,培养综合能力
  师:同学们,既然曲子这么好听,我们一起用竖笛把这好听的曲子吹出来好不好?
  生:好。
  学生们听完兴高采烈,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竖笛,我也开始给学生讲解具体的吹法。由于竖笛本身空洞比较少,每个音都示范下去,学生学起来也很快,没过多久,就已经有几个机灵的学生吹得有板有眼了。这时候,竖笛教学的作用已经初步体现了出来。以竖笛教学为壳子,进行乐理基础知识的传授,培养起学生的音乐素养,而且,竖笛作为一种低成本乐器,其本身具备的音乐教学作用不会比其他乐器有太多逊色。
  不可忽略的是,音乐课堂的主体还是竖笛教学,一切活动都是以竖笛学习吹奏为主的,因而在聆听完音乐作品以后,必须逐渐尝试用竖笛演奏的方法将其还原出来。而学生的吹奏积极性经过几轮的互动已经充分调动了起来,学习效果显著。在这一环节上,主要还是应该回归到竖笛教学这一本质上,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总的来说,竖笛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内容板块中存在的可行性是不容置疑的,因为竖笛教学的存在,才得以打破原本的应付式的课堂歌唱式教学,因为竖笛教学的存在,才得以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系统地接触到乐器教学。可以这么认为,小学阶段竖笛教学对于当前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僵局的冲破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仅迎合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潮,还使得学生们受益良多。在乐理知识的理解深入,音乐素养的养成,竖笛吹奏技术的锤炼等多个方面,竖笛教学都让它们有了全方位的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愈发浓厚,对音乐发展道路也更产生了好奇,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竖笛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发展会更好。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和口述史采访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氏琉璃的创新发展进行探究,通过探究苏氏琉璃随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而进行的创新突破,以及面对问题和困境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为山西琉璃行业转型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苏氏琉璃;转型;创新  在古代的中国,琉璃与金银、玉翠、陶瓷、青铜并列为“五大名器”。《尚书·禹贡》中称琉璃制品为“璆、琳、琅、玕”。早期琉璃
【摘要】寻找科学、有效、合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每一位小学班主任努力的方向。文章主要围绕“立规矩,明是非,树榜样,学先进,抓细节,养习惯”这“十六字方针”详细论述了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方法;十六字方针  规范学生的言行,塑造学生的品质,培养学生的习惯,发展学生的素养……这一切,都是每一位小学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正处在身心成长发育阶段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具有
【摘要】为适应社会对实践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文章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实践与创新平台搭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四个方面探索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对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独立学院;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提高广西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学生实
就目前的数学教学现状而言,问题重重: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简洁性、概括性等特点成了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当然,学生自身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不愿学、不想学、学不会等现象在大量学生身上存在。基于此,笔者探究了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发挥的作用并总结出以下三点:  一、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可以实现教师个性化教学  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
【摘要】遵循分数的本身特点,打破教材原结构,重新建构分数知识网络:先从度量出发,认识分数是“分”出来的、有大小的一种新的数,也就是“数”维度的分数;再教表示“关系”维度的分数,即分数的无量纲性。这样的教学方式对解决教学上的困惑、学生的错误顽疾以及教材编排逻辑上的不讲道理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度量;关系;抽象;分数教学  分数是公认的小学阶段最抽象、最复杂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概念之一,对分数概
【摘要】党的十九大精神最鲜明的特征是提出新时代。十九大精神也带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时代,这就要求高校共青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深刻认识自身的使命。共青团是大学生最直接接触的组织,发动共青团基层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层团组织;创新实践  【基金项目】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摘要】文章探讨了在信息化背景下,有效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提供的丰富资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提供有效支持;探讨了将优质平台的学习资源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整合优化的教学模式,为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强化学生政治认同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习强国;思想政治课教学;核心素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学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摘要】小学机器人教学中面临着优质师资缺乏、学生参与度低及存在明显的学习差异性等问题,这些“痛点”问题需要引起一线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视。文章针对小学机器人教学的特点,设计了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微课程,运用微课程进行课内翻转教学,让学生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微课程;机器人教学;计算思维;课内翻转  一、问题提出  在小学机器人教学中,师生的“痛点”在哪里?从教
【摘要】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观看微课视频,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答题解惑,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高中化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可以尝试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充分互动,答疑解惑,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化学;钠的重要化合物  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
【摘要】将SWOT分析法运用于班级管理,结合班级文化L.O.V.E(LISTEN——聆听,OBLIGATION——责任,VALIANT——勇敢,EXCUSE——包容),借运动会的契机,能够引导学生们将赛场上的拼搏精神继续在学习中发扬,奔向“十全十美”,沉淀内化,积蓄力量。  【关键词】SWOT分析法;目标信念;十全十美  一、班会背景  初三(10)班班训为“L.O.V.E(LISTEN——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