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备课技巧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l_dol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活动前通过备学生、备活动、备教师,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在组织活动时才会有条不紊,活动时间也会相对充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备课;教材
  一、钻研教材
  教材是无数专家用心血与经验编写而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因此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备课前,先不要看教参,静下心来,认真地读课文,反复地读课文,像教学生读书一样,划词语、划句子、作批注,整体感悟,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是个基本的道理,但有的老师却往往做不到,或者干脆不做。有的老师在备课时,先看教参,再看课文,甚至有的这样想,课文就几句话、几百字,一看就明白,有什么可读的。其实不然,在个别老师的公开课后,有好多问题他自己还没有弄懂,如一些重点词句的理解,甚至文章的主旨也不明白,更谈不上自己的感悟。这的确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个人没有半点的夸张。语文课是人文性、思想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教育别人,必须首先打动自己。教育学生学语文要有独特的感悟,我们自己必须先有独特的感悟,自己若没有感悟,也就不可能去打动别人。
  二、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
  (1)设计质疑课题小问号,带着问题读课文。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出色的题目,准确鲜明,引人入胜,提示文章内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阅读,首先要学会读题目。文章题目就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突破口。例如《怀素写字》一课,先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品读好课题,再由课题质疑,“怀素是谁?他是干什么的?他为什么要写字?他的字有什么特点?”带着这些问题去读,学生会比较有兴趣,能自己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学生有成就感,阅读的兴趣会高一些,接着再相机引导学生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记牢几个难读、难写、难理解的词,把课文读通。
  (2)由预习导入,引导学生初读解惑。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应从开始养成。第一课时教学时需要对预习进行检查、反馈。在预习中学生会有一些疑难,例如《江南》一课,学生在预习时发现一些词语很难理解“可采莲,何田田!戏”。于是引导学生带着它们一起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在集体的讨论中解决容易些,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尽量通过读课文内容来找到答案,在阅读中发现新问题,他们会有成就感,阅读的兴趣也相应得到提高。接着再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难理解的词,学生就读得很有兴趣,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铺垫,激起更高的学习兴趣。
  (3)抓重点词句,扎实有效读课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识字、写字、阅读、作文能力的培养,并指出要十分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进行字词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设计悬念,激发探究兴趣。“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给人更多的艺术享受。语文第一课时在结束时,教师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三、要创新设计,不死板硬套
  自己的创新在哪里?备课设计,只有创新才能有活力。普拉斯说“所谓创新,往往只是将早已存在的东西加以变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备课前应当有“三见”:新见、远见、创见。人云亦云的、不知变化、原封不动地照搬别人的,永远没有出息。许多教师十分崇拜名师教案,不是自己在独立钻研备课,而是在“复制”名师的课。但令他们苦恼的是往往事与愿违,“复制”的名师教案,用在课堂上效果却很差。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简单,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学习与培训需在反复活动中作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才能见效。事实证明,教案不能复制出效果。教师备课不仅要考虑课前的预设,还要预见到课堂的生成变化。
  四、从学生角度做好备课工作
  前面说过,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所以我们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要将学生当做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们教师要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学生,我愿意老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我想让课堂变得怎么样,怎么讲知识更容易理解等等。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基础,了解他们的特点:哪些学生思维相对比较活跃,对知识掌握较快,哪些学生对知识点掌握较慢,需要我们特别照顾,这样以来,教学就是一个有的放矢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遍地撒网的过程,针对性强了,教学的效果就会更容易达到。比如教师可以试着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次课堂能够解决几个学生的问题,一个学期下来,就会收到很大的惊喜。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奠定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更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一个重要工具,因而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教学质量。要想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充分做好备课工作,采取各种手段及方式进行备课,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 地理课堂教学是地理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基于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教学理论的正确理解,基于对地理教学系统要素的整合分析及地理教学过程的全程考虑;基于对有效教学策略地理课堂运用的不断探索与反思。教学有效性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教学理论意义和鲜明的现实针对性。笔者从自己多年教学实践出发,阐释了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让先进的教学理论为一线教学实际服务的基本策略。 
在经济日益发展和经营情况不断复杂的现代企业体系中,内部控制是否完整有效,是影响企业是否能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摘 要: 高中物理学习注重的是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并不是死记硬背便能学好高中物理。本文主要以理论加案例的形式阐述了针对高中物理力学中定量功能关系这一课题的教学方式及如何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物理。  关键词: 高中力学 定量功能关系 案例探索  高中物理相对于其他高中学科来说难度较大,高中物理课程中力学与电磁学为物理教学难点。应引起教师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习
摘要: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并且它的教学贯穿于我们整个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毕业复习阶段的应用题复习。如何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多解巧解  有些应用题的解法很独特,常常使学生无从下手,这时如果教师能恰当的引导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采用适当的方法去解答,学生就会豁然开朗。下面介绍集中解答稍
期刊
期刊
在雨季,流经潘塔纳尔的巴拉圭河的水面上升了5米,洪水淹没了地面.不过这里的动特有办法对付天气带来的变化.
期刊
CDM,即清洁发展机制作为《京都议定书》建立的三个主要灵活机制之一,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投资和技术转移,是一种共赢机制。随着CDM交易日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核心力量所在,提炼企业精神,树立企业管理风格、塑造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不断创新发展,才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