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l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次数和面积日益增大,尽管水利工程建设满足了人们对经济和生活的需求,但是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最终也将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势必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当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水利工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性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改善性措施
  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它的自然存在状态并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我国是人口数量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对水的需求量也很大,但是我国的水资源并不丰富,空间分布不均,并且我国经常发生严重的水旱灾害,而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善了这些问题,在防洪、供水、灌溉、发电和运输等方面为人类带了很多的益处,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但是,水利工程建设难免会打破自然界中的水量平衡、生态平衡和能量平衡,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1、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建设在很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则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水乃生命之源,没有了水人类就无法生存;土壤是人类耕种的基础,良好的土壤人们才能培育出生存的粮食;地质是人类存在的基石,而地震、泥石流和滑坡等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使人类难以生存。如果人类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没有的话,最终人类社会也难以继续存在,而水利工程建设也将偏离原本的目标。所以,生态环境保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是十分重要的。
  近年来,我国也意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多方面的展开。但是,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日益增多,对生态环境保护也带来了很多的阻碍。所以,水利工程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2、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2.1破坏江河环境
  首先,降低江河水质。水利工程建设减慢了水流的速度,使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少,两者的交换频率加快,江河的散污面积将会变小,同等质量的污染物以前可以扩散到整个江河区域,净化污染的面积加大,净化的速度也会提高,而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后,污染物则会被固定在大坝的上面,面积小,流动性弱,污染无法得到合理的净化。所以,水利工程建设会减弱江河净化污染的能力。其次,江河水温的升高。水利工程建设之后,使水面扩大,受热面积增大,而水面具有散热慢、折射率低和保温性的特点,使得江河的水温提高。
  2.2污染土壤
  水利工程建设导致了上游水位的上升和扩大,淹没周边土地。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之后,江河的净化污染能力下降,降低了江河的水质,水里的污染会改变土壤的内部成分结构。此外,水里的颗粒状污染物一旦不能得到有效的扩散,就会聚集在大坝上,导致河床的上升,引发江河水位的进一步上升和水面的扩大,最终导致了大面积土壤遭到破坏。
  2.3改变局部气候,洪涝灾害增加
  水利工程建设使水面扩大,水的受热面积变大,散热慢、水温高、压力小、空气上升,从物理的角度来看,水的蒸发量加大,增多了降水的次数。此外,由于河床的上升,极易引发洪涝灾害。
  2.4破坏江河周边的地质,引发地质灾害
  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建设在江河河水落差大的地方,而这周围的地理位置特点就是多山崖、植被贫瘠,这些特点本来就很容易发生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则会加大对周围植被和土地的破坏,加剧了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此外,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了局部的气候,使降水量增多,诱发了洪涝灾害,这些无疑都造成了严重的地质灾害。
  3、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改善性措施
  3.1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
  法律规定是改善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水利工程建设绿色进行的必要制约。我国要进一步完善已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以及《宪法》中的相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条例,要明确的规定出相关的生态环境因素,例如制定严格的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标准和指数,加大对水源周围工厂的监督和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工厂要及时进行处罚。
  3.2加强社会监督力度
  我国的生产制造厂众多,只依靠法律和政府的监察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整个社会的力量来保护生态环境,加大对水利工程周边工厂的监督力度,将不合格的企业及时报告公开。政府要建立全民监督系统,公民一旦发现了不合格排放的工厂可以通过网络、电话和书信的方式进行举报;政府要赋予公民监督企业的权利,并且保护其权利;政府要要求工厂将废弃物的排放量信息通过网络的方式向大众公开,让民众都能了解到企业的信息进而进行监督;重视媒体的作用,借助媒体的舆论压力,使得企业走向正规化;政府可以建立监督团队,让他们带领大众一起进行监督,使公民和政府连成一体。
  3.3加强水源的保护和治理
  完善相关的法律和社会的监督在很大程度上都限制了污染物的排放,对水源进行了保护。此外,我们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来进行水源的保护,针对水源流动性下降的情况,可以在水底设置搅动机,提高水运动的频率。针对水面和空气接触面积小,交换小的问题,水底搅动机加快了水动力,引进外界气流的进入,促进了水循环,也增加了水中氧气的含量,这样江河的水温也趋于平衡和稳定。建立污染治理团队,大力加快已有污染的治理。
  3.4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系统
  树木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改善气候,固定土壤,减少地质灾害等;植树造林有效的降低了周围的气温,减少水源的蒸发量,改善了水源土壤。植树造林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了食物,维护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3.5建立完备的灾害检测预防系统
  洪涝、泥石流、滑坡等都属于自然灾害,这些灾害是不能避免的,但是我们在自然灾害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我们可以通过改善水利工程周边的生态环境来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比如植树造林等;此外,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预防,利用卫星建立灾害预测系统,对水利工程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对将要发生的灾害进行报道和追踪,建立相应的预防措施,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能源支持;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建设带给了生态环境极大的伤害,打破的局部的生态平衡,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全社会都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保护生态环境服务,提升人们赖以生存环境的质量,让水利工程趋利避害,真正的为人类服务,带动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志义.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9)
  [2]孙晓岩.浅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中国水运,2012(10)
  [3]何莹.谈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科技博览,2014(16):97.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简介:田莉(1982.8-),女,汉族,河南省项城市人,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文水资源。
  第二作者简介:邵全忠(1974.10-),男,汉族,河南省沈丘县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文水资源。
其他文献
【摘要】虚拟卷VVols技术是软件定义存储SDS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主要通过探究传统的虚拟化解决方案中缺陷和不足,以及对于虚拟卷VVols技术相关组件的研究,从而更加深入了解虚拟卷VVols技术如何解决传统解决方案的缺陷。  【关键词】VMware;VVol(Virtual Volume);SDS(Software Define Storage)  一、引言  面对传统存储管理模式的缺陷和挑战,
目的筛选钩体核酸疫苗的候选株,并从基因水平解释钩体血清型的特异性.方法通过PCR方法扩增赖型017株及七日热型56610株钩体的内鞭毛蛋白(flaB)基因;经T/A快速克隆法将PCR产物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采和利用,由此造成环境破坏和突发事件日益增多。在此种情形下,如何利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环境监测成为相关部门和专家关注的焦点。生物监测技术运营而生。它是经过对生物分子、细胞、器官等组织在特定污染物内的生物表现来反应环境污染程度和原因,从而归纳并分析出科学的环境监测结果。  【关键词】生物监测;环境监测;表现  引言  做好污染物结构和含量分析是保证环
针对民办高校所需办学经费无国家财政拨款,全部为自筹资金的现状,分析了形成当前民办高校融资难的原因,既有信贷政策、银行方面的因素,也有民办高校自身的因素。提出民办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