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0例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023144553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肾功能衰竭住院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按相对统一的常规肾内科饮食及西药治疗,观察组除基础治疗外加用经验方补肾活血排毒方(组成:生黄芪、太子参、熟地黄、枸杞子、炒当归、淮山药、山萸肉、茯苓、半边莲、川芎、益母草、大黄、怀牛膝)中药汤剂治疗,共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88%与54%)及肾功能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补肾活血排毒方能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肾功能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资料讨论其病因、诊断与治疗.结果 本组共20例,慢性胰腺炎引起15例,胰腺癌引起3例,胰腺结核及外伤引起2例:在处理原发病的同时行脾切除术.近远期疗效均较好.结论 脾切除是治疗胰源性门脉高压的首选,早期诊断治疗胰腺原发病,有可能解除脾静脉阻塞避免脾切除。
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是国际科技合作中的重点领域,通过对中国医学科学院"十五"以来国际科研合作成果的分析,说明了国际科技合作对于促进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并结合个人工作经验提出开展国际合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回顾性分析了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住院医师发生医疗纠纷的几种成因及对其采取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措施,能达到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医疗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 探讨药用碳(爱西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 125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药用碳30片,研碎稀释于透析液100 ml中,保留灌肠,2次/d,疗程14 d.在治疗前后,均空腹抽取静脉血液,测定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血清尿酸(UA)等指标.结果 药用炭灌肠后BUN、Scr、UA均在治疗后有明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