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新闻教育的社区化发展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an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报纸发展史上的第一份报纸一一《国内外公共事件》就属于社区报。美国人曾将其称之为“家乡报纸”。自上世纪60年代起,“社区报”以及“社区新闻”等名称逐渐深入美国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在整个北美范围内都有着“无报不成镇”的说法。在美国,一个普通的家庭,通常会订阅两份报纸。一份是都市报,通过它来了解这个城市;一份是社区报,用它来了解身边的人和事。小型报纸的发行量占美国报纸总发行量96%。而社区报又是小型报纸的主流。与社区报在美国报业占据重要地位相对应的,美国高校也把社区新闻教育列为一类新闻教育实践来开展,部分学校或是设立社区新闻研究中心,或是进行专项研究课题等等。
  美国社区新闻研究专家、教育学者 Jock Lauterer 在其著作《社区新闻》第一章的内容中就讲到,社区新闻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The resurgence of communityjournalism in higher education.”(社区新闻的教育将在高等学府中复兴)。由此可见,社区新闻的发展将为社区新闻的教育提供沃土,而社区新闻教育的开展也会为社区新闻的发展带来动力源泉,两者既互为依存,又互相促进。
  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第一次把“社区”的概念引入社会学,他把“社区”定义为富有人情味的、有共同价值观念关系亲密的社会共同体。腾尼斯用德文Gemeinschaft表示“社区”,强调其成员间唇齿相依的感情。社区的文化建设就是要“最大可能地激发人们关心社区、热爱社区、 参与社区事业的志向与热情。通过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建 设 融 洽 和 睦 的 社 区 生活,从 “住所认同”到“社区认同”,实质上就是一种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的文化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用新闻舆论工作来为传统的新闻宣传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懂舆论就要懂网民的情绪和态度,懂网民的社会心态,懂得如何把新闻传播的内容跟公众情绪和社会认同有效地勾连在一起。
  1908年密苏里新闻学院建院伊始,创建人沃尔特·威廉姆斯院长提出了两个新闻学教育理念:一、学习新闻最好的方式是动手实践 ;二、新闻工作是一个世界化职业。沃尔特·威廉姆斯(Walter Williams)院长确立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并重的教学模式。他认为,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书本内容在现实中的作用,进而从自己的实践中学习经验,提高写作、编辑的技能。这样,学生在进入正式新闻工作岗位时就不再是生手了。1908年,在他的提议下,该院建立了第一个学生实践基地——《大学密苏里人报》 (University Missourian),即《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Columbia Missourian)的前身。这是一份面向社会的报纸,而不仅仅是一份报道校园新闻的报纸。(2009年第4期:12 总第102期新闻大学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武志勇 李由)
  一、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模式到公共新闻学范式的引入
  美国教育家杜威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他认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以获取对社会建设、自身发展的实践经验。
  杜威认为,理想的社会应该是民主的,衡量一个社会的民主程度有两个标准:一是公民共享利益的多寡;二是与不同社会之间交流互惠的程度。在民主的社会里,人与人平等地自由交往,思想的自由交流又可以维系社会繁荣并促进社会进步。而一个优良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一个善于和其它社会沟通的社会,它们之间是共存、共利、共依赖的关系。新闻教育的民主追求和杜威的社会理想不谋而合。
  在这其中,由于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时空局限性,因此需要相应的传播组织发挥媒介作用才能实现良好的沟通,地域新闻传播、社群新闻传播由此应势而生,“community (沟通、交流、社群、社区)journalism”便开始萌芽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新闻教育也开始被探讨。有关这一点,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新闻教育学者詹姆斯·凯瑞也提出了相同的观点,即是需要将文本的新闻(news)与社会实践的新闻(journalism)区分开来,新闻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实践性很强,因此凯瑞认为,现今的新闻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实践,新闻教育必须要走出传统的封闭空间,走进社会现实,这才是新闻教育的题中之义。
  到了20世纪90年代前后,针对美国民众对于政治的疏离和报纸阅读率下降,由业界、学界和研究机构共同推进的一场旨在“重振社区精神”的新闻改革运动,即公共新闻运动,其目标是让受众从新闻信息的接受者转变为关心社会、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者,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公共新闻的重要理论家詹姆士·凯里(JamesCaTey)在《新闻与公众对话》一文中说,“公众就是一群聚合在一起讨论新闻的陌生人”,“新闻不是作為公众权利的代理者而存在,而是一个传达公众言论和帮助公共场所形成并确定它的身份的工具。新闻作为一个机构必须支持和维护公共空间和公众生活,必须找到公众能辐互交流的方式。必须提高公众对话的质量,保证公共空间的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新闻是以公众和公众生活为核心的新闻事业。
  与此相对应,新世纪以来,网络移动媒体技术、大数据、虚拟智能技术的发展,媒介生态呈现出新的景观。美国各新闻学院为适应新变化,开始了面向未来的新闻教育改革尝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改革主张,如新闻教育服务于社区、开设媒介融合课程、开展跨学科的新闻教育、设立新媒体实验室与开设创业课程。
  在我国,贺明华教授从新闻学知识及新闻概念的维度,提出新闻教育大致可分为四种范式:专业新闻学范式、政策新闻学范式、公共新闻学范式和批判新闻学范式。其中,他认为,公共新闻学教育,大致存在两种理解:一是指为新闻媒体以外的其它社会组织机构培养公共传播人才;二是指新媒介技术语境下,对普通公民参与新闻传播活动的“新闻生产力”的开发与培养。公共新闻学教育范式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传播学研究紧密相关。   詹姆斯K.巴腾(James K. Batten)在堪萨斯州大学演讲时说,新闻业应该有一种“社区精神”,即关注社区人民生活状况并且帮助解决社区问题。看到对社区事务漠不关心的公众数量不断增长这一现象。
  虽然传播学引入后,国内也出现了与美国相似的新闻传播教育景观,但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政策新闻学教育始终占主导地位。从政策新闻学教育向公共传播学教育彻底转换,由于现实的国情和语境,其转换的道路艰难且漫长;但是从短期来看,我们不妨政策新闻学教育与公共新闻学教育并存,一方面维持政策新闻学教育的传统,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公共新闻学教育;互相取长补短,又相互制约影响,共同促进新闻教育良性发展。(《试论四种新闻教育范式及转换》 《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3期 贺明华,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
  二、现今,社区新闻教育在美国的开展主要是以高校教育为依托,以开展课程实践为主要方式,也有社区学院将其作为一类教育实践来开展。
  新闻教育校友参与教学是学院发展的常态。学院一万多名校友分布在世界各地,活跃在各媒体领域,学院视之为重要后援,成立了校友协会和校友董事会来加强彼此的联系。校友们经常参加学院事务,深度参与教学,并担任在校学生的专业导师
  新闻教育学院积极邀请业界人士到课堂里来。如课程“社区新闻学”,任课老师讲授只占小部分,大部分时间都延请有经验的社区新闻报人前来开展专题讲座,与学生深入交流。这类与业界深度合作的课堂模式在该院很普遍。如课程“电视新闻制作”,业界人士定期来辅导电视新闻节目《卡罗来纳周》的制作 ;“音频新闻”和“医疗科学视频叙事”课堂上,业界人士会来评论。(《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新闻专业技能教育考察》 青年记者 2017.6月下:100)学生作品并提供专业案例
  新闻学院应为社区提供新闻信息服务
  大学新闻学院作为教育机构,培养合格的新闻记者,开展教学与研究,是其主要工作内容。进入21世纪,美国新闻学院开始扩展他们的服务功能,为社区提供新闻信息服务。为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新闻学院为地方社区提供新闻信息服务,体现了现代大学发展的趋势和现代大学精神。
  大学新闻学院及其附属媒体为社区提供深度报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社区深度报道的不足。在美国,网络数字技术的发展,给消费者提供了新的选择,颠覆了传统的新闻商业模式。许多报纸裁员减员,凭借很少的员工,通过数字平台,就能将新闻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传统新闻工作岗位的削减,引起一些重要议题(如健康、教育和地方政府)的深度报道不足。新闻学院深入社区,开展新闻报道,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将有益于社区健康民主与管理。
  美國奈特委员会认为,学校、公共图书馆和其他社区中心应该广泛开展数字和媒介素养教育。高等教育机构、社区和非盈利机构是地方社区新闻活动和其他信息分享中的中心角色。
  新闻是社区信息重要内容之一,记者又是新闻信息重要的传播者。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学新闻学院是新闻教育的重要机构。构建健康民主的信息社区,为社区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是大学新闻院系应有的职责和使命。
  以社区为中心的记者训练模式,是将记者看做是一个社区的报道者、编辑,以及社区融合的促进者。这种新闻教育的构想是将社区公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的,新闻记者是社区网络的一部分。社区记者教育模式强调新闻记者与社区的天然联系。
  以社区为中心的新闻教育的目的就是加强新闻专业的学生与社区公民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加深了解一个社区是如何运作的,社区中的公民对于新闻记者有什么的需要和要求,学生在接受新闻教育的时候就要扎根社区,学习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传播技能。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区建设的重要性逐渐在当下的社会治理过程中凸显出来,如何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如何有效地进行社区治理,实现社区基层民主,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社会与社区的健康发展。(让新闻重归社区:大众自我传播时代的新闻教育 张建中 新闻界 2011.9:130
  中国海洋大学新闻学院王天定老师 ,2016年《新闻学术前沿》课堂上您给学生设计了“被大学改变的村庄”实践项目,”大学改变的村庄” 《解放日报》特稿版 进行了报道2017年3月25日报道。
  汕大新闻学院每年都会组织一次以上社会实践采访活动,曾组织过:2007年越南采访,2008年美国大选采访、非洲采访,2008—2010年连续三年的马来西亚采访,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采访,2012年缅甸议会补选采访;2005—2007年进行潮汕流域调查,2007-2012年分段重走中国西北角,2009年报道海峡西岸经济区,2010年采访广州亚运会和上海世博会,2012年采访“潮人杯”帆船赛。(《“汕大新闻人印度行”采访教学手记——兼谈新闻社会实践教学的创新》 白净 《中国记者》2013.4:57
  开设社区新闻学相关课程。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大学开设了“社区新闻学”课程。主要内容是制作发行社区报《声音》,课程班相当于一个报纸编辑部,学生们讨论选题、深入采访、完成编辑,亲自到社区去发放报纸,并制作报纸的网络版;课程“电视新闻生产”,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电视新闻栏目《卡罗来纳周》的全部制作任务 ;课程“运动传播”,学生要为大型体育传播组织完成相关项目,来自这些组织的营销总监、投资商、总裁、首席执行官等客户代表会来听取学生的演讲并提意见 ;课程“广告宣传”与福克斯体育大学共建项目,学生创建的广告可用于福克斯的电视体育节目 ;课程“杂志写作与编辑”,学生合作创建一份同时在印刷媒体和 iPad 上发行的杂志 ;课程“多媒体纪实叙事”,学生用短视频或图片记录并创建多媒体网站来发布某个特定区域的故事。社区新闻远程教育倡议,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学习相关课程或是可以从北卡的桑福德社区学院获得准学士学位。这一教育项目获得了当地社区媒体和新闻协会的支持与赞助,它旨在帮助那些年龄较大或是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进入高校学习但却有为社区服务精神的当地居民们。   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新闻是一门实务教学方法中“任务教学法”。教学围绕一项或者多项任务展开,比如采写一篇新闻、完成一个视频等。学生通过一系列由易到难的任务训练,逐步提升能力。在此过程中,老师的角色不是讲解员,不是传授一整套知识体系,而是激励学生动手实践,在老师的反馈和指导下切实成长。“情景教学法”。把学习新闻实务课程的全体学生视为准记者,课堂即是一个准新闻编辑部,仿照媒体新闻编辑部的日常运作展开教学流程。比如2010年,纽约城市大学新闻学院(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与陶氏·奈特基金中心(Tow-Knight Center)合作,推出首个新闻创业硕士课程[18](Entrepreneurial Journalism),为期两年,学生利用三个学期学习采访写作、多媒体制作等课程,第四个学期参与媒体创业项目,学习商业知识和运营,探索内容创业,学期末,学生在老师和行业导师指导下,提出创业计划,陶氏·奈特中心将为胜出者提供资助,帮助他们实现创业计划。(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改革及创新白净 新闻记者 2015.第7期)
  改变新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以“学术论文”写作的单一考核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作为教育部门,设置毕业论文“门槛”的目的在于检验大学生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学科知识、思维能力等各种素质,从而使得自己四年来的知识更系统化。但现实可以看到,部分本科生把写论文变成凑论文、抄论文,论文的含金量下降,早已失去了原有初衷和价值。因此,在保留原有”毕业论文”的基础上改革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内容和形式已是大势所趋。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从1997年起至今,537项毕业设计成果。这一改革模式受到学界高度关注及肯定,先后获得了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教育部颁发的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创新项目等荣誉。学生毕业设计成果受到了业界、媒体及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同。早在2009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就有了“本科毕业论文多样化的”的提法,拟把大学生平时的调查报告、刊发的文章、评论等纳入本科毕业论文考核体系。2012年汕头大学实行毕业论文改革,学生可以在毕业论文和毕业作品之间任择其一,其毕业作品可以是一则深度报道,也可以是电子书、纪录片、微电影,甚至可以推出手机端App。
  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声。随着新媒体技术对新闻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很多新闻院校创办利并借助新媒体,进行采访、报道、写作、编辑等新闻教学和实践活动。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管是教学活动还是实践活动,都不应单纯是技术的追逐或炫耀,也不是“小圈子”的自娱自乐,应更多地体现了对社会的浸入、人文的思考和关照。
  比如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汕头日报》、大华网联手创办的“草根播报”网站,是由汕大新闻学院专业学生为主体构成的新闻频道,既有对国内外大事件的关注,如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报道、2012年缅甸选举的报道,也有对本土民生的专业化、平民化报道。这样一个播报平台,为学子提供一个从事媒体、新闻行业的實践平台,让学子切身体会到媒体与新闻人的责任,了解媒体与新闻行业的运营。2013年1月,草根播报获得广东省“十大网络创意”奖。目前,草根播报已开拓了微博和微信平台,实现了多元化传播。
  中国海洋大学新闻学院的“五子顶下”
  校园媒体应与社区、社会媒体开展合作。我国大多数新闻院校都创办有校园媒体。其中一部分是作为党委宣传部门、学院的对外宣传窗口而存在的,新闻专业属性较弱,缺乏选题内容、报道形式的自主性。美国的校园媒体被称为“准社会媒体”。美国大学通过经济合作、信息共享等方式和美国社会进行各种合作。
  开展“试验性”教学项目。美国对社区新闻的教育采用的是一种“试验”的方式,精心设计好项目,再投入现实试炼。如堪萨斯州立大学“哈克﹒博伊德社区媒体全国中心”(Huck Boyd National Center for Community Media)、南达科他州立大学“中型规模的新闻教育模式项目”、北卡罗来纳大学“社区媒体中心”项目等等。在具体项目实施方面,如“新闻特警团队”是“哈克﹒博伊德社区媒体全国中心”下的一个教育实践,它鼓励学校学生组织建成一个特殊的社区新闻采写团队,只采集写作本社区的新闻信息,不论巨细,内容主要是有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类报道,如生日宴会、婚礼仪式、毕业晚会、家庭聚会等。记者们不仅报道这些新闻信息,并且还参与到居民们举办的这些活动当中,充当其工作人员,切身体会的同时以便写出更为真实的社区新闻。另外,学生们又可以得到专业媒体、新闻行业协会的指导,从而使“学校教育、媒体、社会实践”三方的进行良好的结合。在这方面,由大学出面创办社区报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12年创办了《回兴社区报》。这份报纸以“讲述邻里故事、关注社区生活、记录城市发展”为办报理念,鼓励学生深入社区,用笔和镜头记录社区生活,在实践中认知媒介角色。
其他文献
摘要:轨道电路是由钢轨线路和钢轨绝缘构成的电路,用于自动、连续检测这段线路是否被机车车辆占用,也用于控制信号装置或转辙装置,以保证行车安全的设备。本文以轨道信号设备电路常见故障入手,分析故障原因,阐述维护常识及注意事项,并提出了日常维护建议。  关键词:电路维护信号故障检查  轨道信号设备是组织指挥列车运行,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传递信息的关键设施,更是铁路主要技术之一。它包括信号继电器,信
期刊
摘要:播音技巧是对播音员主持人綜合素质和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播音员主持人在业务上不断创新的要求。本论文从播音主持的备稿六步、内部技巧三步、外部技巧四部三方面来探讨了电视新闻播音技巧的培养。  关键词:播音主持;技巧  就广播电台播音行业而言,能够迎合广大听众的日常需求才有利于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由于广播主持人在播音的过程中只能为观众展现出自己的声音,因此就需要播音主持人通过特定的播音技
期刊
摘要:依托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当代科技也取得了飞速进步,而这种飞速发展也在建筑工程领域体现的淋漓尽致。在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中,相关建筑企业要对地质勘查工作进行更为精准和科学的研究,并对实际施工场地的现状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调查。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工程管理者一旦发现土性质、结构等与建筑工程施工不想匹配的话,就应该要及时停止施工计划。另外,对于建筑工程企业而言,也要通过对勘查结果的客观分析,进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也得到了普遍地推广应用,最终导致经济全球化,制造产业面临着极其剧烈的市场竞争。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各大产业也越来越需求信息化制造。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只有做好执行系统应用,才能在全球产品市场竞争中立足。面对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制造企业生产过程越来越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制造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制造执行系统是良好的发展方式,能够大幅
期刊
用心灵回答心灵,定会收到心灵的回声。  ——题记  上一次经历生离死别是2008年3、4月间的事情。  过去9年了,当时是我的外公重病缠身,后经几次抢救无效,留下无奈的遗憾……  说起我的外公,我就想起我的数学老师李家煜,外公和李老师的人生境遇很相似。李老说他这辈子也没有耍过,我的外公,一辈子也没有闲过,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曾祖父,叫董世英,被奸细打成反革命,导致外公小学没有上完就被迫辍学,当木匠
期刊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各种民用、商用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伴随着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建筑施工技术不断涌现,并在建筑工程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现阶段建筑施工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项施工技术,尤其是对地下建筑工程的施工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提升建筑物的质量十分重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建筑工程中的深
期刊
摘要: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发展也受到着多方因素的影响,而地质钻探工作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水平。因此,如何更好的将更多矿产进行勘测和分类,也对地质钻探技术提出了更多要求,这就需要该技术要不断的创新与完善。地质钻探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支撑,也在地质调查活动与矿产勘查工作中承担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对新常态环境下地质钻探的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结合目前状况深刻讨论了其中
期刊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陕西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以及高校林立的大省,理应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时代步伐,实行追赶超越。  实行追赶超越的必要性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这与之前的社会主要矛盾相比,从人民所需来看“物质文化需要”向“美好生活需要”转化,不仅对物质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
期刊
摘要:《“五一口号”的新时代意义》主要谈了“五一口号”发出的背景时间以及它的新时代意义。主要从“五一口号”的具体内容出发结合新时代,阐述了“五一口号”在民族团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反腐等方面对新时代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五一口号”;民族团结;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  一、“五一口号”发出的背景  1948年上半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一个有一个胜利。在华东、在陕北、在华北、在东北,中国人民解放
期刊
摘要:档案管理一直是园林事业单位发展中边缘性且重要性的条件,档案管理从传统人力书面管理模式到后续的信息化建设,产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在信息化的建设中,想要以高标准、严要求进行档案管理的变革推进,那么档案的管理人员就要了解信息化时代对档案管理的影响,充分的发挥出信息建设的优势,同时结合信息化档案管理中潜在的隐患与不足,规避档案管理变革的不利条件,通过电子的储备与信息分类,有序的建立档案的信息库,一键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