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inem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方式决定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又会影响整个语文教学质量。高中语文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这个得到广大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视,并探索出一些教学方法与措施。本文中主要分析从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
  引言
  高中语文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高中生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责任,因此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但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教学有效性。有必要分析这些问题形成原因,并给出具体解决措施,从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一、 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影响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其原因主要呈现为两点:首先部分语文教师缺乏效率观念,实际中没有优化与调控课堂,造成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依据高考大纲开展教学,大纲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认为学生刻苦学习与花费时间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造成学生长期承受较大学习压力、学习效率偏低的被动学习状态。甚至部分语文教师备课敷衍了事,课堂随意发挥,影响教学效益;其次教师缺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认知。单纯认为教的效率决定学的效率,教多少学就意味着学多少,只要加大教的力度便可以提高学生成绩。但这种短视方法并不重视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识与学习方法,学生机械学习,即便考试成绩提高,但从长远角度分析并不是一件好事。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衡量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就是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
  二、 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学。
  (一)引导学生预习自学
  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主要通过教师传授实现学生学习。但这种方法在新课改与素质教育背景下已经显露不足,只有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其提前预习通过自学了解新知识。整个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前可以安排学生提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这里以海明威先生的《老人与海》为例进行分析,正式授课前提出问题:老人在大海上与哪些鱼搏斗过、海上僵持多长时间、哪些句子可以看到鱼的庞大等。通过问题指导学生预习,带着问题预习与思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提问时学生有准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要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语文课内外拓展活动,通过有效的师生交流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最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在拓展过程中,要以学生作为主体,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才能和潜力。比如,在学完《祝福》后,可以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内容,以小组形式进行话剧表演。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整理台词、进行舞台和道具设计,然后进行小组表演。在帮助学生了解和体会当时社会“杀人”本质的同时,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深厚友谊。在表演结束以后,还可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探究活动,大家畅所欲言,分析导致祥林嫂悲剧产生的根源,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学生的思维和发展趋势,尽量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文章,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发展空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借助教材讨论词语
  现代教育理论中学生才是教育的主體,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的“学习”。只有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出问题,而问题又是推进学生进步的关键,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时,应该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提问。一般问题可以设置在文章的标题处,因为在语文教学中文章的标题都比较精辟,是文章的主旨,学生可以从标题出发,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和剖析。比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中,文章标题为何为“消逝”,改成“消失”可以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两个词语进行辩证分析,联系文中关键词、句,层层深入,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问题还可以设置在矛盾处,比如《陋室铭》一文中,标题为“陋室铭”,可在文章结尾处又出现“何陋之有”的疑问,这不是明显的矛盾吗?从这看似矛盾的说法中,一步一步分析,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经过教师坚持不懈的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慢慢提出更具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问题,更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四)合理使用影视内容
  语文教学中视频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正确使用语文视频资源,可以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率,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给学生直观认识,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比如讲解课文《鸿门宴》时,重点在于学习环境描写与任务刻画,准确把握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讲解前准备好视频内容,让学生通过视频直观体现人物关系与性格特点等,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沉浸在视频内容中,全面了解内容。当代文学作品影视资料数量众多、形式多样,但如何让学生在有限课堂时间内观看更多的文学影视资料,就需要筛选合适的资料。受到利益驱使,很多当代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加上部分导演或编剧为提高收视率与票房收入肆意删减作品,造成影视作品与原著差别较大或是大相径庭,这样的影视作品不但不会让学生感悟到原著精髓,还有可能误导学生。如果不加甄别与筛选,随便拿出一个影视资料会对学生产生误导,造成学生在影像世界中迷失无法返回文本。
  三、 结语
  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树立长远教学意识,不断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挖掘出更多适合学生学习使用的资源,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潜力,达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波.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西部素质教育,2016(08):34.
  [2] 朱云.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课外语文,2016(07):123.
  [3] 李微.构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性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33):45.
  [4] 杨默.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下),2016(11):78.
其他文献
摘 要:以衡水湖湿地与鸟类自然保护区为资源依托,构建了湿地特色课程体系。特色课程的建设极大促进了专业的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贡献突出,实现了地方高校与政府的双赢。  关键词:区域资源优势;衡水湖湿地;特色课程体系;专业发展  随着我国高校建设的发展,截止到2005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已达198所,约占我国本科院校的28%。与全国重点部属院校相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力量、
摘 要: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运用语言与社会共变的理论分析近来兴起的“被××”新用法的成因、特点和发展趋势。本文认为,“被××”新用法的产生是特定时期社会现象和大众社会心态的反映,属于语言变异的范畴,这种用法最终是消失还是延伸或泛化使用还需要等待语言实践的检验。  关键词:被××;社会心态;语言变异  一  “被××”是汉语中用来表示被动关系的主要格式,近来,网络报刊中却出现了很多该格式的新奇用法。
背景:许多因素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如高血糖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血管内皮炎症、高凝状态、血栓倾向、微量蛋白尿等。在这些因素作用下,血管内
摘 要:让学生喜欢阅读,在阅读中学会积累,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关注的问题。因为没有课外阅读、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谈不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更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更不能学好语文。本文从“简化要求,乐于积累;方法指导,善于积累;活动引领,勇于积累;落实评价,勤于积累”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让学生爱积累、会积累,养成积累的习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
摘 要:好的作文教学应该拥有足够多的方法与策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保持作文教学思维清晰、思想开阔,老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积蓄新力量。  关键词:作文教学;阅读;思考;技巧  对于作文教学,不少中学语文老师一直深感困惑,也一直在思索与探索。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作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 阅读是基础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的阅读,是提升见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心动图(2D-STE)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左心疾病相关性肺高血压(LHD-PH)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初步探讨其鉴别被动性PH与反应性PH的临床价值。方
摘 要: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里面提到:阅读教学属于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项基础性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小学生各项语文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但是在进行阅读教学指导时,很多教师往往只注意其表象而忽略其本质,花很多时间用于阅读方法的指导,却不能将阅读方法与语言习得的目标结合起来,这是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升的一大阻碍。为此,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语文课上语言训练的现实情况,以及阅读教学中语言习得训练的依据,并在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