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边滤波和canny算子来提取眼底图血管的中心线

来源 :信息记录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see_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文章用一种新方法对眼底图血管中心线进行提取。这种方法用双边滤波而不是通常用的高斯滤波来去除图像噪声。这种方法包括3个步骤,首先是用双边滤波改进的canny算子来提取出所有的血管;然后,用检测到的血管来获得其相应血管交叉部分,应用局部极大和极小抑制方法就可以得到相应血管样本侧面;最后,用高斯模型匹配血管样本侧面,高斯匹配的二阶微分零交叉就代表血管的边界位置,高斯匹配的峰值就代表血管的中线位置。这种方法输出亚像素精度的血管中心线。
其他文献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旋转涂膜工艺,以普通玻璃为衬底,制备均匀、透明的Ti02纳米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TiO2进行表征。通过500℃、600℃
采用双中心存储方式在双掺杂Fe:In:LiNbO3晶体中实现了近红外非挥发全息存储,研究了Fe:In:LiNbO3晶体在1064nm波长下的全息存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近红外光作为存储光时,其存储
Cineon或DPX是胶片扫描仪和记录仪常用的文件格式,它是底片密度的线性表达,并且与对数场景亮度成为线性关系,带线性场景亮度的线性编码图像格式需要较高的比特深度。扫描仪感应的不是底片密度,而是底片的透光率,透光率需转换成有意义的影像衡量单位。因为转换时有损失,所以扫描的比特深度要高于输出的比特深度,这样避免图像失真。扫描的底片图像应记录到中间片胶片上,这样避免出现多余的颗粒,胶片记录仪输出的数字
本文利用旋涂法(Spin-Coating)在单晶硅片和k9玻璃上分别制备了5-Br-PADAP,DMTAM,TADEB,DMTAA和5-Me-BTAEB五种杂环偶氮染料掺杂高分子聚和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膜。测试了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作为一种新型显示器件,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更低、性能更好,未来在各领域将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其中电致发光材料是OLED的核心材料,是OLED能否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