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其中,获取信息是提高能力的前提。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读和听。要听得懂,必须先懂得读,因此,在学生运用能力还普遍不高的高中阶段,学生完全依靠听来获取信息是有难度的,两者之间,阅读教学显得犹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把读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包括朗读、阅读、跟读等,如果没有从阅读教学中获得充足的词汇,做到常用词汇“懂得读”,很难“听得懂”,更谈不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课中,阅读课作为每个单元教学的重头戏,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好材料,处理好阅读课文的教学对扩大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十分重要。那么,如何上好阅读课呢?
一、进行角色表演,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以教材为依托,以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角色表演这样的活动,再现课文内容,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有助于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想像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如必修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百万英镑),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如果按照课本中节选的那一场进行教学,比较枯燥,另外也缺乏连贯性。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让学生用英语介绍他们所知道的有关马克·吐温的一些情况,然后再问:Have you read one of his famous works“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每个班都有两到三位同学读过这部作品的中文版,他们也都能够积极地发言,用英语简单地介绍故事情节,这样学生就有一条清晰的故事线索,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中所节选的部分,每个口语小组(在学年初我已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固定的十个口语小组)自由选择一幕进行角色表演,学生经过准备、表演,已经能熟练掌握课文内容,也为后面课文重难点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讨论是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自由的、开放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无论是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还是从英语课程本身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角度,课堂讨论都是英语教学实践中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式。
如必修4 Unit 1“Women of achievement”,在Warming up这个环节中给出了世界上几位著名女性的简介及图片,包括宋庆龄、圣女贞德、林巧稚及这个单元阅读课文的主角—Jane Goodall,我设计的活动是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1)Are they great people or just important people?(2)Which famous woman do you admire most?Why?学生讨论热烈并踊跃发言,发言的内容涉及到许多领域的知名女性,如任长霞、王楠等,这时我再问学生一个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Jane Goodall?Is she a great woman?这样就很自然地过渡到阅读课文,而且也激发了学生了解Jane Goodall的兴趣(多数学生对她了解甚少)。
又如必修2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我结合Warming up中所提的有关奥运会的问题,给学生五分钟时间分小组讨论,进行一个小竞赛,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里找到最多的正确答案,这样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而且学生很迫切想了解更多有关奥运会的信息,这时抓住时机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快速的阅读,完成“True or False”问题,然后进行精读,完成一些细节题。课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奥运会,这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复习,也是训练学生口语能力的有效方法。复述的过程是一个理解和记忆的过程,也是一个语言再创造的过程;是发散英语思维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通过复述可以巩固所学的东西;同时也可以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培养良好的口语习惯;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如果学生能坚持复述所学的课文,记忆力就会大大加强,语言能力也就有可能加速发展了。
三、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课程标准提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而其中的阅读技能是一个能动的、积极的、认知与思维的过程。从高考阅读的命题原则“注重语篇,强调运用,注重实际”中可以看出阅读的量和难度。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要经过不断训练才能提高的,仅仅利用课堂时间毕竟有限,阅读量远远不够,知识面也过于狭隘。所以课内外应相互补充,加大各种语言材料的输入。首先通过精读可以深入分析语言现象,了解其内容,丰富学生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所以精读是阅读的基础。通过泛读,学生才能提高猜测词义的准确性,使阅读技巧的熟练程度逐渐加强并积累词汇量,最终提高阅读速度和快速捕捉信息的准确度,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
在人教版必修1—4中除了教材所提供的精读和泛读材料外,每一单元我都适当增加一些阅读材料,如必修1 Unit 5是有关曼德拉这位著名黑人领袖,我就把老教材中高三有关甘地的一篇文章印发给学生作为泛读材料。必修1 Unit 4 Earthquakes,讲述了唐山大地震,我就让学生课后自己去阅读世界上发生过的大地震,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也是非常好的锻炼。
四、利用现代媒体,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时代在发展,学习方式也要优化。让学生学会使用多媒体和各种信息资源,拓宽渠道,形成个性化的语言处理方式,从而熟练运用语言。我在上必修4 Unit 5 Theme Parks(主题公园)时。首先在网上找出世界上十大主题公园,然后每个口语小组分配一个主题公园让他们进行Group work,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并做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Presentation。学生的表现让我感到非常满意,他们找了大量的材料,包括图片、视频、文字说明,他们还能对文字进行处理,如中译英,英语生词替换成简单英语,而且学生在做Presentation时,还使用了多种方式,如对话、演讲、扮演成导游向游客介绍,这一节课上得非常成功,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对不同小组介绍的主题公园都很感兴趣,在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同时也为接下来的阅读课——主题公园的介绍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这一方法能积极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调动他们的学习情感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和有利的条件。
责任编辑 蒋小青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课中,阅读课作为每个单元教学的重头戏,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好材料,处理好阅读课文的教学对扩大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十分重要。那么,如何上好阅读课呢?
一、进行角色表演,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以教材为依托,以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角色表演这样的活动,再现课文内容,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有助于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想像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如必修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百万英镑),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如果按照课本中节选的那一场进行教学,比较枯燥,另外也缺乏连贯性。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让学生用英语介绍他们所知道的有关马克·吐温的一些情况,然后再问:Have you read one of his famous works“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每个班都有两到三位同学读过这部作品的中文版,他们也都能够积极地发言,用英语简单地介绍故事情节,这样学生就有一条清晰的故事线索,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中所节选的部分,每个口语小组(在学年初我已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固定的十个口语小组)自由选择一幕进行角色表演,学生经过准备、表演,已经能熟练掌握课文内容,也为后面课文重难点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讨论是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自由的、开放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无论是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还是从英语课程本身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角度,课堂讨论都是英语教学实践中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式。
如必修4 Unit 1“Women of achievement”,在Warming up这个环节中给出了世界上几位著名女性的简介及图片,包括宋庆龄、圣女贞德、林巧稚及这个单元阅读课文的主角—Jane Goodall,我设计的活动是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1)Are they great people or just important people?(2)Which famous woman do you admire most?Why?学生讨论热烈并踊跃发言,发言的内容涉及到许多领域的知名女性,如任长霞、王楠等,这时我再问学生一个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Jane Goodall?Is she a great woman?这样就很自然地过渡到阅读课文,而且也激发了学生了解Jane Goodall的兴趣(多数学生对她了解甚少)。
又如必修2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我结合Warming up中所提的有关奥运会的问题,给学生五分钟时间分小组讨论,进行一个小竞赛,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里找到最多的正确答案,这样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而且学生很迫切想了解更多有关奥运会的信息,这时抓住时机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快速的阅读,完成“True or False”问题,然后进行精读,完成一些细节题。课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奥运会,这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复习,也是训练学生口语能力的有效方法。复述的过程是一个理解和记忆的过程,也是一个语言再创造的过程;是发散英语思维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通过复述可以巩固所学的东西;同时也可以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培养良好的口语习惯;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如果学生能坚持复述所学的课文,记忆力就会大大加强,语言能力也就有可能加速发展了。
三、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课程标准提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而其中的阅读技能是一个能动的、积极的、认知与思维的过程。从高考阅读的命题原则“注重语篇,强调运用,注重实际”中可以看出阅读的量和难度。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要经过不断训练才能提高的,仅仅利用课堂时间毕竟有限,阅读量远远不够,知识面也过于狭隘。所以课内外应相互补充,加大各种语言材料的输入。首先通过精读可以深入分析语言现象,了解其内容,丰富学生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所以精读是阅读的基础。通过泛读,学生才能提高猜测词义的准确性,使阅读技巧的熟练程度逐渐加强并积累词汇量,最终提高阅读速度和快速捕捉信息的准确度,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
在人教版必修1—4中除了教材所提供的精读和泛读材料外,每一单元我都适当增加一些阅读材料,如必修1 Unit 5是有关曼德拉这位著名黑人领袖,我就把老教材中高三有关甘地的一篇文章印发给学生作为泛读材料。必修1 Unit 4 Earthquakes,讲述了唐山大地震,我就让学生课后自己去阅读世界上发生过的大地震,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也是非常好的锻炼。
四、利用现代媒体,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时代在发展,学习方式也要优化。让学生学会使用多媒体和各种信息资源,拓宽渠道,形成个性化的语言处理方式,从而熟练运用语言。我在上必修4 Unit 5 Theme Parks(主题公园)时。首先在网上找出世界上十大主题公园,然后每个口语小组分配一个主题公园让他们进行Group work,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并做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Presentation。学生的表现让我感到非常满意,他们找了大量的材料,包括图片、视频、文字说明,他们还能对文字进行处理,如中译英,英语生词替换成简单英语,而且学生在做Presentation时,还使用了多种方式,如对话、演讲、扮演成导游向游客介绍,这一节课上得非常成功,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对不同小组介绍的主题公园都很感兴趣,在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同时也为接下来的阅读课——主题公园的介绍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这一方法能积极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调动他们的学习情感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和有利的条件。
责任编辑 蒋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