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桂花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c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仲秋时节,满城香雾弥漫,这全是桂花的功劳。
  夏莲香远而益清,秋桂香远而益浓,欲醉人,还真能使人微醺,难怪桂花酒被古代的高阳酒徒视为杯中恋物。
  我居住的鄰湖小区绿树成荫,园内种植了不少玉兰树和桂花树,有了它们,春秋往复,直如食坊里拥有合适的香料,色与味相得益彰。园中的桂树枝繁叶茂,品种齐全,举凡金桂、银桂、月桂、丹桂,应有尽有。借由湖风的加急快递,桂花的芳馨渗透了附近的每一个角落,就好比一大群林泽仙子结伴而来,衣香鬓影若隐若现,既由不得我峻拒和远避,也由不得我欲拒还迎,欲避还见,她们径直登堂入室,在我的襟袖上和呼吸中,留下香痕。
  花香无敌,她不用刻意示好,就能令人欣然且怡然地接纳,卸下孩子们的全副警觉简直易如反掌。这一点在我女儿伊美身上表现得尤为充分,就算是轻微的花粉过敏症也拦不住她对花香的迷恋。长假有了闲暇,她就上网搜索各类桂花的图片、药用价值、食用方法和古人咏桂的诗词歌赋,分别下载,然后整理成篇,拿来给我参考,可见她下足了扎实的工夫。她催促我看完全部资料,然后提出一个不算过分而且相当合理的要求:
  “老爸,你看外面,阳光这么好,桂花这么香,我们应该尽快行动!”
  透过飘窗,我看到小区的院子里确实有几个大人和小孩正在采撷桂花,时不时还能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别说伊美按捺不住急性子,我的好奇心也被挠着了痒处。心动不如行动,我立刻关掉电脑,给爱犬乖乖系好三角牵绳。转眼工夫,伊美已腾空一只专盛缅甸红茶的松木盒,颜色黄里透红,用它装桂花堪称绝配。
  桂花已开放数日,低处的花簇屡经采摘,所剩无几,我们踮起脚尖,攀住头顶的枝条,虽有所获,久而久之,手脚不免酸胀。由于花瓣比粟粒更细小,贪心难免受到挫折,但摇树和伤枝的活儿我们是不干的。
  伊美具有音乐天赋,钢琴已过六级,以往她总说要练习作曲,却迟迟不见作品出炉,这次可巧,她有了创作激情,说是要写一首题为《采桂花》的短歌。
  “老爸,你只管做你的,我要构思歌曲。”她那聪明的小脑袋要发光了。
  毫无先兆,一位词作者、曲作者即将横空出世。伊美牵着乖乖在迂回曲折的花径上反复转圈,偶尔跟采撷桂花的大人、小孩交谈几句。过了半个多小时,也没见她打成半句腹稿,额头上倒是沁出了细细密密的汗珠。
  在一棵高高的金桂树下,我伫立良久,够得着枝叶,却够不着花簇,急得抓耳挠腮,比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更像孙悟空。伊美看着看着就乐了,灵感像蜜蜂飞入花丛。她开始念念有词,莫非要念我的紧箍咒?不是,不是,她是在打草稿,我暂且不去惊动她,连懵懂的乖乖也停下脚步,不声不响地站在原地,歪斜着脑瓜,出神地瞅着伊美。大约过了一刻钟,伊美牵着乖乖跑过来,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很显然,词和曲都已经成为她的囊中之物。
  “老爸,你想不想听我的新歌《采桂花》?”
  “好啊,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在眼前,我哪能白白错过!”
  “那你听好了!”
  伊美右脚立地,左脚点地,身体微微后倾,摆出一个Pose,握紧右拳,拳眼向上,权当它是话筒。曲调是童谣味,歌词很短,只有几句,比我预想的要有趣得多:
  我不是姚明,这真的很要命。
  最美的桂花,全开放在树顶。
  我羡慕清风,携带花香去旅行。
  我羡慕蜜蜂,飞上花枝变主人。
  伊美唱完一遍,再复唱一遍,曲调欢快而俏皮,我催促她赶紧回家去记谱,她说,你用手机录下音,不就行了吗?还是她更机灵。
  古有《采莲曲》,不知作者是谁,最终定性为民歌。只要歌声好听,歌词有趣,又何必管作者是谁。这首《采桂花》就有些不同了,尽管稚气十足,但它是伊美十岁时的试作,我没有揠苗助长,因此乐观其成。
  桂花的芬芳是大自然的福利,我们照单全收了,说声谢谢,反而显得矫情。我不禁想到眼下的小学语文教育,若能按照这个思路与大自然亲密无间,那就再好不过了,香风习习的花径远远胜过鸦雀無声的课堂,他们写几十篇干巴巴的作文,也不如独自谱写一首短歌。
  (紫菀摘自《今晚报》)
其他文献
2018年4月2日,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岛附近海域发生了严重的石油泄漏事故。据可靠数据显示,溢油泄漏蔓延至少26千米,大面积海岸覆盖在黑黑的石油之中,海豚中毒变色出现死亡。这一事故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又一次石油泄漏事件,引起了全球对海洋污染问题的关注。  中国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就是在保护海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像是一位战士,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海洋,为海洋撑起了一把防护伞。大海在“受伤”  海洋污染具
儿子是个十足的“吃货”。这天,我带他去逛街,路边的烧烤馋得他直咽口水。儿子带着乞求的语气说:“妈妈,我想吃。”我严肃地拒绝道:“不行,都是地沟油烤的,致癌(ái)!”儿子委屈地说:“妈妈,那你让我尝尝地沟油是什么味道吧……”
人看明白了一切,必然是在落魄的时候。当然了,觉得人间美甚,也必然是在春风得意的日子里。  一切激烈的情绪,源自跌宕的生活。日子无风无浪,心情自然也就不痛不痒。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一切皆着我之色彩,也正所谓“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有时候,觉得人世变了,其实只是自己的境遇变了。一个人走向深沉和深刻,必然是经过了这样的颠沛流离和盛衰起伏。也就是说,走多少路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刻,自
1  人长长的一生,有上也有下,有站也有坐,有去也有归,有始也有终,很像乘坐公交车。  车一路开一路停,人一路上一路下,该上的上来了,该下的下去了。虽同走一条路,要去的地方却不同;虽同坐一辆车,目的却不同。每人有每人的站点,每人车窗外有每人的风景,每人下了车有每人不同的人生……?  有时车上人很多、很拥挤,连空气也被挤得发黏;有时车上人很少、很宽敞,连空气也自由自在地在车厢里散步。谁都知,坐车想舒
周末去人民公园里的上海当代艺术馆看草间弥生的亚洲巡展,买门票的队伍一直逶迤至七号门,要不是馆长龚明光先生在人群中发现我并让我享受了一次VIP待遇,我恐怕要在寒风中站立至少半个小时。  此前网上有关于展览遇冷的传言,看来是大错特错了,我不知道消息发布者到过现场没有?成群结对的年轻人居多,中老年人则带着孩子来。孩子在这里看到了一个奇妙的新世界,他们可能受到压抑的想象力由此爆发,这在馆方针对孩子特点策划
路上,一个孩子哭着跟在一个孕(yùn)妇后面。过了一会儿,孕妇忍不住了,问那个孩子:“你为什么一直跟着我?”  孩子回答道:“我的气球不见了,是不是被你藏在肚子里了?”
唐穆宗时期,牛僧孺有一段时间担任户部侍郎。一天,牛僧孺正在办公,唐穆宗的贴身宦官急匆匆地赶过来找到牛侍郎,说:“皇上有要事召见你,你赶紧去面见皇上吧。”牛僧孺心想:“除了在朝廷上议事,平时和皇上没有什么交集啊,如果有什么工作上的事情,也是找户部尚书才是。是不是自己惹麻烦了?”心中忐忑不安的牛僧孺见到唐穆宗后,赶紧跪下磕头,给皇上请安。唐穆宗坐在龙椅上,看着牛僧孺,不紧不慢地说:“当年宣武节度使韩弘
格局决定了结局,结局成就了格局。格局在高不在远,结局在面不在点。  好的格局让一个人始终内心秩序井然,总能处乱不惊,在他看来,困境亦是格局的一部分,掌握顺境不若控制逆境,格局高的人看一件事情不看结局,做一件事情不虑得失。由此,结局不过是新的起点,不论结局收获的是利益权位还是经验教训,都将最终成为财富。  有格局的人可方可圆,方是个性,自知自省,圆是共性,随物赋形,对内方,对外圆,一严一宽,一紧一松
△ 我的房间很小,我就把窗户开得很大。  我的感情很重,我就把诺言许得很轻。  我的往昔很空,我就把今天填得很满。  我的喜悦很少,我就把笑容积得很多。  △透过生死,你会觉得名利权情都很虚无,尤其是首当其冲的名,说穿了,无非是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即便你名声四海皆知响彻云天,也无非是一时猎奇,各种各样的人揣着各种各样的心态唾沫四溅过后,你仍然是你,其实,你一直是你,只是别人在谈论你的时候,你忘记了
普通人的追求大多停留在物质层面,居有别墅豪宅,行有宝马香车,一辈子悠哉游哉,便是心满意足的理想生活。  我有一个朋友,跟别人的想法不大一样,是个例外。他居不求宽敞豪华,行不求以车代步,蜗居在一处又土又旧的老房子里,乐不思蜀。房子虽然简陋,但是一所大学的宿舍楼,地处僻静之处,与山海相邻,人迹稀少,车马罕至。院内草木葱茏葳蕤,藤蔓植物肆意攀爬,几株海棠,几棵樱花,两株梨树,还有玉兰、紫薇、木槿等等,花